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2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动物创造力既有重要的生态和进化意义,也为人类创造力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启发。文章首先概括了近年学者们对动物创造力的定义;其次介绍了动物创造力理论的变化;重点总结了影响动物创造力的内部因素,分别是动物的探索性、新异恐惧、学习能力和坚持性,随后针对动物创造力不同脑区及相关神经递质的研究进行了展开讨论,并对动物创造力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2.
采用Posner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线索实验范式,材料为1~9的阿拉伯数字(不包括5),以判断目标数字是否大于5为任务,考察视觉选择性注意中的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对注意缺陷型多动障碍儿童(ADHD)数字加工距离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内源性和外源性注意条件下,正常儿童在数字判断加工任务中的反应时短于ADHD儿童;(2)内源性有效线索提示条件下,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均表现出显著的数字距离效应;而无效线索提示条件下,ADHD儿童的大小数字距离效应均不明显,正常儿童仍然表现出显著的数字距离效应;(3)外源性有效线索提示条件下,ADHD儿童的小数字距离效应显著,但大数字距离效应不明显,正常儿童则表现出显著的大小数字距离效应;而无效线索提示条件下,只有正常儿童表现出显著的数字距离效应,ADHD儿童的数字距离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3.
以全国24013名10~15岁儿童青少年为对象,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够正向预测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2)权威型教养方式能够正向预测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独裁型与纵容型教养方式能够负向预测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显著,其中,权威型教养方式对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比对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儿童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促进作用更大,独裁型与纵容型教养方式对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比对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儿童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削弱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34.
理解他人是指推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以及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的心理加工。本研究采用常识问题任务,通过三个实验来考察成人理解他人的加工机制,提出并验证双加工模型。研究发现:第一,个体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提出并验证了双加工模型。第二,反馈作用会改变个体自我模拟所获得的自我信息,从而影响理解他人。第三,他人信息将影响自我对他人的推断预测,片面的他人信息会导致理解他人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135.
刘丽  李运  李力红  白学军 《心理学报》2014,46(10):1442-1453
采用经典前线索范式的变式, 通过100%有效的提示考察了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实验1要求被试在整个实验中只搜索一个固定颜色的目标, 但是通过在每个试次前对目标进行提示加强注意控制定势的强度。实验2通过在每个试次中变化要搜索的目标颜色使被试必须建立两个更强的注意控制定势。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和目标颜色相匹配的线索捕获了注意, 而和目标颜色无关的线索被抑制; 实验2的捕获效应和抑制效应都显著大于实验1; 对无关冲突线索和无关中性线索的注意抑制效应没有差异, 抑制效应显著小于捕获效应。研究表明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通过把注意从和目标不匹配的特征位置转移发挥作用, 支持注意转移假说; 对匹配线索的捕获和对无关线索的抑制运用了同一加工系统, 抑制作为捕获的附加产品出现, 两者都可以作为注意捕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6.
Integrating social comparison and social influence perspective within a social exchange theoretical framework, we examine how the exchange ideologies of employees and their coworkers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employees’ social exchanges. Drawing from social exchange theory, we hypothesize that the exchange ideology of a focal employee has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quality of his/her social exchange with the organization (i.e., felt oblig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his/her social exchange with a leader (i.e., leader–member exchange), both of which are related to task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we propose that a coworker close to the employee acts as a social referent and provides cues to exert influence on these relationships. U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374 (employee–coworker–manager) triads in Hong Kong, we find support for the aforementioned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a coworker’s exchange ideology.  相似文献   
137.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peripheral processing of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ELM) and the online/memory‐based processing of impression formation by analyzing the order and proportion effect of scene valence in broadcast news. A 2 (position of positive scenes: beginning and ending) × 3 (proportion of positive scenes: high, medium & low) between design (N = 158) experiment with political campaign broadcast news stories found evidence of central memory‐based processing,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common belief that central and online processing always concur. Four typologie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study's findings: central online processing, peripheral online processing, central memory‐based processing and peripheral memory‐based processing.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8.
李燕芳  刘丽君  吕莹  骆方  王耘 《心理学报》2015,47(7):914-927
以北京市40所幼儿园的336个班级的3430名儿童为被试, 构建多层线性模型, 分析亲子关系、班级师幼关系氛围对学龄前城市和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发现亲子冲突和班级师幼冲突氛围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内、外向问题行为; 班级师幼亲密和冲突氛围对城市儿童内向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相比流动儿童更大; 班级师幼冲突氛围对亲子冲突高的流动儿童的外向问题行为的消极作用降低, 高亲子亲密缓解了班级师幼冲突氛围对流动儿童内向问题行为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9.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三类刺激的经典oddball范式,以内隐的方式探讨内倾特质个体的自我参照加工程度效应及其神经机制。实验发现,在P2的波幅上,在电极前部、前中部和中部位置高自我相关的刺激比其它刺激诱发了更大的P2波幅。在P2的潜伏期上,在电极前部、中部、和中后部位置高自我相关的刺激比其它刺激诱发了更短的潜伏期。在N2的波幅上,高自我相关名字比其它刺激在左脑所诱发了更大的P2的波幅;对比内倾型被试,中间型被试的高自我相关名字比其它刺激诱发了更大的N2的波幅。在N2的潜伏期上,高自我相关的刺激在全脑都比其它刺激诱发了更短的N2潜伏期,且中后部电极位置的潜伏期最短;两类人格被试的高自我相关名字比其它刺激诱发了更短的N2潜伏期,但中间型人格被试的潜伏期最短。在P3平均波幅上,高自我相关的刺激在全脑都比其它刺激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其中中部脑区效应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内倾特质个体的自我参照加工具有程度效应,但对比中间型个体,内倾特质个体的自我参照加工的程度效应更弱。  相似文献   
140.
胡塞尔在人格存在论的基础上对价值论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进行质疑和反思.他认为,人格价值是绝对应当实现的价值,它超出了价值比较的范围,而且单从价值上规定意志也是不够的."我应当做什么"这个问题在根本上指向的是伦理人格的自身塑造和实现,其中心观念是绝对应当的义务观念.真正的伦理意志是一种把人格的整个生命转变为伦理生命的一种整体意志.在此基础上,胡塞尔提出了意志真理的概念,它意味着人格自我将其生命作为一个整体内在明察,并对一种可能最好的生活作出决断.总之,绝对应当包含两个方面,即绝对的人格价值和绝对的义务,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