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社会心理学有着社会学和心理学两种取向。虽然多数时候相对独立发展, 但两者都对现代化带来的社会转型和变迁非常关注。社会学家从社会或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的变化两个方面对社会转型进行了大量研究, 前者主要涉及城市(镇)化、社会阶层、社会流动性、家庭结构等, 后者主要涉及中国体验、社会心态、群体心理、组织心理等。总体上, 现有研究显示, 现代社会个体主义上升, 同时许多传统集体主义价值在日渐式微。和心理学取向的研究相比, 社会学取向的研究具有这些特点:倾向于采用本位概念、质性研究方法, 特别关注中观群体心理, 关注政治和政策影响, 更具历史宏观视野等, 这些都是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期待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在未来的研究中能有更多的合作, 共同促进对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和中国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从人际吸引力和胜任力评价两个维度探讨大学生自谦归因对他人评价的影响。以120名大学生为样本,采用2*2的组间情景实验设计,让被试观测情景材料中不同胜任力水平个体的自谦归因后作出评价,研究发现,不同胜任力水平下大学生自谦归因对人际吸引力和胜任力评价上存在交互效应,当材料中大学生胜任力水平高时,自谦归因能提高大学生的人际吸引力。然而,当材料中大学生胜任力水平低时,自谦归因不仅不能提高人际吸引力,反而减少了他人对大学生的胜任力评价。  相似文献   
13.
荆伟  方俊明  赵微 《心理学报》2014,46(3):385-395
本文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在基线、一致和矛盾3种实验条件下考察感知觉线索和社会性线索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词语习得中的相对作用。行为数据结果表明, 此类儿童在矛盾条件下选择枯燥物体作为新异词语的所指对象, 这说明社会性线索较之于感知觉线索具有优势作用; 而他们在基线和一致条件下选择有趣物体作为新异词语的所指对象, 且一致条件的词语习得成绩优于基线条件, 这说明社会性线索较之于感知觉线索具有促进作用。眼动数据结果表明, 此类儿童在脸部注视模式和视线追随行为上与普通儿童存在差异。这说明, 虽然社会性线索在此类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词语习得中具有相同的相对作用, 但他们获取社会性信息的方式与普通儿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结核病的防治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尽管在现阶段结核病防治中已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在今后结核病防治中还需要进一步做到重视社会宣传教育,加强家庭督导作用,强化对流动人口中DOTS策略的实施,力争医疗保险参与防治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研制新疫苗等,从而降低我国疫情,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帛书<黄帝四经>作者提出"道生法"的观念,为其案法而治的主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帛书"道生法"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而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提出"执道者生法"的主张,对立法之君进行限制.帛书"道生法"思想的理论归趋则是实现法制下的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所谓以人为本 ,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学内涵 ,一是强调以人为本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需要 ,同时更要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本源、主体与核心 ,使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发展、参与发展 ;二是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处理好生态环境中的利益问题 ,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是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应当协调一致 ,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中医的科学属性近年来备受争论,从辩证哲学、科学观念、中医的人文哲学特色等角度剖析中医的哲学内涵和科学隶属,澄清观念,得出结论,中医本身就是一门人文与科学交融的古代科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互融互动,合而不同,新世纪发展中医的认识观需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有关冲动性消费行为研究的文献众多,但难以从内在联系上进行统一。最近,利用提升调节点对冲动性消费行为内在机制的揭示是该领域的一个突破,从而有望把一些相关文献统一起来。作者介绍了冲动性消费行为内在过程;综述了用于冲动性消费行为内在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从内在机制这个角度对有关冲动性消费行为文献进行评述。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冲动性消费行为内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利用调节点等相关理论,特别是调节适应理论对冲动性消费行为内在机制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余樱  景奉杰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0):1663-1669
随着全民关注幸福的时代到来, 享乐适应理论作为研究幸福的钥匙, 引起了多学科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从享乐适应的内涵、与幸福感的关系、发生机制、减缓方式出发进行文献梳理与评述, 接着重点探讨享乐适应理论在消费行为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以期为个体提升幸福感及企业通过提升消费者与员工的幸福感来强化他们对企业的正面认知提供帮助。未来应不断扩展享乐适应理论的应用范围, 重点关注各领域中变动的主体及形式对享乐适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4~6岁儿童的游戏行为、社会技能和学习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幼儿的游戏行为发展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游戏行为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影响作用大于社会技能对游戏行为的影响作用,同时,游戏中的亲社会行为对幼儿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破坏、退缩行为对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的形成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