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员工高质量的建议是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然而, 以往研究主要聚焦在员工的“建言参与”和“建言数量”上, 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员工的建言质量如何?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 分别从员工建言质量的内涵、测量、前因机制的角度构建一个关于员工建言质量的系统研究。研究一基于扎根理论, 探讨员工建言质量的内涵与结构, 开发员工建言质量的测量工具; 研究二是基于内隐建言理论, 从个体和团队两个层面探讨员工与领导的批判性思维对员工建言质量的影响机制。理论贡献在于推动员工建言质量的理论构建, 拓展批判性思维理论、内隐建言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2.
采用回忆书写、视频和阅读书写范式启动敬畏,考察了敬畏与亲环境行为意向的关系。结果显示,相较于中性控制组,敬畏情绪回忆书写组(实验1)、视频启动组(实验2)和阅读书写组(实验3)的亲环境行为意向更高。结果表明,敬畏有助于促进个体的亲环境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403.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抽象道德概念的空间形象性效应, 以及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对该效应的影响机制及其加工进程。实验1检验词对空间位置对道德词对语义判断(反义程度)所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符合空间形象性呈现条件(即道德-下, 不道德-上)诱发了较大的N400, 并且词对语义判断的反应时较长; 实验2检验词对语义的反义程度对道德词对空间形象性判断所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语义无关词对诱发了较大的N200和N700, 并且词对空间形象性判断的反应时较长。研究结果表明, 抽象道德概念的加工能够表现出空间形象性效应, 该效应由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共同塑造, 前者在概念加工过程中优先被激活并发挥持久影响, 后者仅在概念加工的中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04.
不平等问题是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应对的首要挑战,也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障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为缓解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新近研究发现,即使客观上AI决策具有公平性和准确性,个体仍可能对AI决策的公平感知较低。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AI决策公平感知的影响因素。然而,目前研究较为分散,呈现出研究范式不统一、理论不清晰和机制未厘清等特征。这既不利于跨学科的研究对话,也不利于研究者和实践者对AI决策公平感知形成系统性理解。基于此,通过系统的梳理,现有研究可以划分为两类:(1) AI单一决策的公平感知研究,主要聚焦于AI特征和个体特征如何影响个体对AI决策的公平感知;(2) AI-人类二元决策的公平感知研究,主要聚焦于对比个体对AI决策与人类决策公平感知的差异。在上述梳理基础上,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AI决策公平感知的情绪影响机制等方向。  相似文献   
405.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个体未来自杀意图、自杀行为以及长期心理障碍等问题的重要风险因素,了解能够预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持续或停止的因素有助于为该行为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新视角。基于Nock的整合理论模型,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持续或停止具有预测作用的因素主要集中于生理机制、个人特质(情绪与认知、人格因素等)和社会因素(同伴因素、家庭因素等)三方面。未来相关研究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测量技术,拓展被试群体和研究领域来探究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展进程具有预测作用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并深入探究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06.
为考察父母忽视与青少年短视频过度使用的关系,并探索正念与自我控制的多重中介机制,选取1015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父母忽视、自我控制、正念和短视频过度使用的测量。结果表明:(1)父母忽视与短视频过度使用呈显著正相关。(2)自我控制在父母忽视与短视频过度使用间起中介作用,且正念和自我控制还在两者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07.
模糊规避是指在相同奖赏的情况下,决策者会偏好有精确概率的事件而不是从主观上判断具有相同模糊概率的事件。自从Ellsberg提出模糊规避的概念以来,模糊规避已在行为决策研究的多个领域得到广泛验证。本文梳理了近五十年来关于模糊规避的研究文献,系统分析了模糊规避的研究范式、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08.
本文认为,王宗传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开启了南宋以心解<易>的方向,他的这一解<易>思想体系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完成的:一方面,王宗传继承王弼的易学理路,发展了程氏易学随时从道的思想;另一方面,王宗传结合孟子的心性理论,将随时收归向内,以正心为追求,人心既正,发用于外,无不随时.王宗传强调随正,由此推动了义理易学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童溪易传>中"随时从道"到随吾心之"正"的转化,揭示其以心解<易>的理路.  相似文献   
409.
席洁  姜薇  张林军  舒华 《心理学报》2009,41(7):572-579
范畴性是言语知觉的一个显著特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汉语不同语音特征的范畴性知觉特点及其发展模式迄今为止还很少有研究涉及。本研究利用语音合成的方法分别改变辅音的送气/不送气特征和声调的基频曲线,生成语音刺激连续体,采用范畴性知觉的经典研究范式探讨了汉语正常成人被试嗓音启动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和声调范畴性知觉的特点及不同年龄儿童的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成人被试对VOT和声调的知觉是范畴性的;(2)对于汉语声调特征,6岁儿童已经具有类似成人的范畴性知觉能力;而在VOT这一维度上,范畴知觉能力随着年龄发展不断精细化,但7岁儿童也尚未达到成年人的敏感程度,说明汉语VOT和声调这两个不同的语音特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10.
将200例老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进行CRI、SDSS、GAF等量表评定.6个月后,两组在大体功能、生活满意度、应对方式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认知行为治疗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症病人的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