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6篇
  53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从个体情绪波动到社会经济兴衰,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气象因素对人类行为的重要影响。本研究提出大数据时代下, 基于情境营销理论的气象营销新概念。通过识别动态气象环境中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有影响的气象因素, 提出和验证“气象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这一逻辑链条的影响机制。研究主要围绕情境营销的气象因素影响、气象因素对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机制、气象因素影响消费者行为机制下的营销策略三个主要问题展开讨论。预期研究成果将进一步延伸和丰富现有情境营销理论, 同时对环境消费心理学也是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社会变迁导致的文化、心理与行为变化及其相互建构已经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社会变迁研究通常涉及和变迁相关的时间效应、时代效应以及和变迁无关的年龄效应。在考察变迁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时,常用的研究设计有跨时间比较、跨代际比较、跨地区比较(历史重构)等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传统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和现代的时间序列分析(比如交叉滞后相关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由于每一种设计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和可操作性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可能,最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以寻求基于不同方法的聚合证据。  相似文献   
93.
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安徽、天津的培训机构中的401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以组织支持感作为中介变量,以积极心理资本作为调节变量,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探讨了职场排斥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职场排斥对员工的建言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职场排斥水平越高,其建言行为水平越低。(2)组织支持感在职场排斥与建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职场排斥通过组织支持感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3)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受到积极心理资本的调节,积极心理资本会增强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4.
生命意义(Meaning in life)指人们对自己生命中的目的、目标的认识和追求,主要包括意义存在(Presence of Meaning)和意义追求(Search for Meaning)两个维度。生命意义缺失(Absence of Meaning)指个体缺乏生活的目标、对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感的感知。意义缺失的体验一方面会带来焦虑、抑郁等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将激发起个体强烈的重构意义的动机,引导人们进行意义追求。未来研究应增加对生命意义的获取和提升、意义缺失的原因、含义与结构、意义追求的动机和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95.
生存优势效应指对学习材料进行“生存加工”,其提取正确率最高。研究者试图用主题加工、一致性效应、情绪加工和自然选择等理论对生存优势效应进行解释。研究发现主题加工、一致性效应和情绪加工不足以说明生存优势现象,自然选择理论似乎可以更好地对此加以解释,但目前自然选择理论尚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支持。文章结合已有研究具体分析了最近的未来研究应该关注的焦点问题,例如,自然选择理论的直接证明,并对直接证明的方案等进行了尝试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96.
<正> 情绪活动和某些生理机能或心理过程的关系很久以来就已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外科手术前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其相应的生理机能的变化,也曾受到注意。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进行针麻手术,他的情绪状态对针麻过程及其效果的作用如何,这种情绪状态和某些心理、生理机能有什么联系?这是针麻临床上和理论上应予探讨的问题之一。本工作试图综合分析患者的情绪状态和与之伴随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以探讨  相似文献   
97.
知觉与行为的分离现象最早是从临床病例中发现的,以后研究者在正常人身上利用错觉实验范式继续探索该现象,并由此发展了4个模型进行解释。其中,计划-控制模型得到了众多实验事实的支持。该模型认为:行为分为计划和控制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立的加工模块,每个模块使用不同的视觉表征;错觉影响计划阶段,但是不影响在线控制阶段。本文重点回顾了动态错觉效应对计划-控制模型的实验验证,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98.
探讨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对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可有效缓解老年人抑郁症状;(2)对个体而言,家庭支持是较稳定的支持来源,受个体年龄和健康水平的影响较小,而朋友支持变动较大,随年龄增长和健康水平的下降,朋友支持逐渐减少;(3)社会支持对不可完全自理老年人抑郁水平的解释率高于对可完全自理老年人抑郁水平的解释率;(4)对于生活可完全自理的老人,朋友支持比家庭支持有更大的预测作用,而对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家庭支持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99.
回忆准备就绪程度的判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采用 3× 3× 2 (年龄 ,材料 ,性别 )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按照学习成绩好、中、差分层随机选取小二、初二、大二被试各 18名 ,其中男女各半 ,选用三种不同的实验材料 ,对被试回忆准备就绪程度的判断发展进行了实验研究 ,得到结论如下 :回忆准备就绪程度的判断准确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回忆准备就绪程度的判断的发展总体上与材料难度无关 ;回忆准备就绪程度的判断发展总体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回忆准备就绪程度的判断水平与记忆成绩之间有较高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0.
自我调控泛指目标-导向行为, 是自我的核心功能之一。最近十几年有研究者将工作记忆能力(working memory capacity, WMC)的概念引入到对自我调控的研究中, 结果发现, 自我调控与WMC依赖的是共同的资源, WMC在注意调控、思维抑制、情绪调节以及冲动抑制等自我调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的研究应加强社会、认知和神经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 进一步探究自我调控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