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6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Guided by a microanalytic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we assessed parent, infant, and coparental behaviors during triadic interactions in 94 parents and their 5‐month‐old firstborn child. Relational behaviors in each family subsystem—mother‐infant, father‐infant, and coparenting—were microcoded.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infant temperament were self‐reported.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infants' behavior toward mother and father or in the time spent with each parent. Mothers' and fathers' relational behavior during parent‐infant episodes were generally comparable, yet mothers vocalized more and the latency to father's displaying positive affect was longer. Conditional probabilities indicated that under conditions of coparental mutuality, fathers showed more positive behaviors than mothers. Lag‐sequential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change in the infant's social focus between parents followed change in coparental behavior. Fathers' coparental mutuality was independently predicted by maternal behavior during mother‐child episodes, father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infant difficult temperament, whereas mothers' coparental mutuality was only linked with fathers' relational behavior.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including a microlevel perspective on the family system at the first stages of famil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52.
马欣然  任孝鹏  徐江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0):1551-1555
中国存在着集体主义的地区差异, 但学者对其内在动力机制尚未达成共识。我们认为儒家文化影响力的大小不容忽视, 受儒家文化影响越深的区域集体主义倾向越强。研究运用“亲亲性(loyalty/nepotism)”的内隐文化任务对来自27个省份的745名被试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南方人对朋友更优待, 内外群体的心理界限更明显, 集体主义倾向更强。并探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中心南迁对这一差异形成的影响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53.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友谊状态下,初中生的社会比较对认知与情感信任的影响,及两种信任在社会比较与亲密度变化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有效被试为522名(M=12.87岁, SD=0.67),开学初让被试提名一位最亲密朋友,期中考试后让其比较与该好友的成绩排名并评价对好友的认知与情感信任水平,随后重新评价该好友的亲密度。结果表明:在亲密朋友(第二次依旧为最亲密的朋友)中,向下比较的情感信任高于向上比较,社会比较不影响认知信任;在普通朋友(第二次亲密度降低的朋友)中,向上比较的认知和情感信任均高于向下比较;社会比较只通过认知信任影响亲密度变化(完全中介),即相比于向下比较,向上比较时的认知信任水平较高,从而更有利于维持友谊的亲密性。  相似文献   
254.
马珂  田喜洲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0):1636-1646
组织中的高质量联结(HQC)指工作中短期的积极互动关系。它能使交往双方体验到活力、积极关照与相互交融, 并具有高情感承载力、关系张力与联结力三个特征。目前, HQC已成为积极组织行为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它不仅对个体生理健康、工作态度、学习行为具有积极影响, 还能通过组织过程、高管团队的决策与张力、团队创新力作用于组织。而认知、情感和行为机制是构建与强化HQC的重要方法。未来HQC研究需要对其影响因素、构建与强化机制间关系做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255.
民族社会化觉察是指少数民族孩子对父母向他们传递的有关民族特征信息的认知。采用问卷调查、情境实验和故事补全任务考察景颇族初中生对母亲传递的民族社会化信息的觉察及特征。结果表明:(1)景颇族初中生觉察到的民族社会化信息包含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促使不信任和偏见准备; (2)景颇族初中生对不同信息的觉察存在差异, 对促进和睦的觉察显著多于文化社会化和偏见准备, 对促使不信任的觉察最少; (3)在冲突情境中, 有无偏见线索影响被试对偏见准备的觉察; (4)被试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存在性别差异, 女生更多地觉察到促进和睦, 男生更多地觉察到促使不信任。整个研究表明, 青少年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存在着文化差异, 与美国少数族裔青少年觉察到母亲偏重于传递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不同, 景颇族初中生觉察到母亲偏重于传递促进和睦。  相似文献   
256.
论护理学是医学中人文精神的主要承载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医学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对病人的关怀照顾是医学中人文关怀的主要体现,护理学作为医学的分支科学,是以女天赋的母性慈爱为基础,以对病人的关怀照顾为目的的学问,所以,护理学是医学中人文精神的主要承载者.  相似文献   
257.
通过中国古代绘画考试与最新发现成果一氧化氮(NO)之间内在关系的比较,探讨医学科研思路方法学的意义,比较两者的思维方法和发现过程,绘画考试与发现成果一氧化氮(NO)之间从方法学上观察具有共通之处.科学研究中学术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58.
现代医学教育中应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的统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中缺乏人文精神的养成,对人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理解。自然科学在崇尚客观与理性的同时可能忽视物质世界以外的精神世界,而单纯的人文学也可能走向狭隘和极端化,自然科学与人文学应在互制互利下统一。医学生教育阶段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十分有利于帮助他们在未来工作中明确科学研究的正确价值取向,正确处理好人与科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发病群体多为5岁以后的儿童,主要临床表现是多动、冲动,注意力无法集中,对一项任务不能够有规划进行下去,而且脾气暴躁、易怒.近年来.心理学界、神经科学界和教育学界等对ADHD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概括性地介绍了ADHD病症的基本特征,目前对于患者脑机制损害的研究,并从药理学和行为学等方面讨论了ADHD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60.
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建档工作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心理普查和建档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心理普查和建档的目的、资料内容的构成、科学性与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能否筛查出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者、结果的保密性和使用,以及投入与产出的问题等等,以期引起各方对此的深入思考,并科学地对待心理普查和建档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