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1篇 |
免费 | 86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62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01.
Yuqian Li Shu Dai Xiaoguang Zhou Kaipeng He Xinyi Sun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2024,23(2):929-938
Globalization has been the catalyst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decades. However, the phenomenon has recently been severely challenged by a wave of deglobalization. Within this new tre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US) and China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from various fields because of the two countries' significance in the world economy. In this study, we focus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which is highly relevant to globalization, and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US universities, including country image, cultural openness, consumer animosity and perceived quality. In particular, we distinguish between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animosity and test their different impacts on students' attitu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he US's image positively influences attitudes towards the country's universities thanks to the mediation of perceived quality. Moreover, cultural openness and cognitive animosity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attitudes, whereas affective animosity exerts a negative impact on attitudes. The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02.
马克思《资本论》的历史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卡奇在反思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道路时,谈到了他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这一理解:"任何人若幻想靠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广泛深入的认识来一劳永逸地掌握自然和社会的现象,就必然要从生动的辩证法重新陷入机械的僵化状态,从全面的唯物主义重新陷入唯心主义的片面性.马克思的学说辩证唯物主义,必须每日每时地在实践中重新领会和掌握." 相似文献
503.
贺来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2008,3(2):267-281
In order to deepen the studies on the philosophy of practice, it is essential to explore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Marx's
philosophy of practice. Marx's philosophy of practice is rooted in the problem of modernity and the separ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and “societal community” in the modern context is the basic background of Marx's practical philosophy. It is
the basic interest of Marx's philosophy of practice to find a way to end this separation via critique of civil society. Therefore,
Marx's philosophy of practice has a clear significance, which manifest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one is “liberation politics,”
and the other, “the regulatory mode of the socio-political institution.”
Translated by Zhang Lin from Zhexue Yanjiu 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 2007, (1): 3–10 相似文献
504.
505.
本文对明代高僧智旭编撰的《净土十要》中的净土信心论作了全面的论述,指出《净土十要》从天台、华严的心性论出发,建立了净土信心论的立足点。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大乘佛教菩萨道信仰、因缘果报论、以及破斥狂禅偏见等等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论证净土信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净土信心论体系。这样的体系的建立,对清以后中国佛教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6.
"公平"、"大乐"、"无灾"的太平世道是《太平经》描述的理想社会。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太平经》阐发了"三合相通"、"承负"、"乐生"、"好善"等思想,要求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持天地万物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要诚信友爱,体现了道教有关个人身心、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07.
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怎样恰当地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上的重要差别?“分工说”和“情境说”的解释都是不充分的;把恩格斯视为“第一提琴手”的观点妨碍了客观地看待这种差别;马克思思想的总体取向及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意义上谈论马克思学说同达尔文进化论的相关性,表明马克思并未像恩格斯那样肯定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长期合作亦不能排除彼此误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08.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是理解和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将幸福确定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使关于幸福的讨论成为一门显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积极心理学采用较为完善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但是目前的研究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幸福是一个复杂且主观的概念,不同文化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对于幸福的研究带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因此在研究幸福的过程中,必须关涉文化。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蕴含了丰富的幸福理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道家幸福观进行梳理和阐发对幸福研究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09.
基于国内外器官移植供体的来源、捐献的同意原则、器官的获取与分配、法律基础、供体的死亡标准这五大方面的对比,总结了器官移植发达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闪光点。完善我国的器官捐献立法可以考虑从扩大器官移植供体来源、引进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柔性推定同意模式”、加快推进具有更高法律效力的“器官移植法”的出台并将脑死亡写入法案,以及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沟通能力的器官移植协调员等多方面出发,以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510.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探讨文本阅读中事件持续时间对情景模型更新的影响。实验1探讨不同的事件持续时间对情景模型更新进程的影响。结果发现,情景模型的更新受到事件持续时间的影响;实验2探讨在不同的事件持续时间条件下,情景模型的更新符合动态观还是静态观,结果支持了情景模型更新的动态观。该研究表明,事件持续时间与时间转换大小之间的关系对情景模型的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情景模型的更新符合动态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