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信念偏差效应是指人们已有的知识信念对逻辑推理的影响现象.对此,双加工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信念偏向系统和逻辑分析系统之间的冲突所导致的.近年来,该理论得到来自认知神经科学证据的有力支持:一方面,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近红外光谱(NIRS)以及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等技术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证实右侧前额皮层与信念偏差抑制有关;另一方面,基于脑电(ERP)的研究表明,晚期正成分和晚期负成分可能参与了不同推理类型下信念偏差效应的认知加工.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工作记忆、不同加工阶段、推理前提本身可信度、实验分析、实验材料生态学效度以及思维训练等方面对信念偏差效应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2.
以肖邦音乐为刺激材料,采用数字n-back实验范式来研究肖邦音乐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方式,并通过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技术),研究不同音乐条件下,正常人大脑皮层的脑电活动情况,进而探讨音乐对工作记忆影响的神经机制。30名被试参加了3种音乐条件(无音乐、先导音乐、背景音乐)下的n-back(n=1、2)工作记忆任务的行为实验,收集行为数据;14名被试参加了同样实验过程的ERP实验,记录脑电数据。行为结果发现音乐条件对工作记忆效果有显著影响,且先导音乐条件下记忆效果最好;脑电结果显示P3波幅随记忆负荷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高记忆负荷水平下,P3波幅随先导音乐、背景音乐、无音乐的顺序逐渐呈现下降趋势;源定位分析发现音乐对工作记忆的促进作用可能跟大脑顶叶被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3.
颜色概念的知觉符号表征与命题符号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启动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检验颜色概念的表征是知觉符号表征还是命题符号表征.实验l使用显性颜色概念,即颜色词;实验2使用隐性颜色概念,即隐含颜色信息的词.实验结果表明显性颜色概念的表征是知觉符号表征,而隐性颜色概念的表征是命题符号表征.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意外考试悖论,指出了以往解决方案的不足,给出了一种新的方案。根据这个新方案,考试悖论的推理中使用了倒推法和弱下策反复剔除法。本文接着讨论了这些博弈推理方法的不足。然后把这个新的博弈方案用到卡片悖论和方格悖论这些考试悖论的变种里。最后指出,在考试悖论里,比起倒推法,弱下策剔除法是引起悖论的更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5.
We contrast two approaches to probing the depth of theory-of-mind (ToM) reasoning by adults in matrix game settings: our own and that of Stahl and Wilson.  相似文献   
106.
This paper presents a skill learning model CLARION. Different from existing models of mostly high-level skill learning that use a top-down approach (that is, turning declarative knowledge into procedural knowledge through practice), we adopt a bottom-up approach toward low-level skill learning, where procedural knowledge develops first and declarative knowledge develops later. Our model is formed by integrating connectionist, reinforcement, and symbolic learning methods to perform on-line reactive learning. It adopts a two-level dual-representation framework (Sun, 1995), with a combination of localist and distributed representation. We compare the model with human data in a minefield navigation task, demonstrating some match between the model and human data in several respects.  相似文献   
107.
本工作对两例先天性无痛症患者对于致痛性强刺激的知觉和反应进行了研究(例1女,10岁,例2男,13岁)。对照组为20例正常儿童,性别和年龄均与患儿相匹配。 结果:1),生活中痛:两例患儿均无(包括痛感觉和痛反应)。2)实验性痛:①痛感觉:两例患儿均无;②“痛”反应:例1有“痛”反应(脉搏和呼吸的变化以及行为反应明显,大致与正常儿童相似)。例2无“痛”反应(脉搏和呼吸的变化轻微,无行为反应,与正常儿童不同)。 由结果看来,先天性无痛症患者似乎可分为两种类型:不完全型(如同例1)和完全型(如同例2)。存在有“痛”反应而无痛感觉的无痛症患者。 本工作结果从另一侧面为痛的两成分学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从《周易》的原点看人文精神与新世纪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钧 《周易研究》2002,(3):28-34
中国的“人文”精神源远流长 ,从《周易》我们可以找到它的源头。在新世纪全球化的语境中 ,研究东西方文化与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源于《周易》的中国人文精神的特点与传统 ,在与西方的比较中探讨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趋势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恐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运用成就动机问卷和投射测验研究了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恐惧。结果表明 ,大学生的成功恐惧有四种 ,分别与人际、家庭、学业和事业有关。由投射测验引起的成功恐惧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成就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与成功恐惧负相关显著 ,避免失败的动机与成功恐惧正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10.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verbal aggression, argument approach, argument avoidance or assertiveness had any effect on how participants in three countries responded to criticism. Consistent with the first hypothesis, men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aggressive, assertive, less avoidant, and approached argument more than women. However, men did not respond more assertively to criticism. As predicted in the second hypothesis, US Americans responded more assertively to criticism than did Japanese and Chinese. The third hypothesis predicted that verbal aggression, argument approach, argument avoidance and assertiveness would be associated with a more assertive response to criticism. The data obtained were only parti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third hypothesis. While only a small number of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y would respond to criticism with silence, US Americans used silence to mean anger while for Chinese silence showed personal embarrassment. Very few Japanese selected silence as an option for responding to a neighbor's criticism.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