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0篇 |
免费 | 69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6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32.
133.
134.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拿出实际行动,而行动是靠思想来指挥的,如果思想上存在着\"认识误区\",行动上就不可能动真格,更不可能取得实效.因此,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务之急是要消除那些直接影响人们行动的种种\"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35.
认知年老化与执行衰退假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认知年老化领域,执行衰退假说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理论。执行衰退假说在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实证研究中却存在很多困难,如执行功能的可分离性问题,执行功能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问题,以及执行功能与加工速度的关系问题。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焦点是:在行为学水平上,控制一般性因素(加工速度)后,执行功能是否仍对认知年老化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在神经水平上,执行(额叶)功能随龄的变化情况,以及在认知年老化过程中,额叶在大脑功能重组中扮演的角色。最终实现对认知年老化的理解,需要将认知功能与大脑结构联系起来;既看到广泛存在的共同的基本机制,又不能忽略不同认知结构的选择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从小三、初二、高二随机选择有效被试410名,探讨了中小学生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应的特点。结果发现:(1)中小学生对考试成败原因有不同的认知,年级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2)失败后的期望显著地高于成功情境,且极显著地认为失败的结果能改变。(3)成功后学生主要产生了感激、自豪与欣慰,失败后主要产生了内疚;成功后的情感反应更强烈。 相似文献
139.
通过两个实验对两种再认所涉及的心理机制及其与启动效应的关系进行探讨。实验一用高频字和低频字作实验材料,分别测量集中注意和分散注意条件下,两种再认的成绩。结果表明:学习阶段的注意分散使以提取为基础的再认成绩下降,对以熟悉性为基础的再认成绩没有影响。低频字以熟悉性为基础的再认优于高频字,但字频对以提取为基础的再认没有影响。实验二分别测量两种再认项目的补笔正确率。结果表明:以熟悉性为基础的再认的补笔正确率显著高于以提取为基础的再认的补笔正确率。据此可以推论:两种再认可能有不同的心理机制。以提取为基础的再认属于有意识记忆的范畴,以熟悉性为基础的再认属于无意识记忆的范畴。后者和启动效应的心理基础可能是共同的。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