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6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prospective study examines which factors assessed in pregnancy predispose mothers to seeing their newborn crying more as a problem and to mor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response to excessive baby crying. A total of 2140 pregnant women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of which 1798 delivered a living singleton. Data was collected by means of a series of written questionnaires. The duration of the baby crying as well as the maternal reactions to the crying were assessed at a mean time of 1–2 months following delivery. The maternal reactions were related to several variables assessed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 Data was analysed by means of the method of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Four factors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reactions of mothers to newborn crying. These are: the duration of the crying, a first-born baby, a relatively high maternal age, and a relatively high score on ‘neuroticism’ in mothers. It was conclud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indicate to a certain degree which mothers of excessive crying babies are prone to report more impact of the crying or more mental health symptomatology. It might be worthwhile to offer those mothers some extra support in order to try to prevent the situation from becoming worse. © 199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2.
谐音型歇后语是汉语特殊的语汇表达形式, 对其加工常常需要通达后一语节的同音线索来完成语音、语义隐喻映射。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探讨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对谐音型歇后语加工的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 在高熟悉度条件下, 被试对语汇的加工策略取决于歇后语的同音线索类型。当后一语节为同音字时, 加工较为快速; 当后一语节为谐音字时, 通达歇后语隐喻意义的路径受阻。对熟悉度较高的谐音型歇后语进行加工, 语义通达表现出预存性; 在缺乏同音线索的条件下, 语料加工时间较长, 反应准确率较低, 支持概念隐喻模型和概念合成假说。而对熟悉度较低的歇后语进行加工, 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即时(on-line)策略, 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假说。实验2结果表明, 呈现“错误同音”线索对歇后语的加工形成干扰, 不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总的结果表明, 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影响谐音型歇后语的通达, 谐音歇后语加工需要同时激活语音和语义两条通道。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 辱虐管理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以探讨中国文化情境下辱虐管理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中介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采用多阶段-多来源的策略, 以93名主管和369名员工为对象, 通过多水平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对三阶段主管-员工配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主管的辱虐管理行为会通过心理契约破坏的中介作用, 对员工创造力产生间接的消极影响; 但该负向的间接关系的强度对高中庸思维者而言较弱。本研究有助于揭示辱虐管理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 研究结果对企业员工创造力及创新行为的管理实践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64.
Studies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 intoxication have reported mixed findings on whether it impairs eyewitness memory. Although the studi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investigated different questions and tested different variables, the findings of these studies collectively provide insight into mechanisms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that may explain the ambiguous findings of alcohol intoxication and eyewitness memory. In this commentary, we first describe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this Special Issue. We then discuss four mechanisms that could underlie those mixed findings (alcohol myopia, disinhibition, hypervigilance, and metacognitive processes at retrieval). Last, we address methodological issues that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ose ambiguous findings (i.e., alcohol intoxication levels, automatic processing of stimuli, sensitivity of dependent variables, and possible interactions with arousal)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相似文献   
65.
工作-家庭关系研究是组织与管理心理学中研究的热点议题,社会文化因素是工作-家庭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在分析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总结发现:个体主义文化下的员工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对等并且领域之间界限明晰,而集体主义文化下个体的工作-家庭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等,且员工的工作和家庭之间存在更多联结。如何在现有的工作-家庭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明晰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研究理论以及挖掘能够体现我国工作-家庭关系特征的研究主题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与任务。  相似文献   
66.
社会层面中的权威合法性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和管理实践者近来关注的重要问题。而社会公正的两个维度——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对权威合法性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提出社会阶层能调节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对权威合法性感知的交互作用,并通过实验室研究和情境启动两种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对低阶层者来说,无论是否程序公正,分配公正能显著提高个体的权威合法性感知;在分配公正和多得不公条件下,程序公正显著降低权威合法性感知。对高阶层者来说,分配公正能显著提高程序公正时的权威合法性感知;程序公正能显著提高分配公正时的权威合法性感知。研究结果启示社会管理者在推行依法治国时应针对不同阶层民众的思维方式采取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7.
该研究探讨了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关系,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和学校联结对该效应的调节效应。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732名青少年进行了研究,研究工具包括亲子关系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友谊质量量表、学校联结量表。结果表明:(1)友谊质量在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资本之间起中介作用,即亲子关系通过友谊质量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资本。(2)亲子关系通过友谊质量对青少年的心理资本的间接效应受学校联结的调节,且这种间接效应在低学校联结的青少年中更显著。本研究验证了家庭系统、同伴系统和学校系统对个人系统(心理资本)的联合作用,对青少年心理资本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使用眼动技术及模拟操作任务考察了图示写实性对飞机安全须知卡可理解性的影响。三组被试分别阅读写实照片、卡通插画、目标实物+其余图画的混合呈现等三种不同呈现形式的安全须知示意图,随后完成模拟操作任务。结果显示,混合组较写实组能更好地引导被试注意投放到与安全操作有关的关键区域上;混合组与写实组的模拟操作绩效均优于卡通组。基于上述结果,笔者建议使用"混合呈现方式"的飞机安全须知卡向乘客传递安全信息。  相似文献   
69.
不安全依恋者的注意偏向是指依恋焦虑和回避个体对依恋信息产生或趋近或回避的注意偏好, 这一注意偏好使得个体形成了处理与依恋对象关系的特殊认知机制:依恋回避个体偏好采用防御性机制, 倾向于回避对依恋信息的注意; 依恋焦虑个体偏好采用夸大性机制, 倾向于夸大威胁性信息, 因而会积极寻求与依恋对象的亲近。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情绪信息、痛觉感受和工作记忆三个方面; 加工阶段特征主要涉及P1、N1波等代表的注意自动加工和LPP波代表的注意控制加工; 脑网络上主要包括两个子网络, 即负责情绪评估的边缘系统和负责情绪调节的以前额叶为代表的神经网络。未来研究中更应该关注刺激物的生态效度, 检验依恋系统是否激活, 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阶段的关系, 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产生的分子遗传机制以及注意偏向的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70.
通过分析2004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发现过程,揭示假说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只有勤观察,多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才能揭示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