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古代埃及阿玛纳宗教中的王权具有极高的神圣性.正是基于王权的神圣本质,阿玛纳时代的埃及国王是审判者、财富的创造者、世界的统治者、最高祭司、教谕者,以及阿玛纳时代的埃及国王有一座象征着他们的统治的圣城.无论是与埃及其他历史时期的王权相比较,还是与以以色列早期王权为代表的古代近东其他文明的王权相比较,阿玛纳宗教所揭示的王权思想是独树一帜的,也是空前绝后的.  相似文献   
102.
“道”这一概念,自《老子》以来,已成为道家哲学的学派判准与依归,但是此一概念,自《老子》而后,其内涵因着《老子》后学的不同发展,其概念内涵也有所不同。战国末期之黄老道家《鹖冠子》一般认为仍承袭着黄老道家之道论,但《鹖冠子》对于“道”的关注显然有一歧出之发展,这一歧出不仅在于对天道阴阳的重视,更在于将“道”置于“天”之下,“道”除了作为四时运行之规律、度量准则外,更有所谓地道、人道之说,“道”成为事物之“道”,甚至有“圣生道”之说的提出,说明了《鹖冠子》之于“道”,作为一黄老学者已将“道”返回经验事物之抽象理则,代之而起的是圣人之道、成鸠之道。  相似文献   
103.
过敏性皮肤病的皮损和瘙痒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关注其心理状态,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给予患者心理关怀,对患者家属进行教育才能最终达到改善或治疗疾病的目。  相似文献   
104.
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传统科学哲学的内在矛盾越来越尖锐,新的科学哲学传统的建立正处于探索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全面了解德国科学哲学的研究与发展状况,我们对德国柏林理工大学哲学系的汉斯·波塞尔(Hans Poser)(简称波)教授和德国自由大学哲学系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李文潮(简称李)先生进行了专访。问:英美科学哲学界普遍认为,科学哲学产生于孔德的实证主义,形成于逻辑经验主义,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波:一般认为科学哲学起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这是分析哲学的看法,分析哲学的典型特征是坚持经验主义传统,从经验主义中…  相似文献   
105.
从人际关系看人格--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cognitive-affective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简称CAPS)被视为是与大五人格理论齐名的一种人格理论。该文拟从个体外部的人际关系层面来阐述该理论,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然后,又从CAPS与其它人际关系理论的契合说明该理论是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最后,指出了CAPS的优点和局限性,并由此对人格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6.
郭丽娜  陈静 《宗教学研究》2006,1(4):128-134
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材料显示,巴黎外方传教会的形成是十七世纪罗马为了落实天主教远东本土化政策和力排葡萄牙远东保教权而采取的一系列努力行动的结果。虽然巴黎外方传教会在传教经费来源上与法国政府具有一定的资助关系,但就其本质而言,它首先是一个在组织上直属于罗马的传教团体(Association),而非宗教修会(Congrégation),其主要目的是协助传信部建立远东土著教会,因此巴黎外方传教会入华对天主教中国本土化过程曾经产生过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匡常修道长,字和阳,道号圆觉子,别号一?道人,是全真龙门派分支崂山金山派第二十一代玄裔。匡道长生前任青岛崂山太清宫住持,还身兼中国道教协会理事、山东省道教协会会长、青岛市道教协会会长、山东省政协委员、青岛市人大代表等职。匡老一生爱国爱教,精研丹道,传经讲学,弘扬武  相似文献   
108.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mmigrants to Canada between 1980 and 2001. It reveals that recent Chinese immigrants to Canada constitute a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group from those of former years. They are no longer a homogeneous group from the rural areas of Mainland China, but in fact citizens of 132 countries, speaking 100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dialects. This study also reveal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Chinese subgroups. Given Canada’s time dependent immigration selection procedures, these differences are rationalized on the basis of a proposed single and double selection theory.  相似文献   
109.
纪海英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06,29(1):225-227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学习和发展的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标志着其研究范式的转变:从新行为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本文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的五条基本原则,对他的社会认知理论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其主要的理论原则、论点,以及心理学构想不仅与社会建构主义思想一致,还与关于人类活动的行为主义的观点相对立。因此,对班杜拉研究成果的准确解释于教学、科研和学术成就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成败情境下不同目标取向学生内在动机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13名小学生为被试,设置成功和失败情境,考察三种成就目标取向学生内在动机的差异。结果发现:两种情境下,掌握目标的学生均有最高的内在动机;失败情境下,成绩接近目标学生的内在动机显著高于成绩回避目标的学生,但成功情境下,两种目标取向学生的内在动机没有显著差异;掌握目标学生在两种情境下的内在动机无显著差异;成绩接近和成绩回避目标学生在失败情境下的内在动机显著低于成功情境下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