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51.
首先对初中生和家长进行访谈,随后设计三份问卷,先后调查了心理学研究生、初中生及其家长对亲子信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初中生亲子信任问卷。初测回收到184份子女信任问卷和169份父母信任问卷,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项目修订。再测回收到495份子女信任问卷,336份父亲信任问卷和358份母亲信任问卷。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子女信任包含可依赖性、分享心事和诚实守信三个因素,父亲信任包含诚实守纪、自立、自制和尊重隐私四个因素,母亲信任则包含诚实守纪、自立、自制、怀疑性和尊重隐私五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了亲子信任问卷的构想效度,内部一致性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也表明,亲子信任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标关联效度。  相似文献   
852.
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认知加工偏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红  冯文峰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8,40(7):809-818
基于负面身体自我图式理论,采用词汇判断任务的实验范式,探讨负面身体自我者的认知加工偏好。研究1考察胖负面身体自我大学生对胖相关的身体信息词加工偏好,结果表明,加工胖身体相关词的编码速度比对照组显著更快,对胖消极和隐喻词偏好量大于积极词。研究2考察瘦负面身体自我大学生对瘦相关的身体信息词的加工偏好,发现对瘦相关词的编码速度显著比对照组更快,但对瘦积极词、消极词、隐喻词、形似词编码的偏好量不存在差异。结果支持负面身体自我图式指导认知加工  相似文献   
853.
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早期的分类是基于类别的归纳的基础。根据这种观点,儿童早期的分类与基于类别的归纳是一致的。该研究在不同材料条件下测试了4岁儿童面临知觉相似和概念冲突时的自由分类与归纳推理的一致性。研究结果显示,在照片条件下,4岁儿童的自由分类和基于类别的归纳是不一致的,儿童的分类主要是基于知觉相似的,而基于类别的归纳主要是基于概念的;在线条画条件下,儿童的分类与基于类别的归纳是一致的,都主要是基于知觉相似的。这些结果显示,儿童早期的分类和基于类别的关系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854.
北京中学生的消费价值观与消费行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北京青少年的消费价值观和消费行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被试为 13~ 19岁中学、职高及技校在校各年级学生 4193人 (男 10 86人 ,女 2 387人 ) ,用自编的中学生消费问卷、青少年亲子关系问卷、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量表进行集体施测。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消费价值观包含保持勤俭传统、追求现代生活和消费压力 3个因素 ,北京大多数中学生的消费价值观是倾向于保持勤俭传统 ,贫富差距和消费能力的差距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没有构成压力。因素分析结果将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分为谨慎型、流行型、实际型和攀比型 4种消费行为类型 ,谨慎型消费是北京中学生消费行为的主流。消费价值观与消费行为之间有着特定的关系。根据消费社会化理论对影响青少年消费价值观和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亲子关系都对青少年的消费模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55.
Wynne的简约模型是基于动物的传递性关系推理研究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假设:个体的传递性关系推理是通过运用刺激的强化值来表征顺序信息,并比较所呈现刺激之间强化值的差异来实现的。研究文献证实简约模型能够说明在人类和其它动物的传递性关系推理研究中所发现的大多数标准化效应,因此其被视为迄今解释传递性关系推理问题最经济的模型。但该模型将人类高级认知活动采用动物的机械学习方式来解释的还原论倾向是值得商榷的,它所探讨的传递性行为是否是“真传递性关系推理”也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56.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结果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中西方的人格结构既存在相似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该研究根据杨国枢和王登峰探讨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大七”模型时所用的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表,经过化简,由410个形容词压缩为273个;并扩大了被试量,由原来的733人(项目与人数比为1:1.8)扩大为1511人(项目与人数比为1:5.5)。采用相同的评定方法、评定程序和统计方法,得到了完全相同的人格结构。采用另外的样本进行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也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由此揭示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及其与西方理论的差异,为系统研究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和编制测量量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文中还比较了大学生被试和社会人士在各个因素上的分数差异。  相似文献   
857.
小学儿童尊重行为与人格、班级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56名北京市两所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小学儿童为被试,采用自编的小学儿童尊重行为问卷、国内修订的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和班级环境问卷,考察小学儿童尊重行为的特点,并探讨人格和班级环境对尊重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小学儿童的总体尊重行为和其中的理解欣赏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城郊差异;(2)尊重行为与人格各维度具有显著的相关,与班级环境中除了竞争气氛之外的其他四个维度都有显著相关;(3)人格的宜人性、谨慎性、情绪性和开放性以及班级环境中的同学关系能够显著预测尊重行为,人格和班级环境的不同维度对于尊重行为不同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力;(4)小学儿童的班级环境可以归为三种类型:积极型、一般型和问题型,不同类型的班级环境在尊重行为上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58.
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的编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青少年的人格结构并编制适合青少年使用的人格量表.以词汇学研究建立的中国人人格七因素模型以及用于成年人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为基础,经过青少年被试按照其理解能力和表述习惯重新修订QZPS的项目后,2827名初一~高三的学生完成了包括215个项目的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初版,经因素分析确定了中国青少年的人格由七个维度、19个二级因素及三个综合性维度构成,QZPS-Q最终由111个项目构成.研究结果支持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模型,同时也体现了青少年注重成就和才干及侧重外在表现的人格特点.  相似文献   
859.
两种数量表征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量表征是人类数学能力的基础,数量表征研究中的一个争论焦点在于是否存在两种不同的数量表征系统:对小数的精确表征系统和对大数的近似表征系统。通过综述不同研究领域对数量表征的研究,总结了支持两种表征系统分离的证据:对1~3范围内小数的表征受数量大小的限制,基于指向物体本身的注意,更依赖于物体的知觉特征,对物体及其数量进行精确表征;而对4以上的数量的近似表征系统则受韦伯定律的限制,基于指向数量的模拟幅度的表征,而不依赖单个物体的知觉特征,是对数量的近似的、心理的表征。fMRI、PET和ERP的脑成像研究结果迄今尚无定论,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将最终阐明数量表征的机制  相似文献   
860.
Across a range of decision contexts, we provide evidence of a novel proximity bias in probability judgments, whereby spatial distance and outcome valence systematically interact in determining probability judgments. Six hypothetical and incentive-compatible experiments (combined N = 4007) show that a positive outcome is estimated as more likely to occur when near than distant, whereas a negative outcome is estimated as less likely to occur when near than distant (studies 1–6). The proximity bias is explained by wishful thinking and thus perceptions of outcome desirability (study 3), and it does not manifest when an outcome is less relevant for the self, such as the case of outcomes with little consequence for the self (studies 4 and 5) or when estimating outcomes for others who are irrelevant to the self (study 6). Overall, the proximity bias we document deep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ntecedents of probability judg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