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4篇 |
免费 | 180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13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94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85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5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为定量估计与提高基于时间分割的手写输入系统用户绩效 ,推导了用户绩效的静态与动态模型。实验一检验与修正了这两个模型 ,并获得整合模型。实验二证明该整合模型能对不同训练水平用户的绩效有较高的解释率。应用该整合模型发现 :当识别正确率RA、输入字数N为定值时 ,修改时间T、单字手写时间WT、分割时间ST、识别时间R这四个因素对任务完成时间D的影响大小次序为WT =ST =R >T ;当这四个因素为定值时 ,RA每提高 1% ,D至少节省 10 0 0ms。 相似文献
962.
963.
一般认为,决策群体的优势是能综合各个成员拥有的不完整信息,形成对所有决策备择方案的无偏差的认识,从而作出最佳选择。但“群体讨论中的有偏差信息取样模型’认为,群体在决策中往往表现出倾向于讨论两种信息:(1)各成员讨论前都拥有的信息;(2)支持成员在讨论前所偏好的信息。该实验通过模拟人员选拔决策形式的实验室实验,对这一模型的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群体选择了一开始受到大多数成员支持的候选人,而非实际的最佳人选;群体讨论非但未纠正,反而加强了成员对候选人原有的歪曲印象。 相似文献
964.
利他行为是指人们自愿付出一定代价做出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该研究以联结性-推理性评价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内隐和外显测量对利他行为的预测效度,研究以193名大学生为被试,将4种内隐利他测量方法和1种外显利他测量方法相结合,以自发性水平不同的3种利他行为为结果变量。结果发现,IAT和BIAT的信度和效度较好,BIAT尤其值得采用。内隐利他自我概念测量能有效地预测真实情境中自发性较高的捐助行为,外显测量则预测了意识控制下自我报告的利他行为。结果表明,只有内隐利他自我概念测量能预测真实情境中快速发生的利他行为。其作用是外显利他测量和内隐利他态度测量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965.
966.
967.
本工作研究了102例50—90岁成人的短时记忆,其中85例进行了较详细的体格检查。以22例20—25岁青年的记忆检查作为对照,结果看到: 1.在图片自由回忆、逻辑故事识记、数字广度识记三个项目上,记忆都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减退的明显趋势; 2.识记逻辑故事时,对中心意义的记忆减退较分节记忆减退缓慢,顺背数字的记忆广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小较其他项目都要缓慢,表明老年记忆减退有其特点; 3.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理性或老年性变化与记忆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968.
本研究总结了1112例神经症患者MMPI测查结果,探讨了神经症患者MMPI的模式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本症患者除K、Mf-f分外其余量表原始分均显著高于常模。以中国T分60为界,大部分神经症患者都表现在1、2、3、7量表上升高,两点编码模式为12/21、13/31、23/32或27/72型。其基本符合率和完全符合率在70%以上。本文还探讨了神经症各型的编码特点,它与临床表现相符。故作者认为MMPI对神经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评定和描述,可为本症的诊断和心理治疗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969.
970.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发散性思维的年龄差异以及“位置法”记忆训练对发散性思维的迁移作用。训练组为经过记忆训练的青年人24名,老年组20名,对照组为相匹配的青年人24名、老年人19名。结果表明:(1)在图形、符号、语义三方面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上,老年组均很显著地比青年组差。青年组的个别差异较大,老年组的更大,尤其是独特性。(2)青年训练组的图形流畅性、独特性及语义的独特性成绩显著优于其对照组,老年训练组图形的变通性有优于其对照组的趋势(P=.052),说明“位置法”记忆训练对发散性思维有一定的间接迁移作用,尤其是对青年人。(3)发散性思维与想象力、数字符号、训练前和训练后词的记忆以及图形的记忆成绩均有很显著正相关。而词汇成绩只与训练组两项发散性思维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