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103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5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躯体形式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神经症,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但临床识别率和有效治疗率却相当低.围绕躯体形式障碍的特点及其优化诊治作一些探讨,利于提高社会和非精神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使疾病得到早期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932.
李娜  张莉敏 《哲学动态》2006,14(2):50-54
道义逻辑和非单调逻辑是在不同的学科内根据不同的原因产生和发展的,分属两种不同的逻辑。但受人工智能理论的启发,西方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和逻辑学家逐渐认识到道义理论和非单调推理之间有很大的关系,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不但可以解决道义逻辑中的令人棘手的悖论问题,还可以为道义逻辑提供更为完美的理论框架。于是,在道义逻辑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向:与非单调推理相结合,建立具有可废止性的(DEFEASIBLE)道义逻辑系统。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为陌生,所以我们从语形和语义两个角度对西方可废止性道义逻辑的形式化研究给出系统…  相似文献   
933.
由“理”和“象”所昭示的两种不同思维形式出发,形成了解读《周易》文本的两大阵营——义理易学和象数易学。义理易学阵营中的王弼、程颐易学凸现了《周易》“理”世界的超越性,象数易学揭示了《周易》“象”世界对于彰明“理”世界的关键性。朱熹基于《易》本为卜筮之书的立场,既强调了“理”世界的超越性,又突出了“象”世界对于彰明《周易》“理”世界的关键性。  相似文献   
934.
郭简《六德》篇讲“仁内义外”,孟子则批评告子“仁内义外说”,而主仁义内在。学者疑之,至有据此否定郭简思想属思孟学派者。本文指出:《六德》篇与告子的“仁内义外说”,名词相同,但内涵迥异。郭简《六德》篇的“仁内义外说”,讲家族内、外治理方法的区别;告子所持“仁内义外说”,则是由人的情感生活与道德普遍性之割裂,而引生一人性“白板论”。《六德》篇“仁内义外说”所言治道,表达了儒家的一贯思想,亦为孟子所肯定。但告子“仁内义外说”所表述的人性论,则与儒家尤其思孟一系的核心思想相抵触,故为孟子所驳斥。孟子与告子有关“仁内义外说”的论辩,凸显了孟子人性论的根本特色和精神实质。孟子仁义内在于人的实存和情感生活的性善论,为《六德》篇“仁内义外说”所表达的儒家治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者本无矛盾,不能据此而将《六德》乃至郭店儒简排拒于思孟学派之外。  相似文献   
935.
在2003年7月28日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举办的“历史变迁中的权力与经典诠释”工作室第一次研讨会中出现一个争议性的问题:“权力”概念是否适于用来分析中国传统政治?我想接着这场争论,进一步就哲学研究的范围来反省比较哲学所牵涉到的方法论问题。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大量使用西方语汇。这种现象有其无可避免的背景。众所周知,现代化发源于西方,而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后发的历程。因此,尽管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但现代化与西化之间有相当程度的重合。以现代汉语来说,其语汇、文法与标点符号均广泛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这又深…  相似文献   
936.
仁是孔子儒学的核心观念,汉唐时期的儒家学者基本上是从情感之爱的层面理解仁。北宋诸儒借鉴佛、道二教超越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仁与爱、仁与道德关系的探讨,把仁提升为宇宙、人生的本体,同时又继承儒学传统的一贯之道,强调仁之体与爱之用的统一,并且从体用两个层面肯定仁的差异一体特征,建构起体用一源的仁学本体论,从而与佛、道二教的空无本体论划清了界限。  相似文献   
937.
该研究以103名二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运用教育实验方法探讨了在多媒体情境下,不同认知风格、英语水平的儿童在不同教学控制策略下的英语学习效果。结果发现:(1)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无论其认知风格是场独立性还是场依存性,都是在教师控制策略下的学习效果好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控制策略;(2)英语水平较高且认知风格为场依存性的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学生控制策略下的学习效果显著好于在教师控制策略下的学习效果,而认知风格为场独立性的学生在两种策略下的学习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38.
为探索气质特征对学龄前儿童牙科治疗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中国学龄前儿童气质量表(CPTS)》测查了218名3~7岁首次接受牙科治疗儿童的气质特征,同时用Frankl Behavior Rating Scale(FBRS)对其牙科治疗行为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适应性、趋避性及心境三个气质维度得分高的儿童出现牙科治疗行为问题几率大,其中适应性与牙科治疗行为问题相关性最大,气质类型为麻烦型、发动缓慢型儿童易出现牙科治疗行为问题,男孩较女孩更容易出现牙科治疗行为问题。本研究结果为临床儿童牙科医生如何应对有牙科治疗行为问题的儿童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如何进行牙科行为管理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39.
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选取了109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要求他们分别报告父亲和母亲的主、客观监控水平和监控手段,以及自己的问题行为,以探讨父母监控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客观监控水平越高,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越少;而主观监控水平的作用却与此相反;(2)父母客观监控水平高而主观监控水平低的青少年表现的问题行为最少;(3)沟通和控制可以起到积极的监控作用,而搜寻的作用相对较弱,并且父亲使用搜寻手段还会增加青少年的违法行为;母亲搜寻手段的使用也只是对男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0.
本研究以823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7种类型攻击性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自行编制的《中学生攻击性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在攻击性的各个维度上,攻击性水平均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增强的发展趋势。(3)在违反制度、言语攻击、身体攻击、恶意和疑心等维度上,男生的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女生。(4)在违反制度和疑心两个维度上,重点校学生的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普通校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