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1篇
  6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 We develop a theory of necessity operators within a version of higher-order logic that is neutral about how fine-grained reality is. The theory is axiomatized in...  相似文献   
602.
Jin  Shaobo 《Psychometrika》2022,87(3):1130-1145
Psychometrika - In practice, it is common that a best fit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is selected from a set of candidate SEMs and inference is conducted conditional on the selected model....  相似文献   
603.
金花  莫雷 《心理科学》2003,26(3):422-425
本研究以脑电α波为分析指标探讨提前学习书面语言对幼儿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发育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对学龄前幼儿提前进行书面语言学习可以使幼儿脑电α波超前发展,本结果提示提前进行书面语言学习对幼儿大脑皮层相应脑区的发育与成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04.
利用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和IAT测验,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和攻击特质差异。结果表明:(1)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抑制效应显著;(2)游戏类型和性别对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更容易对女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产生抑制效应;(3)攻击特质对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主效应显著,并且游戏类型和攻击特质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更容易对低攻击特质学生产生抑制效应。由此可见,亲社会性视频游戏能够有效抑制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605.
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发现:(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无性别差异;(2)不同人格类型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有显著的差异:多血质者主观幸福感最高,抑郁质者最低;(3)四种人格类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均有随社会支持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4)神经质、外向性和家庭外源性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强的预测力;但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将在一定程度上以家庭外源性社会支持为中介。  相似文献   
606.
罗劲  林仲贤 《心理学报》2000,32(1):25-29
这项研究探讨元记忆判断对情节记忆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和PRS(perceptualrepresentation)系统的监测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元记忆对情节记忆的监测好于对语义记忆的监测。这项研究在深度加工和元记忆训练的条件下,进一步比较了R反应(Rresponses)项目、K反应(Kresponses)项目以及成功补笔项目的FOK幅度(MFOK,magnitudeofFOK)。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深度加工的条件下,还是在元记忆训练的条件下,R项目的MFOK明最高于K项目和成功补笔项目。这说明元记忆系统的监测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不受记忆痕迹的性质与元记忆判断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7.
以675名初中和高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获得506名青少年在其班级中的网络中心度,并确定他们所属的同伴团体,在此基础上考察同伴团体的行为规范对其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班级层次的问题行为水平和其他相关变量后,同伴团体的问题行为水平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自身的问题行为;(2)青少年在同伴团体内部的地位能负向预测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青少年在班级社交网络中的度数中心度能正向预测其问题行为,而中介中心度能负向预测其问题行为;(3)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同伴团体的问题行为水平主要对低中介中心度的青少年产生显著影响;仅在问题行为水平较高的同伴团体中,青少年的度数中心度正向预测其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608.
在工作记忆中的选择性注意及注意焦点机制的基础上,从3个方面回顾了对工作记忆中注意焦点转换的研究:(1)工作记忆中的注意焦点转换的概念及其基本研究方法;(2)影响注意焦点转换代价的因素,包括提取、复述、加工、更新和记忆集大小等;(3)注意焦点转换与工作记忆各功能成分之间的关系,包括注意焦点转换与工作记忆执行功能的关系,注意焦点转换反映的存储、加工和执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焦点转换与工作记忆中资源分配的关系。最后,该文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09.
中国传统诚信观的演变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传统诚信观在春秋以前萌芽,形成于春秋至战国时期,秦汉时期被规范化,宋明时期具有强烈的哲理化倾向,到明清时期走向了实用化的道路.中国传统诚信观具有强烈的自律倾向、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单向的道德义务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610.
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失范加剧 ,主要表现在权威失范、角色失范和社会主导价值观混乱。它使人们普遍感受到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安全感 ,对于易感人群来说 ,则容易出现适应上的困难 ,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