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64篇
  6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产业组织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卫生经济的发展需要借鉴它的手段和方法,需要研究医疗卫生产业组织的相关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建立和发展,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再造,都离不开医疗卫生产业组织研究.市场,特别是非完全竞争的医疗服务市场,它的市场结构、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是卫生政策能够发生应有效力的作用点.  相似文献   
62.
"竹林七贤"名号之流传与东晋中前期政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林七贤"之名号,自史学大家陈寅恪提出是东晋士人比附佛教内典而成,并非历史事实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本文仔细爬梳了有关史料,指出最早记载"竹林七贤"名号的是出自西晋末期、至迟是两晋之交时期的<魏纪>.而其在流传过程中引发的种种争议,与东晋初期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陈郡谢氏三大家族的矛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
提取练习比建构概念图更有利于记忆保持和迁移的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议。依据认知负荷的3个成分,设计两个实验探究前期知识水平与策略复杂性对以上两种学习策略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前期知识水平的主效应不显著,但是与学习策略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提取练习策略条件下,高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与低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在记忆保持和迁移上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建构概念图策略条件下,高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在记忆保持和迁移上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低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2)当降低概念图的难度后,被试使用建构部分概念图策略产生的认知负荷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相比显著降低,并且其在学习阶段学习到的知识量显著地高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的结果,但是在最终测试上,其记忆保持与迁移的正确率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并没有显著差异,策略的复杂性增加了学习者的额外负荷,但是对策略有效性的发挥却不具有决定性影响。以上结果说明提取练习策略之所以比建构概念图策略更具优势,不是因为其策略本身更易掌握,而是因为其与建构概念图策略相比不受学习者前期知识水平的影响。这意味着认知负荷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提取练习在记忆保持与迁移中产生优势效应的内部机制,并进一步证实提取练习与精细编码不同,具有独特的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64.
应该注重培训年轻医生在临床中学会应用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这对于诊断、治疗、科研、创新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可避免片面性、盲目性,减少医源性偏差与失误,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一般通过三种思维方式即理论、工程及评价思维思考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检查方法、诊疗思路、预后和转归,最终达到预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 辱虐管理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以探讨中国文化情境下辱虐管理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中介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采用多阶段-多来源的策略, 以93名主管和369名员工为对象, 通过多水平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对三阶段主管-员工配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主管的辱虐管理行为会通过心理契约破坏的中介作用, 对员工创造力产生间接的消极影响; 但该负向的间接关系的强度对高中庸思维者而言较弱。本研究有助于揭示辱虐管理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 研究结果对企业员工创造力及创新行为的管理实践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66.
马冰  杨蓉  杜旌  马贵梅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1):2381-2394
企业往往在员工管理和组织创新上处于“两难困境”——难以提供稳定工作但又不得不依赖员工实现组织创新, 这就使得研究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企业员工遭遇不同环境威胁带来的工作不安全感时, 创新行为存在差异。本文在威胁焦点下深化工作不安全感概念, 并基于“以变量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思路, 探讨其对创新行为的差异化影响过程。首先, 结合环境威胁来源与主观感知, 把工作不安全感分为岗位焦点工作不安全感和人员焦点工作不安全感两个维度, 并将编制测量量表。其次, 期望运用纵向研究设计, 通过分析多时点的员工-主管配对数据, 基于情境调节焦点和工作激情的链式中介作用, 来揭示岗位焦点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的负向影响, 以及人员焦点工作不安全感对创新行为的倒U型影响。最后, 将采取“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思路, 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讨工作不安全感潜在类型及其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推进工作不安全感的概念和效用研究, 也为企业如何有效促进创新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7.

医疗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汇聚与标注,同时也引发了医疗大数据及其标注标准如何统一的问题。从AI发展对医疗大数据需求出发,指出建立医疗大数据统一标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当前医疗AI技术的开发过程缺乏数据统一标准和临床共识,提出“以开放换取共识”的医疗大数据平台方案——素问系统,实现“算法工程师开发技术—临床医生编辑知识—伦理专家监控伦理”的一体化AI生产流程。最后,以素问系统中第一个开源项目——医学知识图谱,作为大数据抽取标准知识的案例,解析了如何以开放换取共识,让AI技术专家与临床专家共同打造可落地的医疗AI技术。

  相似文献   
68.
谐音型歇后语是汉语特殊的语汇表达形式, 对其加工常常需要通达后一语节的同音线索来完成语音、语义隐喻映射。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探讨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对谐音型歇后语加工的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 在高熟悉度条件下, 被试对语汇的加工策略取决于歇后语的同音线索类型。当后一语节为同音字时, 加工较为快速; 当后一语节为谐音字时, 通达歇后语隐喻意义的路径受阻。对熟悉度较高的谐音型歇后语进行加工, 语义通达表现出预存性; 在缺乏同音线索的条件下, 语料加工时间较长, 反应准确率较低, 支持概念隐喻模型和概念合成假说。而对熟悉度较低的歇后语进行加工, 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即时(on-line)策略, 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假说。实验2结果表明, 呈现“错误同音”线索对歇后语的加工形成干扰, 不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总的结果表明, 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影响谐音型歇后语的通达, 谐音歇后语加工需要同时激活语音和语义两条通道。  相似文献   
69.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以“医患关系”为关键词,分析近年来传播学视域的医患关系研究议题与进程,发现医患关系研究出现从“媒介”到“人”的研究转向。其中以“媒介”为中心的医患关系视角注重医患关系的媒介呈现和媒介宣传,以“人”为中心的医患关系视角注重媒介使用与医患信任建构、媒介与患者健康意向行为关系及新型医患沟通模式分析。同时,探讨提升中国社会的医患关系研究路径,提出未来研究更应注重制度和文化等语境,跳出实证主义范式以及单一的“医−患”二元视角,以推动医患关系研究的均衡与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   
70.
In the kibbutz today, there are no ideological or economic barriers to prevent a couple from deciding to divorce. Both husband and wife are assured continued economic security and equal opportunities for co-parenting, thus reducing fears of disruption in the daily contact with the children. In spite of these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marital breakups in the kibbutz are less frequent than in the larger cities in Israel.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at a time when a stronger and more intensive family life has gained legitimacy within the kibbutz structure, there is a marked tendency toward a rise in the rate of divorce.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he variations in the frequency of divorce within the kibbutz framework.The authors express appreciation to Esther Mivtzari, a psychologist on the staff of the Kibbutz Child and Family Clinic and a member of the religious kibbutz Ein-Tzurim, for assistance in gathering data on divorce in the religious kibbitz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