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2篇
  15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涉及医学伦理的文章在发表过程中,期刊要求作者提供相应伦理审批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审核。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存在很多作者无法提供伦理批件、研究超出伦理批件范围、使用其他研究的伦理批件进行冒名顶替、伦理审查批件不规范等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者缺乏伦理意识、在研究开始前并未申请伦理审查、目前国内伦理审查机构水平不一。因此,期刊应通过出版伦理建设来加强学术规范、科研诚信和医学科研伦理建设,提高研究者伦理意识;编辑在工作中要加强伦理审查力度,并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医学伦理素养。

  相似文献   
112.
113.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person's leadership beliefs and the propensity to justify his or her unethical behavior by shifting responsibility to those people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who ordered or condoned the behavior.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is relationship comes from the moral disengagement branch of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which proposes that one cognitive mechanism people employ to justify unethical behavior involves displac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action onto someone else ( Bandura, 1999b ). The study's results revealed that leadership self‐efficacy, affective and noncalculative motivation to lead, and shared orientation toward leadership were related to moral disengagement through the displacement of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114.
青少年抑郁: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少年罹患抑郁的社会因素受到研究者们的密切关注,尤其是社会支持因素。本文首先总结了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的内在机制,包括主效应机制和缓冲效应机制;其次论述了影响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的多种因素,主要涉及来自于社会支持提供者、社会支持接受者和测量方法等方面的因素。社会支持提供者因素包括性别、数量和社会地位;社会支持接受者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个体内在特征、人格特征以及遗传;此外方法主要涉及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的测量。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测量方法的改进、元分析纵向研究的开展、线上支持的研究,为青少年抑郁的社会干预提供更多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5.
本研究将"童年创伤"定义为"个体14岁以前所经历的,站在主体的角度主观感受到的创伤性事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定量加定性的方式探索了童年创伤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主观童年创伤症状、外向性、抗挫折能力、抑郁之间两两显著相关;结构方程模型表明:主观童年创伤症状通过外向性、抗挫折能力完全、多重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抑郁。本研究结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大学生抑郁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16.
This study validates the self-management leadership theory as operationalized by the Self-Management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 (Manz & Sims, 1987) in a large telephone company. The sample for this study is 390 self-managing and 412 traditionally managed employees and 94 external leaders from 58 self-managing and 60 traditionally managed teams. Results support Manz and Sims' 6-factor pattern at the first-order level, and in addition, identify a common second-order factor. The hierarchical factor structure is invariant in employee and leader samples drawn from both self-managing and traditionally managed work teams, suggesting that the construct of self-managing leadership is similar for members and leaders of both types of teams. Respondents perceive slightly more self-management leadership behaviors in the self-managing than the traditional work teams. Respondents evaluate self-managing work teams as more effective than traditional work teams, and this difference is moderate in size. Self-managing leadership behaviors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QWL (mainly employee satisfaction) and self-rated effectiveness for both self-managing and traditional teams. In general, self-managing work teams are not that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ly managed groups in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managing leadership to outcomes. We conclude that self-management leadership is a hierarchical concept, constituted of specific strategies as well as a general orientation toward empowering employees. These leadership behaviors are applicable to managing both traditional and self-managing work teams.  相似文献   
117.
亲社会支出是指把钱以送礼或慈善捐款的形式花在别人身上, 而不是自己身上。它不仅可以给接受者带来好处, 还可以对给予者的幸福产生积极影响。亲社会支出对幸福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亲社会对象及影响效果两个方面, 其边界条件包括了外部与内部因素。通过自我决定理论、社会规范理论、进化理论及社会交换理论, 可以进一步解释亲社会支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需要检验亲社会支出与幸福感之间的边界条件、探究亲社会支出的长期积极效应及提高亲社会支出研究的生态效度。  相似文献   
118.
睡眠问题可能会诱发恐惧相关情绪障碍(焦虑、创伤性应激障碍、恐怖症等),研究睡眠影响恐惧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有助于增强对恐惧相关情绪障碍的预测、诊断和治疗。以往研究表明睡眠剥夺影响恐惧习得和消退主要是通过抑制vmPFC活动,阻碍其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从而导致恐惧习得增强或是消退学习受损。进一步研究发现睡眠不同阶段对恐惧学习相关脑区有独特的影响:剥夺(缺乏)快速眼动睡眠会抑制vmPFC活动、增强杏仁核、海马激活,导致恐惧习得增强,消退学习受损,此外边缘皮层的功能连接减少破坏了记忆巩固(恐惧记忆和消退记忆);而慢波睡眠主要与海马变化有关,慢波睡眠期间进行目标记忆重激活可促进恐惧消退学习。未来研究需要增加睡眠影响恐惧泛化的神经机制研究、及昼夜节律中断对恐惧消退的影响,以及关注动物睡眠研究向人类睡眠研究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9.
雷铭  李朋波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8):1232-1245
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 PPI)是听感觉门控的测量模型, 反映了听觉系统的早期信息选择功能。尽管PPI的主要神经环路位于脑干, 研究发现PPI可以被注意自上而下调节。然而, 已有研究并未区分不同注意(特征注意和空间注意)对PPI的特异性调节, 并且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集中于听皮层区域, 仍缺乏对皮层下机制的探讨。在以往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 借助听觉信息加工的双通路模型, 采用行为测量、脑电和脑成像技术, 揭示特征和空间两种注意调节PPI的神经活动在听觉系统中的层次性神经表达。包括1)建立特征注意和空间注意调节PPI的统一行为模型, 考察两种注意调节PPI的时间动态性异同; 2)两种注意调节PPI的脑干分离机制, 即前脉冲刺激包络和精细结构成分加工在注意调节PPI中的作用差异; 3)两种注意调节PPI的关键脑区和脑网络差异。  相似文献   
120.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个体未来自杀意图、自杀行为以及长期心理障碍等问题的重要风险因素,了解能够预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持续或停止的因素有助于为该行为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新视角。基于Nock的整合理论模型,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持续或停止具有预测作用的因素主要集中于生理机制、个人特质(情绪与认知、人格因素等)和社会因素(同伴因素、家庭因素等)三方面。未来相关研究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测量技术,拓展被试群体和研究领域来探究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展进程具有预测作用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并深入探究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