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6篇
  4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张福娟  苏雪云 《心理科学》2001,24(6):673-675
本文介绍了特殊儿童个案研究中资料收集的三种重要方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档案资料法。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定义、性质,包含的不同类型,不同角色的研究者与被试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合理利用不同方法获得的资料等。这三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保证研究资料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在个案研究中常常是联合运用的。  相似文献   
122.
工作记忆与领域知识在个体认知行为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近研究表明,工作记忆和领域知识在个体认知行为上起了积极的作用,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有三种观点:一是强调工作记忆或领域知识在认知行为中的单独作用;二是综合考察二者在个体认知行为中的不同作用;三是建立模型,阐述工作记忆和领域知识在认知行为中的作用。最后针对当前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探讨有关工作记忆和领域知识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3.
成年个体的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说明成年个体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发展及两者的关系,在匹配了智商和教育水平条件下,采用心理理论故事理解任务、失言理解任务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分别探察了30名62~77岁的老年人和30名19~25岁青年人的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结果表明,老年人和青年人在2种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与卡片分类任务的得分都不存在显著相关,老年人在失言任务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青年人,在心理理论故事理解任务上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上,老年人的表现与青年人没有显著差异。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提示: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模式在成年和学前阶段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4.
在返回抑制范式下 ,利用线索—靶子模式进行了两个实验 ,以大学生为被试 ,以重复线索化次数来操纵线索化阶段的注意 ,以靶子的注意定向来操纵靶子加工阶段的注意 ,探讨注意对返回抑制的影响。实验一采用连续线索化方式 ,发现当靶子为自主性注意定向时 ,线索化次数对返回抑制有显著影响 ,线索化 3次时返回抑制值大于线索化 1次和 2次 ;当靶子为反射性注意定向时 ,线索化次数对返回抑制无影响。实验二采用交叉线索化方式 ,发现线索化次数对返回抑制的影响正好与实验一相反。两个实验一致表明 ,无论是线索化阶段的注意 ,还是靶子加工阶段的注意 ,均对返回抑制有显著影响 ;并且 ,在对返回抑制的影响上 ,二者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从而支持注意影响返回抑制的观点。该结果对返回抑制的机制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5.
对心理理论两成分认知模型的验证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Tager-Flusberg 和 Sullivan(2000)从主体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一个心理理论模型,认为心理理论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是社会知觉成分,一个是社会认知成分。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适合儿童特点的测查社会知觉成分的任务,将对心理理论两成分模型作进一步的验证,并对语言和心理理论两个成分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被试为90名3~5岁的儿童,男女各半。结果表明心理理论的认知成分同语言相关密切,而知觉成分同语言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这个结果为该认知模型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6.
采用改编的Posner视空间线索化任务,考查6~9岁儿童对眼睛注视、手指指向、箭头指向和代向汉字4种中央线索的注意定向。结果发现,6岁儿童已经能对眼睛注视线索进行注意定向,并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善。7岁组和8岁组儿童注意定向的成绩显著改善,7岁可能是儿童对中央线索注意定向发展的特定阶段。而对手指指向和箭头的注意定向,只有8岁和9岁儿童表现出来。对代向汉字线索的注意定向,8岁时开始出现,9岁时表现出显著的提高。结果提示,眼睛注视线索可能是一种独特的视觉线索,有别于其他中央线索引发的注意定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7.
Mauricio Suárez 《Topoi》2014,33(2):397-406
I argue for the thesis that causal evidence is context-dependent. The same causal claim may be warranted by the same piece of evidence in one context but not another. I show this in particular for the type of causal evidenc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nipulability theory defended by Woodward (Making things happen: a theory of causal explan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003). My thesis, however, generalises to other theories—an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I outline the generalization to counterfactual theories. The paradigmatic form of causal evidence in the manipulability theory is provided by tests of the functional invarianc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putative cause and effect under interventions (on the putative cause). I show that such evidence exhibits at least two kinds of context-relativity: personal, or epistemic; and situational, or objective.  相似文献   
128.
We investigated attentional demands in visual rhythm perception of periodically moving stimuli using a visual search paradigm. A dynamic search display consisted of vertically “bouncing dots” with regular rhythms. The search target was defined by a unique visual rhythm (i.e., a shorter or longer period) among rhythmic distractors with identical periods. We found that search efficiency for a faster or a slower periodically moving target decreased as the number of distractors increased, although searching for a faster target was about one second faster than searching for a slower target. We conclude that perception of a visual rhythm defined by a unique period is not a “pop-out” process, but a serial one that demands considerable attention.  相似文献   
129.
心理理论在社会交往中起着关键作用,其认知过程包括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断及预测下一步行为.心理理论在不同个体间具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部分归因于与心理理论相关的神经化学物质如多巴胺、五羟色胺、催产素、血管加压素等.来自不同群体的研究结果还发现,与这些神经化学物质有关的基因多态性,如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多巴胺D4受体基因、5-羟色胺受体基因、催产素受体基因等都与心理理论的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130.
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情绪理解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情绪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按Tager-Flusber和Sullivan提出的心理理论两成分模型,它属于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先于社会认知成分出现;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社会知觉成分与社会认知成分越来越难以分离。情绪理解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简单情绪的理解;和愿望、信念有关的情绪理解;复杂情绪的理解;情绪调节。该文综述了近20年来心理理论中有关儿童情绪理解的研究,对该领域的研究在方法上和内容上提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