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先天性色觉异常的特性及检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海宏  孙秀如 《心理科学》1997,20(3):239-242
本文简单介绍了各种先天性色觉异常的特性及常用的色觉检查方法。不同类型的先天性色觉异常在颜色匹配、光谱感受性、色差辨别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色觉检查方法就是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异常者的某一色觉缺陷设计的。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假同色图测验,色相排列测验和色盲镜等。一般来说,不同的检查方法各有所长,并应用于临床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62.
中国人眼对非彩色系表色色差辨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中国人眼对表色色差辨别的实验研究中非彩色系列实验研究结果,并与国外有关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非彩色的明度特性变化,对人眼色差辨别无显著影响,色差值仅随目视评价的感觉等级不同而异。此结果与国外有关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为中国颜色体系的非彩色系颜色样品提出了色差宽容度:△E<1.5。此色差宽容度已被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认定为GSBA26003—94《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中颜色样品色差宽容度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3.
White (1976) reported that presentation of a masking stimulus during a pursuit eye movement interfered with the perception of a target stimulus that shared the same spatial, rather than retinal, coordinates as the mask. This finding has been interpreted as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spatiotopic visual persistence. We doubted White's results because they implied a high degree of position constancy during pursuit eye movements, contrary to previous research, and because White did not monitor subjects' eye position during pursuit; if White's subjects did not make continuous pursuit eye movements, it might appear that masking was spatial when in fact it was retinal. We attempted to replicate White's results and found that when eye position was monitored to ensure that subjects made continuous pursuit movements, masking was retinal rather than spatial. Subjects' phenomenal impressions also indicated that retinal, rather than spatial, factors underlay performance in this task.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and other results regarding the existence of spatiotopic visual persisten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4.
气功入静过程中自发脑电波功率谱及相干函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脑电技术和功率谱与相干函数的计算机分析方法,对78名受试者,分别进行了气功入静、一般休息和普通睡眠时的不同脑电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入静过程能够使额区脑电能量在δ频段下降,在α频段上升,并在特定频率附近额枕脑电相干值增大。由此提出了入静深度指数概念,并证明了:(1)与一般休息相比,入静深度指数在练功时增大,在睡眠时下降,表示入静过程有自己的特殊规律。(2)内养功、强壮功、虚明功的入静深度指数无明显差异,说明不同练功方法均能达到入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5.
本研究报告证实了针刺能够显著地提高两点阈限。本文探讨了针刺对两点阈限改变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分析了情绪状态、电针刺激强度、频率对针刺提高两点阈限的影响。还分析了针刺对痛阈的提高与对两点阈限的提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6.
前言 在室外的景物中,最常见的颜色是人类肤色、树叶、绿草、蓝天和土这几种颜色,人们对这些常见色的评价往往是依据他们的记忆或印象去衡量的。当被还原的颜色与人们记忆中的相匹配时,人们才感到满意,因此,所谓记忆色也往往就是优选色或喜爱色。伊斯  相似文献   
167.
168.
应马来西亚砂捞越州美里市莲花山三清观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组织传戒团,于2005年5月24日至6月3日在马来西亚协助美里莲花山三清观隆重举行了乙酉全真传戒(方便戒)大法会。为协助美里三清观举办全真派传戒大法会,中国道教协会派出以副会长黄信阳为团长,副会长唐诚青、刘怀元,秘书长袁炳栋以及传戒大师、高功、经师和道乐团等80余人的传戒、观礼团。来自中国、美国、韩国、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道学专家学者、艺术家、新闻工作者以及高道大德300余来宾参加了这次法会活动。国家宗教事务局外事司赵磊及有…  相似文献   
169.
通过对城市和乡村基督教徒关于死亡和濒死态度的比较研究,探索城市和乡村基督教信徒对死亡和濒死态度的差异性及形成原因,为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服务的开展进行理论探索。本文认为城市教徒在对死亡和濒死的理解和态度方面比张庄地区教徒更现实、更世俗化,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异化。而乡村教徒对于基督教教义中关于死亡和濒死的论述认可程度较高,在思想和行为上更接近于基督教关于死亡和濒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0.
Consistent with the Park and Levine's (PL) probability model of deception detection accuracy,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as the proportion of honest messages increases, there is a corresponding linear increase in correct truth–lie discrimination. Three experiments (N = 120, 205, and 243, respectively) varied the truth–lie base rate in an interactive deception detection task. Linear base‐rate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all 3 experiments (average effect r#x02009;= .61)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judges were interactive participants or passive observers, previously acquainted or strangers, or previously exposed to truths or lies.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the PL probability model appears robust and extends to interactive deception despite PL's logical incompatibility with interpersonal deception the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