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问卷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120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认知闭合需要与一般启发式策略对个体价格判断的潜在影响。结果发现:(1)认知闭合需要与精确度效应交互作用显著,高闭合个体在整数价格高低的评价上高于低闭合个体;(2)认知闭合需要与差价大小交互作用显著,差价整数位是3时高闭合个体对于差价的评价高于低闭合者;(3)认知闭合需要,左侧数字改变与以9结尾、以0结尾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当评价左侧数字改变的价格时,高闭合个体对以0结尾的数字的评价显著高于以9结尾的数字的评价。认知闭合需要与启发式策略对价格判断共同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定价方式与定价策略会对认知闭合需要不同的个体产生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数学能力是人类重要的高级认知能力。人类的基本数学能力从进化上而言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对个体的生存和繁衍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比较心理学研究发现,成年人、婴儿的基本数学能力的行为表现和脑神经机制与其它物种相似,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基本数学能力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这些发现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基本数学能力的本质及发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选取112名二年级小学生,以点阵比较任务测量近似数量系统敏锐度,同时以工作记忆测验成绩为协变量,探究了不同心算形式(视算、读算)对不同近似数量系统敏锐度儿童心算表现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1)心算形式显著影响心算的正确率,读算形式下儿童的心算表现最好;(2)控制工作记忆影响后,心算形式与近似数量系统敏锐分组均对心算正确率影响显著。总体来讲,读算可能是提高小学儿童简单心算表现的有效形式,并能提高低近似数量系统敏锐度儿童的心算表现。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深入考察了我国现阶段小学儿童算术估算能力的发展状况。通过运用自编材料对1027名儿童的团体与个别测试,发现其估算能力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明显受到题目类型的影响,但在不同年龄阶段影响又不尽相同。(2)三年级可能是整数和小数估算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五年级是发展分数估算能力的较好时期。(3)不同估算策略的发展进程差别相当大,不同时期都有发展的侧重点。(4)小学儿童在估算时易发生多种错误,而且不同年级均有一些典型错误。另外研究还对儿童估算能力、策略与错误类型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分数数量表征已成为当前数学认知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基于该领域近10年来的研究发现, 总结了分数数量表征研究的新进展。首先概述分数数量表征的发展, 然后着重介绍分数数量的不同表征方式并系统分析制约数量表征的任务及背景因素。此外, 还深入探究了分数数量表征与整数、小数数量表征的区别与联系。未来研究者应注意在分数数量表征的个体差异、跨文化以及干预等方面加强考察。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由研究者所修订的数学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估算问题,通过对大学生被试进行团体测验,考察了在纯数字运算和应用题两种情境中数学焦虑对估算加工的影响以及估算中的问题大小效应。结果显示:(1)数学焦虑情绪在纯数字与应用题两种情境下都对估算有显著影响;(2)情境对估算准确率影响显著,纯数字情境下的估算准确率显著高于应用题情境;(3)在应用题情境估算中发现明显的问题大小效应,在纯数字情境估算中却未发现该效应。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形成析取概念的假设检验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庆林  司继伟 《心理学报》1999,32(4):397-404
运用布鲁纳等人设计的用以研究合取概念的实验材料,研究了大学生形成合取、维度内析取、维度间析取等人工概念的假设检验策略。结果表明,大学生倾向于优先使用单维检验策略(包括单维变化策略和单维肯定策略)。这种策略有利于很快解决合取问题和维度内析取问题,却不利于维度间析取任务的完成,因此大学生解决维度间析取的成功率显著低于合取和维度内析取。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探讨小学儿童的数学态度、学业拖延、数学元认知与数学成就之间的纵向联系及内在作用机制,对515名三、五年级小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1)学业拖延在儿童的数学态度与数学成就之间发挥着即时和纵向中介作用;(2)不同水平数学元认知个体在纵向中介模型中“数学态度→数学成就”这一路径上存在差异。这意味着较积极的数学态度有利于减少小学儿童的学业拖延行为,进而提高其数学成就,而高数学元认知则能够监控和调节个体的数学态度,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数学成就。该发现为有效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提供了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司继伟  徐艳丽  封洪敏  许晓华  周超 《心理学报》2014,46(12):1835-1849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和选择/无选法范式, 在两位数加法心算和估算中, 探索高、低数学焦虑个体的算术计算策略运用及其内在机制。行为结果:数学焦虑效应在策略运用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指标上的差异都不显著; 而脑电结果:高数学焦虑个体的N400波幅显著高于低数学焦虑个体; 选择条件中, 估算与心算的数学焦虑效应的N100波幅差异; 无选条件中, 高低数学焦虑个体N1-P2复合波的波幅和潜伏期差异显著。数学焦虑效应在策略编码(0~250 ms)和策略选择/执行阶段(250 ms之后)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数学焦虑对儿童数量表征表现的可能影响及认知抑制的潜在调节作用,选取70名小学三年级儿童(高焦虑组36人,低焦虑组34人)为被试,在对抑制条件进行操控的情况下,要求其完成符号、非符号数量表征任务。结果发现,被试在两种数量表征任务中均出现距离效应,与符号数量比较任务相比,高焦虑组在非符号数量比较任务中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低焦虑组,且高焦虑组表现出了更强的距离效应。鉴于非符号数量比较任务更能反映出个体近似数量系统(ANS)的敏锐性,上述结果意味着高数学焦虑儿童的数量表征更不精确,其在相对复杂问题上较差的表现或许源于基本数量能力缺陷。本研究还发现认知抑制能够调节数学焦虑对个体非符号数量表征的影响,抑制条件下高低焦虑组儿童在正确率指标上的差异大于非抑制条件,抑制条件的设置提高了个体对工作记忆资源的需求,此时焦虑情绪对认知资源的消耗会造成任务所需资源的不足,进而削弱高焦虑个体的认知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