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本草问答》为清末唐荣川所撰,其倡导中西医汇通,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早期代表人之一。该书重在理论探讨,是唐荣川与学生围绕中医药理论中某一类药物或某些共性问题,以问答体裁进行讨论,其精华不在“本草”二字,而在这一问一答中尽显淋漓,包涵了传统中医药理论、西洋格致之学以及唐氏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融会贯通,颇具启发,引用传统的阴阳五行、形色气味、取类比象等学说,探导出药物之“真性能”。就书中关于中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物理学的妙解互证做出总结,以期促进中医药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12.
妥善处理十对矛盾,稳步推进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 ,国务院批转了国务院体改办、国家计委、卫生部等 8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标志着新世纪中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意见》指出 :“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系群众身体健康 ,涉及多方面利益调整 ,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密切相关 ,是一项十分重要又相当复杂的工作”。要求各地、各单位要认真学习 ,从实际出发 ,精心组织 ,积极稳定推进。通过认真学习 ,我们充分认识到在改革开放进到关键时期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形势下 ,深刻改革城镇医药卫生体制 ,力争… 相似文献
213.
安乐死立法的条件分析--兼评"安乐死暂行条例(草案)(建议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峻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0,21(4):37-39
安乐死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我国 ,自 80年代以来 ,安乐死的讨论、调查和研究逐步深入。在此进程中 ,尤其是自“汉中案件”以后 ,安乐死的立法问题几乎成为所有讨论、调查和研究的最后聚焦点或最后的理论归宿。“安乐死暂行条例 (草案 ) (建议稿 )”的提出[1] (以下简称“草案”) ,在安乐死立法问题上 ,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草案”实际上代表着目前在安乐死立法问题上的一种主流意见。在这种主流意见 (不一定就是“草案”本身 )被立法机关采纳之前 ,应该有更冷静的思考和分析 ,应当促使安乐死问题有一个更深入… 相似文献
214.
为探究情绪与职业数量对不同职业生涯延迟满足个体职业决策过程的可能潜在影响,分别对40名高、低职业生涯延迟满足倾向的大学生被试诱发正、负性情绪并完成信息板技术模拟的职业决策任务。结果显示:1)高延迟满足个体的搜索深度和搜索模式显著大于低延迟满足个体;2)不同延迟满足的个体在正性情绪或低职业数量条件下都表现出更好的搜索深度和搜索模式;3)在不同情绪及职业数量条件下,高延迟满足个体在不同职业属性间的搜索更多。职业生涯延迟满足倾向作为与未来规划密切联系的概念,揭示了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对其职业决策过程可能存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5.
采用语义差异法编制心理疾病污名语义差异量表,用于测量外显污名,并用语义差异量表的词对作为单类内隐联想测验的材料,测量内隐污名,用这两类材料研究外显污名与内隐污名的结构及关系。结果表明:外显污名的三维度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χ2/df=2.99, RMSEA=0.075, CFI=0.918, TLI=0.902);内隐污名的三维度模型也具有良好的拟合度(χ2/df=2.272, RMSEA=0.071, CFI=0.857, TLI=0.833),且与外显污名的结构相同,都由认知评价、情感体验、行为反应三维度构成;心理疾病污名的外显认知评价与内隐认知评价存在显著相关(r=0.436),外显污名与内隐污名的其它维度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16.
在经典的空间—效价一致性范式的基础上,控制向上或向下看的动作趋向及幅度大小,探讨身体动作趋势对空间—效价一致性效应的影响。实验一分别在屏幕上方视野或下方视野进行词汇道德效价的判断。结果表明,在屏幕的上方视野和屏幕的下方视野不道德词汇都出现了空间—效价一致性效应,而道德词汇只在下方视野出现了一致性效应。实验二将注视点居于屏幕中央,改变词汇上下位置之间垂直距离的大小。发现在小间距条件下出现了显著的一致性效应,但是在大间距条件下一致性效应消失。综合两个实验表明,道德词的空间—效价一致性效应同时受到概念隐喻和极性相关的影响,当空间极性不明显时,概念隐喻的影响较大,而空间位置极性较明显时,空间位置极性会掩盖概念隐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7.
探究工作对家庭的增益影响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过程机制。采用纵向设计对76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时间点1测查人口学变量和工作对家庭的增益,时间点2测查职业认同和工作满意度。结果发现:(1)工作对家庭的增益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工作满意度;(2)职业认同在工作对家庭的增益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性别对此中介过程的前半段路径具有调节作用,表现为男教师的工作对家庭的增益对职业认同的预测效力更高。结果表明:工作对家庭的增益显著影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职业认同在此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且这一中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18.
219.
实验以中日166名4、5岁幼儿为被试(其中中国幼儿84名,日本幼儿82名),采用故事法比较了中日幼儿在故事情境中的自我调控反应。结果表明:(1)中日幼儿自我调控的反应方式因交往对象的不同表现出了差异。在幼儿与成人的矛盾情境中,日本幼儿比中国幼儿表现出了更多的自我抑制反应,在幼儿与同伴的矛盾情境中,日本幼儿比中国幼儿表现出了更多的自我主张反应;不论在幼儿与成人的矛盾情境中还是在幼儿与同伴的矛盾情境中,中国幼儿都比日本幼儿表现出了更多的依赖成人反应。(2)中日幼儿自我调控的反应方式因情境类型的不同没有表现出差异。不论在幼儿与同伴的矛盾情境中,还是在幼儿与同伴的非矛盾情境中,日本幼儿比中国幼儿表现出了更多的自我主张反应,中国幼儿比日本幼儿表现出了更多的依赖成人和冲动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220.
N.哈特曼伦理学的主要问题是设法为伦理学重新奠基。通过把道德基础问题拔高为伦理学最重要的问题并实际地转换为价值问题,抱持并深化柏拉图主义基本观点,兼采经验主义伦理学的实质内容,广泛综合和深刻批判传统伦理资源,将伦理奠基于价值之上,N.哈特曼试图为伦理学奠定一个伦理与价值、形式与内容、绝对性与有效性兼具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