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lthough effective leaders are important for reducing employee stress during the COVID-19, limited studies have examined how follower behaviors can influence leader stress and well-being during the COVID-19. This study draws on defeat-entrapment theory to examine how followers' unclear demands during the COVID-19 consequently impact leaders' psychological states and well-being. We conducted a three-wave time-lagged investigation with a sample of 281 leader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found that followers' unclear demands could generate feelings of entrapment in leaders, leading to decreased levels of well-being outcomes in leaders. Importantly, we found that leaders who have higher levels of leadership responsibility during the COVID-19 are likely to feel trapped by followers' unclear demands. They are also likely to face higher levels of feelings of entrapment and impaired well-being compared with leaders who have lower levels of leadership responsibility.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and practices, as well a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52.
采用时距二分任务,探讨聋生在视觉通道的1s以下和1s以上时距知觉的特点。结果发现,在1s以下条件下,聋生时距判断准确性低于普通学生;聋生CNV峰值与LPCt波幅低于普通学生,CNV潜伏期短于普通学生,LPCt峰值潜伏期长于普通学生。在1s以上条件下,聋生时距判断准确性高于普通学生;聋生N1、P2、CNV与LPCt成分各项指标与普通学生均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听觉丧失损伤了聋生1s以下的时距记忆与决策过程,支持了普遍缺陷假设;但听觉丧失未对聋生1s以上时距加工产生显著影响,支持了感觉补偿机制。因此,时距长度在听觉丧失对视觉时距知觉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为时间认知的分段综合模型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53.
张宝山  金豆  马梦佳  徐冉 《心理学报》2022,54(8):951-963
随着年龄的增长, 对老年人的消极刻板印象和医疗决策逐渐成为了与老年群体越来越相关的两个概念。在此背景下, 很有必要系统地探讨消极刻板印象对老年人医疗决策的效应及其机制。本研究以158名老年人为被试,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消极刻板印象、归因偏差和老年人医疗决策质量间的关系。实验1结果发现, 消极刻板印象负向影响老年人的医疗决策质量, 同时, 归因偏差在刻板印象对老年人医疗决策质量的效应中起到中介作用。实验2结果表明, 减少归因偏差的干预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刻板印象对医疗决策质量的消极效应。本研究对理解刻板印象效应机制、缓解刻板印象消极效应、以及改善老年人医疗决策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4.
基于自我调节学习模型的视角,探究正念对高中生学习倦怠的影响,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问卷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调查863名高中生。结果表明:(1)正念对高中生学习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正念通过未来时间洞察力与生命意义感的独立中介作用及未来时间洞察力与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习倦怠。因此,正念可以负向预测高中生学习倦怠,提升未来时间洞察力与生命意义感可以缓解高中生学习倦怠,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5.
章哲明  金盛华  吴嵩  周翔 《心理学报》2013,45(4):453-465
过去社会困境的领导研究大多都以被试作为领导, 发现贴上领导标签后, 被试倾向于拿取更多的公共资源, 从而有碍公共利益的实现。本研究指出, 如果领导的背叛行为能够使群体成员表现出自我节制行为的话, 那么设置领导则有可能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研究通过三个实验, 考察领导与普通群体成员不同的行为方式以及领导的产生方式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 并检验公平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解释力。研究结果表明, 领导表现出背叛行为时, 被试表现出更多的自我节制行为; 指派领导及外群体选举领导背叛时, 被试表现出更多的自我节制行为, 验证了社会认同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6.
ABSTRACT

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has been proven to b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source memory. However, it is unclear whether different types of source information would be consistently enhanced when an item is self-referentially processed. In two experiments, the authors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the self (compared with other-referencing and semantic processing) as well as learning intention (incidental/intentional learning) on memory for two types of source information (spatial location and colour) that differ in the amount of cognitive resources they require to be encoded in memory. Results show that self-referencing has enhanced memory for spatial location of words whatever this information is learned intentionally or incidentally, whereas it cannot facilitate memory for the colour of words under the intentional learning condition, nor can it under the incidental condi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is beneficial in memory improvement but not all-powerful, a source self-reference effect is subject to source information type.  相似文献   
57.
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是指人们在经历了严重的压力性生活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 由于对抗压力所引起心理的积极变化。本研究对国外创伤后成长进行归纳概括, 论述了促进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 如人格特质、社会支持、益处寻求和意义建构。此外, 归纳了基于不同视角的PTG模型, 提出了促进PTG的干预策略, 针对PTG实证研究中某些相关变量的测量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未来应着重于开展具备多个评估点的纵向研究, 建构适用于不同人群的PTG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基于文化智力理论与社会认同理论探讨了主流文化认同、自尊在文化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采用文化智力量表、主流文化认同量表、自尊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648名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自尊是文化智力与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2)主流文化认同是文化智力与少数民族预科生自尊的中介变量,因此,主流文化认同和自尊在文化智力与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这表明主流文化认同和自尊是影响文化智力与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重要内因,研究结论对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9.
以往研究发现宗教信仰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据此研究者提出“信仰-亲社会假设”试图证实两者的因果关系。本文主要从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及心理机制三个方面对信仰影响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和评述。在研究早期, 研究者主要考察宗教信仰的归属身份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而近年来, 研究者则越来越关注信仰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信仰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受到信仰程度、文化背景、信仰认知和信仰取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需要有效控制宗教信仰身份对亲社会测量的影响, 明确宗教信仰的操作性定义并改进相关的测量指标, 关注精神性的作用机制、“信仰-亲社会假设”的跨文化效应以及信仰概念对非宗教信仰群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靳宇倡  王冠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9):1647-1657
道德动机是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具有道德意义和行为的内在动因。在解释道德动机的各种理论中, 道德动机模型(Model of Moral Motive, MMM)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理论。该模型透过一个新颖的视角, 强调趋避两种动机调节方式在自我、他人和群体背景下产生的道德动机。通过对MMM模型综合性的分析, 并且横向比较了道德基础理论(MFT)和行为/结果双系统模型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道德理论, 挖掘出了MMM模型的比较优势, 如强调利他、聚焦于自我的道德动机、群体道德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等。由于MMM模型是基于西方道德观提出的, 未来的研究重点应着重于西方道德动机的心理与脑机制与国人的异同以及文化差异对道德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