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103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5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CD147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跨膜糖蛋白,在多种细胞表面均有表达,在生殖、机体发育、免疫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参与了肿瘤浸润转移等多种病理过程,由于其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而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目前已成为研究肿瘤浸润与复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42.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正在逐步被接受,手术方法也因为骨折具体情况有多种选择,本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特点、内固定选择、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进行阐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3.
焦虑抑郁不仅是高血压的促发因素,也是影响高血压发生及预后的不良因素之一.抗焦虑抑郁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消除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还可以减少降压药的用药剂量,增强降压药的疗效,而且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现就有关焦虑抑郁和高血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人们普遍认同正常组织可以变为肿瘤,将肿瘤逆转为正常组织将是最好的治疗手段,恶性肿瘤能否逆转曾经受到质疑和挑战,逆转恶性肿瘤从假说到科学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分析恶性肿瘤逆转的可行性、思路和方法,将为最终攻克恶性肿瘤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5.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甲状腺切除方式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仅有4种术式,腺叶+峡部切除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最小术式,国外指南推荐全甲状腺或近全甲状腺切除作为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术式,而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为国内更多学者接受.4种手术各有利弊及适应范围.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6.
启蒙式沟通     
无过错纠纷在所有医疗纠纷中占比过半,原因在于医患沟通的失误,本质在于医患双方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存在巨大差异.其危害性大于医疗事故,容易导致医患两个群体间的情绪对立.本文结合临床实际提出“启蒙式沟通”是杜绝此类纠纷的有效方法,并阐述了常用的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47.
居民健康档案对政府、卫生机构、居民都具有重要意义.健康档案工作开展时间不长,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总结其在管理、质量、利用、信息化建设、管理对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影响因素,并针对政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这三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利益相关者提出促进健康档案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8.
李刚 《周易研究》2012,(2):3-10
魏伯阳所撰《周易参同契》是运用《周易》原理来支撑金丹之道的滥觞。它以《周易》的变易原理作为道教神仙存在学说的理论基础,通过论说"物性可变",进而说明人也可变。人通过服炼金丹能够变化自己的身体而为神仙之体,即"変形而仙",从而可以超越生死。"变形而仙"思想并非《参同契》独创,而是有所本的。这一思想对后世道教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葛洪、陶弘景、沈汾等人皆明显继承了《参同契》的"变形而仙"说。  相似文献   
49.
不确定性决策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心理机制再探从决策理由切入,在现实情境中考察了违背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的心理机制,检验了基于理由(reason-based)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冲突程度显著高于遵循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冲突程度;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显著低于其在两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而遵循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则介于其在两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之间。研究结果支持了基于理由的假设。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将拼嵌技术(chimera technique)和融合技术(Morph tech—nique)结合起来,制作新形式的面孔刺激,将“刺激”和“位置”分离并分别操纵,检验了左右半脸及其位置对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刺激”和“位置”都会影响面孔吸引力;(2)“刺激”的影响是直接的,具体表现为右半脸不论呈现在面孔的左侧还是右侧,其吸引力总是高于左半脸的吸引力;(3)“位置”的影响模式较为复杂,具体表现为左右半脸在原始位置呈现时(右丰脸呈现在右侧,左半脸呈现在左侧),其吸引力总是高于镜像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