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8篇
  免费   1495篇
  国内免费   3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410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406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565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La Bella Figura concept extends to many Italian cultural dimensions including physical appearance, perception of self, and behaviours. La Bella Figura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shaping Italian consumer behaviour and consumerism. The current study sought to understand how women living in Italy conceptualize La Bella Figura and how it affects their day‐to‐day lives, attitudes, and consumption behaviours. This research extracted concepts from Consumer Culture Theory to construct a qualitative codebook and structure thematic data analyse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30 women aged 18–50 years living in Florence, Italy.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through study flyers, social media, and snowball sampling. Open and axial coding were facilitated by HyperRESEARCH 4.0.1 software to generate key themes.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trained researchers living in Florence, Italy, who utilized grounded theory techniques to identify emergent themes. Results indicated various components of La Bella Figura contributed to consumer behaviour, namely its influence on identity (i.e., appearance, confidence), lifestyle goals (i.e., health, consumerism), and social norms (i.e., perceptions of others, media). Findings offer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marketers and retailers to appeal to the Italian market through effective and informed mediums.  相似文献   
72.
73.
74.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suicide notes, using a sample of suicide notes from published corpora (N = 50), combined with a sample of recent suicide notes from a suicide website (N = 50).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a model of differentiation in completed suicid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icide notes were analysed using a content dictionary developed by Giles in 2007, and the data subjected to smallest space analysis. Four themes of suicide completer were discovered: Egoistic Victim, Anomic Hero, Altruistic Professional and Fatalistic Revenger.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nd the potential use in therapy work with suicide survivors and those with suicidal ideation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suggestions for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75.
76.
张静  陈巍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2):305-315
身体自我表征中的身体拥有感(即我的身体属于我的感受)问题一直是自我意识研究的核心话题。大量的已有研究表明, 身体拥有感的体验涉及不同感官信号的整合, 当前大多数研究只重视视觉、触觉等外感受的作用, 一方面忽视了内感受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缺乏对两类感受整合的关注。橡胶手错觉实验和身体障碍患者身上所表现出的外感受和内感受对身体拥有感的影响支持了身体拥有感的可塑性假设, 自由能量原理认为身体拥有感形成的基础是大脑不断评估更新可能性表征来维持稳定。未来的研究需要从改善内感受的测量和刺激呈现方法, 探索影响内感受的高阶认知因素以及关注某些神经症患者的内感受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77.
工作反刍指在没有要求其出现的情境下, 有意识的、重复发生的工作方面的相关想法, 分为工作相关情感反刍与工作相关问题解决沉思两个维度。工作反刍对个体健康、工作及幸福感的影响有“双刃剑”效应。持续性认知理论、压力认知激活模型与认知资源视角理论, 可以解释该效应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应分析影响双刃剑效应的边界条件, 寻求减少消极效应、增加积极效应的途径, 拓展其双刃剑效应心理机制的分析视角和该效应的作用层面。  相似文献   
78.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隔代教育”已成为“亲代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隔代教育对祖孙两辈人的身心健康均存在“双刃剑”效应。生物进化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家庭系统理论为理解隔代教育对孙辈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支持, 角色紧张和角色强化理论可以加深隔代教育对祖辈影响的认识。未来研究应明确隔代教育的定义和类型, 控制边界因素进行更为深入的综合性研究, 并进一步推进隔代教育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79.
身体表征是一种内部结构,它具有追踪身体状态并对其进行编码的功能。这种结构可以对身体进行错误的表征,并可以从身体中分离出来。来自海豹肢症与躯体失认症等方面的病例,证实部分身体畸形与脑损伤患者的身体表征存在分离;来自橡胶手错觉与全身错觉的实验证据,验证了健康个体身体表征分离的事实。基于上述证据,以身体图式和身体意象为二分维度的模型解释了身体表征的分离。未来的研究可以从神经心理学实验和虚拟现实技术着手,对身体表征的分离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80.
探讨幼儿在准确性线索和共识线索冲突情境下对自然与社会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特点。实验1探究幼儿在线索冲突情境下对自然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选取88名4~6岁幼儿,采用对物品命名的方法,结果发现4岁幼儿依据共识线索进行信任判断,而5~6岁幼儿依据准确性线索进行信任判断;实验2探究幼儿在线索冲突情境下对社会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选取94名4-6岁幼儿,采用对人格特质命名的方法,结果发现4岁幼儿依据共识线索进行信任判断,5岁幼儿对两类线索没有做出偏向性选择,6岁幼儿依据准确性线索进行信任判断。实验3采用被试内设计,探讨5岁幼儿对两个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验证了实验1和实验2的相关结果。结论:在线索冲突情境下幼儿对不同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具有不同的年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