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2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329篇 |
专业分类
14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102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80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95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8篇 |
1977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69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几种色光呈现条件下人眼红、绿光感受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阈值法探讨了人眼在红、橙、绿、蓝4种色光适应条件下红、绿光感受性的变化及机制。结果表明:当背景及目标均为稳光时,在不同的背景光条件下,人眼554nm(绿)及656nm(红)光感受性的变化显示了明显的感觉颉抗性效应,且不受色觉适应的影响;如果所呈现的背景光是稳态光,目标先是闪烁光,除辨别是现在554nm背景光上的656nm(红)目标,在其余条件下,均未发现颜色感觉颉抗效应;如果背景光是闪烁光,目标光为稳态光时,在不同的背景光条件下,人眼对554nm(绿)及656nm(红)波长的辨别结果有感觉颉抗效应存在,并且辨别感受性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探讨了身体正直及倾斜不同角度(0°—90°)的定位。结果表明:(1)在暗室排除视觉的条件下,身体正直姿势的定位平均误差值在1.2°—1.61°范围;在亮室有视觉参与条件下,平均误差值为0.88°、不超过1°。(2)在暗室排除视觉条件下,“语言一身体”条件的各个角度定位的准确性最差,其次是“视觉—身体”条件,“身体—身体”条件的结果最好。这种情况表明,身体角度定位明显受信息的传入方式及信息转换和输出的难易程度的影响,相同感觉道在信息传入、处理和输出上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实验材料是取样规则不同的两组(有限制组和无限制组)矩阵图形和离散度不同的两组(大离散度组和小离散度组)矩阵图形。每个图形以两种速度及在三个距离上呈现。被试者的任务是从比较图形中再认出先前呈现的那个图形。结果表明:被试者再认无限制组图形的成绩优于有限制组的成绩,小离散度组的成绩也优于大离散度组的成绩。速度因素对辨认的影响大于距离因素的影响。由取样规则所带来的关系参数和离散度这个物理的参数可用于预测图形辨认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就其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而论,可以说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对人的本质及其实现问题的研究。这当然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就曾从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角度对此进行过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The respondents were 30 foreign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6 each from Japan, Korea, the Philippines, Taiwan, and Thailand), and 6 host national (American) students, balanced for sex. The subjects identified their 5 best friends, and the 5 people with whom they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The subjects were then presented with a list of 15 activities, and identified a preferred companion for each of the situations. The data were used to test a functional model of the academic sojourn, which predicts that foreign students will belong to three social networks, in descending order of salience: a) a conational network whose function is to affirm and express the culture of origin; b) a network with host nationals, whose function is the instrumental facilitation of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aspirations; and c) a multinational network whose main function is recreational.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predicted differential function, and salience hierarchy of these three social networks, and reconciled previous conflicting reports regarding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foreign students. 相似文献
17.
Lloyd G Humphreys Pang-Chieh Lin Allen Fleishma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1976,10(1):42-58
Data consisting of 79 cognitive measures from Project TALENT for 100,000 white and black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been analyzed for possible race by sex interactions. Control variables included geographical area, grade in high school, and socio-economic class. Race by sex interactions are largest when socioeconomic class is controlled and are highly related to the size of the main effect of sex as well. White boys and girls differ more than black boys and girls whether the overall sex difference favors males or females. Sex by grade and, to a lesser extent, sex by area interactions were also moderately large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size of the main effect of sex. Since there are no consistent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main effects, and since the measures producing sex differences also tend to produce the interac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sex differences and the interactions with sex share the same cause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results and those of Jensen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19.
社会比较作为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诸多方面产生影响,但对于社会比较如何影响不诚实行为以及归因反馈在其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在3项实验中操纵了不同方向的能力社会比较,探讨其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研究1)以及归因反馈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2)。结果发现:(1)相比于向下比较和无比较,向上比较会增加个体的不诚实行为;(2)归因反馈调节上述影响:向上比较后,相比于给予能力反馈,给予努力反馈可以减少个体的不诚实行为。本研究拓展了社会比较后效研究,对如何减少社会比较引起的不诚实行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同一个道德决策情景使用外语(相比母语)呈现时,个体会表现出更强的功利性倾向,即道德外语效应。随着研究的深入,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运用元分析方法首次探讨了语言类型(母语vs.外语)对道德判断中功利性倾向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的调节变量。通过文献检索及梳理,共有19篇文献46个独立样本97个效应量符合元分析标准(N=9672)。结果显示存在较小但稳定的道德外语效应(g=0.23);调节效应分析表明,道德外语效应受故事类型的影响,在个人道德两难故事中存在较小但稳定的外语效应(g=0.32),但在非个人道德两难故事(g=0.11)与日常道德评价故事中(g=0.12)不存在外语效应;非个人道德两难故事中的外语效应受记分方式的影响,多点记分在该故事类型下存在效应(g=0.27),二点记分不存在效应(g=0.05);性别和语系类型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这些结果表明语言类型对个体面对道德困境时的选择倾向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道德故事类型和记分方式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