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In this study, we introduce an interval estimation approach based on Bayesia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evaluate factorial invariance. For each tested parameter, the size of noninvariance with an uncertainty interval (i.e. highest density interval [HDI]) is assessed via Bayesian parameter estimation. By comparing the most credible values (i.e. 95% HDI) with a region of practical equivalence (ROPE), the Bayesian approach allows researchers to (1) support the null hypothesis of practical invariance, and (2) examine the practical importance of the noninvariant parameter.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likelihood ratio test, simulation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proposed Bayesian approach could offer additional insight into evaluating factorial invariance, thus, leading to more informative conclusions. We provide an empirical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procedure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 proposed method in applied research. The importance of and influences on the choice of an appropriate ROP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12.
陈谢平  谢倩  张进辅 《心理科学》2012,35(3):677-682
影响策略是指个体采取的旨在使他人态度和行为产生预期改变的行为方式。组织情境下的影响策略受动机、场控制和自我监控等因素的影响,对工作绩效、薪酬、晋升和一些积极组织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本文侧重介绍了影响策略的结构、测量、前因后果变量以及跨文化研究等方面内容,总结了已有研究为管理实践提供的有价值参考,并指出研究方法的有效互补、对基层职员影响策略的关注和基于中国人行为观念的本土化研究是今后探讨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13.
程黎  施建农  刘正奎  徐琴美 《心理科学》2008,31(6):1389-1393
研究者以239名10岁、11岁和12岁的儿童为实验对象,采用四种作业时间(2分钟、4分钟、6分钟和8分钟)和两种指导语导向(无导向、导向独特性)为实验条件,考察了这些条件对儿童发散性思维的影响.结果发现,作业时间和指导语导向对儿童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均有明显的影响.在该实验条件下,发散性思维的三个指标随作业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有导向组儿童的发散性思维作业成绩显著高于无导向组.另外,在各实验条件下,儿童的作业成绩都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14.
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静息电位研究支持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但诱发电位研究没能提供类似的证据,可能因为以往研究采用的oddball任务不够敏感.本研究通过改编形式运思任务来继续深入探讨儿童认知发展与大脑发育的关系.31名儿童(9岁组11人.10岁组10人,11岁组10人)完成形式运思任务,并同时记录脑电.结果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反应时逐渐缩短,正确率逐渐增高;三组儿童中,10岁组N380波幅最低,10岁组350-400毫秒的电位图较其他两组更为弥散.  相似文献   
215.
使用理解评价范式探讨了大学生的元理解准确性及其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能够预测其随后的阅读理解成绩,表明其元理解评价具有一定的准确性;(2)延迟概要组学生的元理解准确性高于即时概要组学生和无概要组学生;(3)具有高元理解准确性的延迟概要组学生对其阅读理解活动进行了更有效的自我调节学习.  相似文献   
216.
教学效能感与教师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鸿  任旭明  林琳  时勘 《心理科学》2008,31(1):218-221
采用问卷法对728名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教学效能感对其工作倦怠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工作压力不仅直接导致工作倦怠,还通过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从而导致工作倦怠;教学效能感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路径为:工作压力直接和通过降低一般教学效能感导致情绪衰竭,工作压力直接和通过降低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导致人格解体,工作压力通过降低个人教学效能感导致成就感低.  相似文献   
217.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团体心理咨询在解决教师情绪问题和改善教师情绪状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被试:河北省武安市26名小学教师.方法: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对实验组进行八次团体心理咨询,在干预后要求团体成员对干预活动及情绪状态的变化进行主观评价,并采用16PF问卷进行前后测,以C(稳定性)、I(敏感性)、O(忧虑性)、Q4(紧张性)四个人格维度作为情绪指标.结果:1.测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得分在敏感性、紧张性两个人格维度上差异显著,在忧虑性人格维度上临界显著.在稳定性、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四个人格因素上,实验组前后测结果差异显著.2.主观评价结果: 教师对团体游戏最感兴趣,对自我探索活动感受最深,从认知活动中获益最大.结论:1. 团体心理咨询对教师情绪干预有效;2.团体咨询中的认知学习是教师情绪改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18.
时金献  谭亚梅 《心理科学》2008,31(3):736-738
探索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的关系.201名大学生参加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分别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Rosenberg的自尊量表测量学习倦怠和外显自尊,同时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测量被试的内隐自尊.成就感降低对于内隐自尊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p<0.05),但对外显自尊的预测作用更强(p<0.01);耗竭和人格解体对外显自尊的预测作用也达到了边缘显著性水平(p=0.089,p=0.077).大学生学习倦怠对其外显自尊、内隐自尊有重要影响;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自尊结构.  相似文献   
219.
唐文清  张进辅 《心理科学》2008,31(3):765-768
价值观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到现在有几十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从价值观的定义、结构系统、形成和发展、变迁、和研究现状五方面对心理学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价值观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对将来我国价值观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220.
梁漱溟人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采用人格形容词评定法、心理传记法对历史文化名人梁漱溟的人格及其形成、发展进行了研究。因素分析揭示了梁漱溟的自信、认真、自律、好强等人格特征,通过精神分析可推论其可能具有自恋型人格倾向,梁氏这些人格的形成、发展受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他的人格可作为解释其参与的特定历史事件的强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