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决策过程中参照点效应研究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参照点效应”概念,对决策者的认知编码和信息整合方式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并对传统的理性决策理论提出了挑战。近年来,关于参照点效应的研究也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文章系统阐述了参照点效应的相关概念和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参照点效应未来研究的4个趋势:日益重视多重参照点效应的研究、开始关注动态决策中的参照点变化机制、重视群体决策过程中的参照点效应研究、注重在现实决策任务中验证和发展参照点效应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03.
组织学习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协调博弈原理为基础,系统分析了组织学习中微观个体层面和宏观组织层面的学习动力性质和相互关系,尝试提出了刻画宏观组织层面学习动力状态的理论和方法,并据此建立了协调组织学习动力的三维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104.
何向阳  钟毅平 《心理科学》2007,30(6):1457-1459,1452
纯粹接触效应是指个体接触一个刺激的次数越频繁,个体对该刺激就越喜欢的现象。本文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刺激的呈现次数与位置对纯粹接触效应的影响。实验1讨论了纯粹接触效应与刺激呈现次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刺激的偏好程度和再认成绩在不同的刺激呈现次数水平上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2讨论了纯粹接触效应与刺激呈现位置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呈现位置上刺激的偏好程度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再认成绩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5.
Before and during the times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 the concept of friendship had very different implications. This paper compares Confucius’ with Aristotle’s thoughts on friendship from two perspectives: xin 信 (fidelity, faithfulness) and le 乐 (joy). The Analects emphasizes the xin as the basis of friendship. Aristotle holds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friends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m are three types of friendship. In the friendship for the sake of pleasure, there is no xin; in the legal form of friendship for the sake of utility, xin is guaranteed by law; and in the moral form of friendship for the sake of utility, xin is guaranteed by morality; in the friendship for the sake of virtue, xi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Both thinkers believe friends can bring joy to human life. According to Confucius, it is the joy of rendao 仁道 (benevolence), whereas for Aristotle, it is the joy of Reason. There are many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he commonalities reveal some inner links between Confucian rendao and Aristotelian Reason. It seems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endao and Reason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ral reason and logical reas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is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two masters’ ethics, politics and philosophy. Translated from Lunlixue Yanjiu 伦理学研究 (Research in Ethics), 2006, (1): 47–52  相似文献   
106.
性别刻板印象是在继种族刻板印象之后,逐渐受到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内隐联想测量法来探讨大学生性别一学科刻板印象的加工模式,采用3×2×2的三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内隐和外显的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出现了实验分离现象。三个不同的内隐测量组的被试均不同程度认为男女性在学习文科时能力相当,学习理科方面则男性明显优于女性。但在外显测试中被试们却认为两者在学习文理科时无差异。结论:内隐性别一学科刻板印象更倾向于一种自动化加工,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省时省力加工模式。而外显性别一学科刻板印象趋向于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相结合,是一种“自下而上”、“三思而答”的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107.
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影响的问题。被试为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初二的学生 2 2 0名 ,其中男生 10 4人 ,女生 116人 ,年龄 13~ 14岁。由于国外已有研究的结果并不统一 ,研究的方法也缺乏生态化效度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教学现场实验 ,运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刺激来诱发学生愉快—难过情绪 ,以探索在教学情境中学生情绪状态对其创造性影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学生在愉快情绪状态下的创造性总体发挥水平显著高于难过情绪状态 (t=2 0 2 5 ,p =0 0 4 5 ) ,且主要体现在流畅性和变通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8.
文本阅读过程中信息的协调性整合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莫雷  王瑞明  何先友 《心理学报》2003,35(6):743-752
采用移动窗口阅读技术探讨文本阅读中信息的协调性整合问题。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120名。实验材料按照主 人公特征与其目标句行为的关系总体上分为一致与恢复一致两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两个目标句,出现在不同位置。实验1主 要探讨阅读过程中背景信息的激活与协调性整合的性质与特点,实验2主要探讨阅读过程工作记忆中前后信息的协调性整合 问题。采用相关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个目标句的阅读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通过共振激活的背景信息,还是保留 在工作记忆的文本信息,如果与新进入的文本信息有局部的不协调,那么就会产生协调性整合,整合的结果不仅维持了文本的连 贯,而且将相关的信息建构成整体的信息块  相似文献   
109.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近年来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的一个短期咨询学派,它是一种以正向目标解决导向的咨询模式。该文介绍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模式的起源背景及此模式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并对其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10.
《易经》与“心理分析”——重访爱诺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以爱诺思的易经研究及富有特色的《周易》译本.作为一个例子,来反映《易经》对心理分析的彤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