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为探讨装饰图片对多媒体学习效果和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眼动仪追踪30名低知识经验大学生在有装饰图片和无装饰图片条件下学习多媒体课件的视觉注意过程.结果发现:(1)有装饰图片组的保持和迁移成绩显著低于无装饰图片组;(2)有装饰图片组被试在认知兴趣图的注视次数、文本与认知兴趣图之间的注意转换次数显著少于无装饰图片组;(3)在装饰图片组内,80% 学习者报告被装饰图片吸引,并回忆出与装饰图片有关的先前知识经验.这些结果表明,装饰图片干扰学习者对主要学习内容的记忆与理解;装饰图片可能主要通过干扰学习者对主要学习内容的一致性理解以及激发不恰当的先前知识经验而阻碍学习.  相似文献   
182.
杨昭宁  王东石  朱婷 《心理科学》2013,36(4):842-847
倾斜恒常性理论是一种新的解释Ponzo错觉的理论,但是似乎存在一些局限。本研究采用调节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四种Ponzo错觉版本在各种条件(视角和水平线段间距)下的错觉量情况,以此来检验倾斜恒常性理论。实验一中,对称Ponzo错觉变异版本在50mm时的错觉量情况和Prinzmetal(2001)的结果相似,但是在85mm和120mm时得到了较多的错觉量,这和倾斜恒常性理论的理论预期不符。实验二对不对称Ponzo错觉的考察得到了和实验一类似的结果,只有50mm时的情形符合倾斜恒常性理论预期。通过以上实验得到水平线间距和视角因素都是产生Ponzo错觉的重要因素,而倾斜恒常性理论过分强调了背景线的倾斜诱导效应,忽略了其他结构因素对Ponzo错觉的影响,所以倾斜恒常性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地解释Ponzo错觉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83.
The present study presents normative measures for 260 line drawings of everyday objects, found in Snodgrass and Vanderwart (1980), viewed by individual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thin each cultural group, name agreement, concept agreement, and familiarity measures were obtained separately for younger adults and older adults. For a subset of 57 pictures (22%), there was equivalence in both name agreement and concept agreement, and for an additional subset of 29 pictures (11%), there was nonequivalent name agreement but equivalent concept agreement, across all culture-by-age groups. The data indicate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across culture-by-age groups in name agreement percentages and number of distinct name responses provided. We discove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older and younger American adults in both name agreement percentages (67 pictures, or 26%) and concept agreement percentages (44 pictures, or 17%). Written naming responses collected for the entire set of Snodgrass and Vanderwart pictures showed shifts in both naming and concept agreement percentages over the intervening decades: Although correlations in name agreement were strong (r = .71, p < .001) between our younger American samples and those of Snodgrass and Vanderwart, name agreement percentages have changed for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33%) of the 260 pictures; moreover, 63% of the stimuli for which Snodgrass and Vanderwart reported concept agreement now appear to differ. We provid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statistics and tests for both the present study and prior ones, finding differences across numerous item-level measures. The corpus of data suggests that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in all measures can be found across age as well as culture, so that unequivocal conclusions with respect to cross-cultural or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cognition can be made only when appropriate stimuli are selected for studies. Data for all 260 pictures, for each of the four groups, and all supporting materials and tests are freely archived at http://agingmind.cns.uiuc.edu/Pict_Norms. The full set of these norms may be downloaded from www.psychonomic.org/archive/.  相似文献   
184.
恐惧的过度泛化是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表现为患者对与原危险刺激极不相似的安全刺激也产生恐惧反应。本研究采用经典条件恐惧范式,以US主观预期、回溯性恐惧评定、回溯性效价评定和皮电反应作为恐惧反应的指标,通过"最好自我"训练来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考察了恐惧习得后的积极情绪对于恐惧泛化的影响。本研究发现,积极情绪能有效地抑制条件性恐惧的泛化,增强被试对安全信号的学习,并对消退后的恐惧重建现象起到预防作用。研究同时显示,恐惧泛化在主观评定指标和生理指标间出现了分离,这表明积极情绪对恐惧泛化的抑制作用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可能涉及到不同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结果提示可以通过诱发积极情绪,抑制条件性恐惧的泛化,对临床干预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5.
该研究基于自我差异理论与自我验证理论探究自拍照编辑与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积极反馈与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采用自拍照编辑问卷、线上自拍照积极反馈问卷、一般自我概念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5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自拍照编辑的频率、积极反馈、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自拍照编辑的频率通过三条中介路径影响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通过积极反馈的中介作用;通过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通过积极反馈及自我概念的链式中介作用;(3)积极反馈与自我概念在自拍照编辑的频率与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自拍照编辑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作用机制,为女大学生健康使用社交网站及社交网站的功能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6.
王财玉  雷雳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7):1245-1257
社会责任消费是指消费者通过个人努力来促进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消费模式。社会责任消费结构与测量从单一维度逐渐过渡到了多维度, 并涵盖了从产品获得、使用到购后垃圾处理的整个过程。从影响社会责任消费的心理距离来看, 社会责任消费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三类:进化心理机制阐述了作为人类进化结果的亲社会偏好是如何影响社会责任消费的, 属于远端机制; 社会规范机制阐述了外部的社会规范(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属于中端机制; 态度-行为(意愿)模型则主要阐述了消费者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 属于近端机制。随着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影响力的扩大, 企业纷纷重视其自身社会责任行为, 并由此衍生出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营销策略, 然而其效果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文章最后指出了已有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7.
通过两个实验深入探讨了前提项目间差异对儿童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表现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1)多样性效应受多样组和非多样组之间差异(前提项目间差异)大小的影响,在减小两组差异的前提下,5~6岁儿童尚未表现出多样性效应;除个别任务外,8~9岁儿童表现出多样性效应(实验1)。(2)对前提图片的形状差异进行数量化处理后发现,儿童在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任务上的归纳判断力度随前提项目间差异的增大而增强;在前提项目间差异很小的情况下,10~12岁儿童也没有运用多样性信息进行推理;当前提项目间差异很大时,被试表现出多样性效应(实验2)。  相似文献   
188.
探讨了表情因素作为身份特征对多身份追踪中分组效应的影响。采用多身份追踪范式, 8个客体为表情图片(正性、负性、中性)其中4个为目标, 对45名被试进行了有无眉毛线索对追踪表现影响的测查。实验条件分别为:目标表情与非目标表情完全不相同组(4水平, 简称分组)、目标表情与非目标表情都由两种相同数量的表情混合组成(3水平, 简称配对)与基线组(8个客体表情相同)。发现分组水平的成绩显著优于基线组, 配对水平的成绩显著低于基线组, 并表现出了负性表情的追踪优势; 另外, 有无眉毛线索对追踪表现无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说明多身份追踪中存在基于表情特征的分组效应, 负性表情的分组知觉高于正性表情。  相似文献   
189.
选取北京和四川两地53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分别完成同分子、同分母与异分子异分母三类分数比较任务,收集被试口语报告的策略作为直接证据,并以分数大小和分数距离对反应时的回归分析结果作为间接证据,共同探究被试在分数比较任务中的加工模式,结果发现,(1)在三类分数比较中,被试均采用成分加工模式而非整体加工模式;(2)口语报告的策略与反应时回归分析的结果并不完全吻合,从侧面证明了原有研究方法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0.
以38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主动性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与学业成绩四个变量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学习适应并不在主动性人格与学业成绩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学习适应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