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4篇 |
免费 | 187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8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3篇 |
1973年 | 2篇 |
1969年 | 1篇 |
1968年 | 2篇 |
1967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37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数字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的不同关系类型做了详细梳理并总结了争议的原因。结果发现,目前理论上的争议可归纳为四大类:负相关、正相关、不相关以及U形关系。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与数字媒体的使用性质、心理健康的内涵、研究的取向和设计形式以及被试群体有关。该结果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数字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动态并批判性地看待既有研究结果。未来应将数字媒体使用做精细化区分并加强实验研究准确揭示因果关系,以便厘清该领域的争论。
相似文献142.
近年来,“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RRI)成为科技伦理和科技政策研究的风行概念。把RRI理念引入到医学科研治理实践,提出要扩展伦理责任范围,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把预测、评估、伦理反思纳入到医学科研的全过程,建立科研信息和公众意见之间的双向反馈和动态响应机制,加强政策和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和社会参与性,促进医学研究者与社会公众间伙伴关系的形成,包容性的协商过程实现协作共赢。 相似文献
143.
脱落是指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 来访者由于种种原因在导致他前来寻求帮助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尚未解决之前就终止治疗的现象。研究者对脱落概念内涵的理解比较一致, 但脱落的操作性定义存在多种且各有利弊。脱落在临床治疗中普遍存在; 脱落率在跨研究间的结果差异很大, 并受到脱落的操作性定义和研究设计类型的重要影响。传统的静态的变量在预测脱落时存在明显局限, 治疗同盟等治疗过程预测变量近年来得到更多重视, 并丰富了我们对来访者脱落的深入理解。为减少脱落, 研究者建议为来访者提供治疗前准备, 对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变量进行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干预策略。未来研究需要完善脱落的操作性定义, 更多地在自然治疗设置下进行研究, 进一步深化脱落的预测变量研究, 并关注治疗外重要事件及文化背景对脱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4.
对极端膜拜团体造成身心伤害现象的科学研究, 集中在对极端膜拜伤害的界定、测量和机制三个方面。本文的目的, 是梳理这三个主题上的研究脉络, 明晰其中的争议之处和取得的成绩。文本分析表明, 对极端膜拜伤害的界定从“洗脑”转向了“心理虐待”, 对这类伤害的经验观察由个体症状转向了群体行为和经历的描述, 测量方法由传统心理测试工具变成了新型团体心理虐待量表, 膜拜伤害的心理机制研究在综合环境和个人精神特质两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交互的病理模型, 表观遗传学和人际神经生物学用于极端膜拜伤害的生理机制研究已见端倪。但是, 迄今对于极端膜拜伤害的学术研究尚未形成范式。 相似文献
145.
抑郁症伴随着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本文以“社会反馈”这一重要社会性信息为切入点,综述了抑郁症患者及抑郁倾向人群对社会反馈的体验、期待及情绪调节障碍的研究现状,发现抑郁个体对社会奖赏存在快感缺失,对社会排斥、社会拒绝等负性反馈表现出过敏化,对社会奖赏的期待降低,且可能存在情绪调节困难。目前此领域存在社会与非社会反馈神经机制的异同不清楚、异常脑区与社会反馈加工障碍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以及无法排除抑郁症患者和抑郁倾向人群存在不同社会反馈加工模式的可能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6.
为揭示当代研究生情感素质及所受因素影响状况, 用自编问卷调查全国3类地区14座城市51所高校的10056名研究生。结果发现:研究生情感素质呈2层面6大类33种情感的结构; 爱国感、责任感、信用感、自立感、自尊感、成就感等水平较高, 正直感、宽恕感、人文美感、表达自己情绪能力等较低; 不同性别、获奖经历、学科研究生的情感素质有结构性差异; 核心价值观认同、对舆论关注、人际关系、自我要求等对其情感素质有正向影响; 研究生理智情感等高于本专科生。总之, 当代研究生情感素质总体尚好, 各部分发展不均衡, 发展水平受社会、人际和自我等多方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7.
本研究采用图-词匹配的判断任务探讨视觉符号否定的加工机制, 设计3个实验, 分别探讨视觉符号否定在加工早期(250 ms)、中期(750 ms)及晚期(1500 ms)的心理模拟特点。结果发现, 在视觉符号否定加工的早期、中期及晚期, 与真实状态匹配的否定相关词的反应时都显著快于与被否定状态匹配的肯定相关词。该结果表明, 与文字符号否定加工的两步模拟假设不同, 在视觉符号否定的加工中, 被试在早期就模拟了事件的真实状态, 并在中期和晚期一直保持该状态的表征, 符合一步模拟假设; 此外, 被否定信息加工的抑制/保存假设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148.
本文为纪念康德逝世 2 0 0周年而作 ,反省的主要问题是现代意义上的各种伦理学的核心形态可能是什么。文章分析了康德所受卢梭影响的性质 ,以及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的巨大差别 ,指出现代意义上的规范伦理学的基本位置大致还是处在康德与卢梭之间。 相似文献
149.
以62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以及手机依赖在这一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社会支持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情绪智力既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2)手机依赖调节了情绪智力通过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相对于低手机依赖的大学生,高手机依赖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要重视个体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的单独影响,更要重视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0.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考察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和安静环境对老年和青年读者篇章阅读和词汇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安静和无意义言语条件,所有被试在有意义言语条件下的篇章阅读速度降低,平均注视时间更长,向前眼跳长度缩短,目标词上的总注视时间更长,表现出显著的无关言语效应,而这一效应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与青年人相同,老年人的后期词汇加工和篇章语义信息加工受到了无关言语中语义成分的干扰。说明在自然阅读过程中,老年人抑制背景言语语义信息干扰的能力与青年人相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