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94篇
  2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医药产业、市场与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能否增进人类的福祉,可能有因人而已的答案.在这种背景下,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医药产业疯狂进步与扩张是以人为中心的还是以利益为中心的,医学的人类关怀为中心的道德准则是否受到商业利益的影响.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指出医学应当在新形势结合本民族对福祉的理解保持为人服务的本质.  相似文献   
242.
王静  霍涌泉  宋佩佩  张心怡  杨双娇  柏洋 《心理学报》2019,51(11):1281-1290
心理建设思想是孙中山革命和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目前, 学术界对孙中山的思想在哲学、政治、文化等领域, 做了较多研究, 而从心理学视角的探索还较少。孙中山非常重视人的心理对社会政治的巨大作用, 强调心理建设对于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心理建设在他的革命与建国方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知难行易”的命题, 强调了科学认知的艰难和重要性, 体现了孙中山独特的知行观。突出了心理建设在革命与建设中的核心价值和引领作用, 主张心理建设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相联系。在当今时代中, 孙中山的心理建设思想依旧熠熠生辉, 他的奋斗精神、思路与方法已经成为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3.
为探讨暴力暴露、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负性自动思维及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选取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两所高校共600名大一至大四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暴力暴露问卷、网络攻击行为量表、自动思维问卷及自我控制问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暴力暴露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间接地通过负性自动思维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产生作用;(2)自我控制在暴力暴露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在低自我控制水平下,暴力暴露能显著的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而在高自我控制水平下,暴力暴露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4.
行为社会政策是基于人的行为特点而设计, 使用“助推”作为政策工具来执行的社会政策。它是行为科学在社会政策范畴的应用, 其原理在于洞察人们做选择时的行为偏好, 以隐性且非明显经济刺激的方式谋求公众利益。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出发, 基于自愿性和信息性的统一, 可将行为社会政策中的助推策略分为增加策略、减少策略和转换策略; 三大策略被用于再住院率、儿童健康、社区养老、入学资助、就业问题、器官移植和精准扶贫等民生领域, 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提高公共福利。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和技术, 助推并非万能, 需要政策制定者对症下药、精确识别、权衡使用, 规避“行为官僚”, 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45.
周浩  盛欣怡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1980-1987
在中国高权力距离文化背景下, 员工对于建言大多抱有观望的心态, 管理者向下属征求建言可能是破解员工建言难题的关键所在。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基于沟通要素模型, 提出管理者征求建言在形式与内容上存在差异。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进一步提出, 管理者的权力距离、变革氛围感知、管理者自我效能通过征求建言意向的中介作用影响征求建言, 而变革氛围感知、管理者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会影响管理者征求建言的形式与内容。对管理者征求建言的分析, 从关注员工开口说转变为关注管理者开口问, 为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建言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46.
Past studies suggest that managers and educators often consider negative feedback as a motivator for individuals to think about their shortcomings and improve their work, but delivering negative feedback does not always achieve desired results. The present study, based on incremental theory, employed an intervention method to activate the belief that a particular ability could be improved after negative feedback. Three experiments teste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n negative self-relevant emotion. Study 1 indicated conveying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ability reduced negative self-relevant emotion after negative feedback. Study 2 tested whether activating the sense of possible improvement in the ability could reduce negative self-relevant emotion. Results indicated activating the belief that ability could be improved reduced negative self-relevant emotion after failure, but delivering emo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lone did not yield the same effect. Study 3 extended the results by affirming the effort participants made in doing the test, and found the affirmation reduced negative self-relevant emotion. Collectively, the findings indicated focusing on the belief that the ability could be improved in the future can reduce negative self-relevant emotion after negative feedback.  相似文献   
247.
本研究通过分析任务态fMRI下相关脑区激活及功能连接的条件间差异以揭示CIEM神经基础并为心理模型更新及记忆提取失败假说提供更多证据。结果发现, 更正条件的推理分显著高于控制条件, 存在CIEM。编码阶段左颞中回在更正条件下的激活显著弱于控制条件, 提取阶段更正条件下额中回及前扣带回激活更弱、额中回与中央前回的功能连接更强。结果提示上述脑区可能参与了CIEM的形成, 并从神经层面提供了心理模型更新和记忆提取失败假说可能解释了CIEM形成的不同阶段的证据。  相似文献   
248.
重复知盲是在快速系列视觉呈现任务中对第二个重复刺激的加工缺陷。以汉语中反义字和成语为实验材料,采用全部报告任务,探讨刺激的语义关联性对重复知盲的影响。实验1以汉语单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三水平(目标刺激之间的语义关系:无关、相同、相反)被试内设计,结果是重复字产生重复知盲效应,反义字产生语义启动效应。实验2以成语为材料,采用2(目标刺激之间的语义关系:相同、无关)×2(位置:前位置、后位置)设计,结果是语义关联性消解了重复知盲效应。结果表明:(1)反义字不产生重复知盲效应。(2)语义关联性消解成语中重复字的重复知盲效应。(3)实验结果支持竞争假设。  相似文献   
249.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通过参数设计考察了大脑加工面孔生命性时的神经电活动动态进程。结果显示:非生命性面孔比生命性面孔在中央顶区诱发了更大的LPP波幅;生命性和非生命性面孔诱发的LPP波幅均显著大于中间等级(60%)面孔,提示随生命性信息增强,LPP波幅呈“U”型变化。P1和N170未表现出面孔类别差异。结果表明LPP是探测面孔生命性加工的有效成分,支持面孔生命性加工位于面孔加工的晚期阶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250.
编制区分参照对象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检验其信度和效度.在文献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构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维度,编写问卷条目.先对385名被试实施初测,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再对766名被试实施再测,进行结构验证和信度检验.结果发现,区分参照对象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是包含价值选择和行为理念的两维结构,由19个条目组成.该问卷构想效度和信度良好.因此,区分参照对象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可以作为测量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