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3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Aim: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clients' perceptions of microaggressions varied based on their own and the therapist's race/ethnicity and whether or not they would be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rapy and if the working alliance would mediate this effect. Method: The study utilised a cross‐sectional, retrospective, methodology. Cli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a large university counselling centre in the United States (N=232 clients and 29 therapists). Results: Neither clients' race/ethnicity, therapists’ race/ethnicity, nor client‐therapist ethnic matching predicted perceptions of microaggressions. Clients' ratings of microaggressions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however, this effect was mediated by clients' ratings of the working alliance. Implications: Therapist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cultural messages they may be conveying to both white and racial/ethnic minority clients. Therapists should develop strategie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a general therapeutic approach that promotes discussions about culture with their clients and, most importantly, should attend to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92.
"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有其自身的理论根源."以人为本"不同于"以民为本",因为"民"是"人"的大多数,但"民"并不等同于"人",不能以以民为本代替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宽泛.与以人为本相反的原则是以物为本.以人为本最初本来是为了反对以物为本的管理原则提出来的.因此,以人为本的提法有其确切的含义,不能用别的提法笼统地加以取代.提出并肯定以人为本,同提出并肯定人道主义、人性、人权、人权的普遍性、人学等概念一样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3.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创口引流技术,其操作方便,应用简单,在临床各个科室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作者介绍了这一新的引流技术的发展历史、技术原理及临床应用情况。并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创新特点和创新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94.
"阴阳辨证"是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本文较深入地分析了"阴阳辨证"理论的优缺点,并依托太极拳的训练理念和方法,首次提出了针对短跑训练的建议和设想。研究表明:对于复杂的人体运动系统,传统的"阴阳辨证"理论对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位于大都市城乡结合部的S市D教会是农民工占多数的教会。调查表明该会信徒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其经济状况特点是临时工合同工自谋生计者占多数,收入低于该市平均水平。参加教会活动对其经济活动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基督教信仰对其经济道德和诚信度有正面意义。同时宗教信仰对处于经济不确定性风险中的信徒有明显的慰藉功能。文章认为D教会并未出现如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与经济发展间的促进作用。城乡结合部民工教会信徒经济水平的提高仍有赖于非宗教因素的推动。  相似文献   
96.
中国传统不信基督教的上帝,但信仰别的超自然神力,各种救世主在这里都可以有它的市场,而且不缺乏孳生邪教土壤。所以在中国传播无神论和全面认识宗教的影响,仍是这个国家沉重长远的任务。从公民有信仰自由的权利来看,宗教的发达繁荣,无可厚非;但从全民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角度来看,不能不认为是科学教育与无神论宣传的失败。一个时期以来,科学的普及远不如宗教迷信的扩散有力,而且不时遇到以维护宗教政策为由,限制对宗教阴暗面的揭露与批评。其结果是反而会毁了宗教。特别是今日在金钱的腐蚀下,宗教信仰也在变质,成了利润机器,无神论者当然更不应该为之隐晦。作为科学家发言,并非代表政府,只能着眼于是非,更不可丢掉是非。  相似文献   
97.
环形模型:整合人格研究的一种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形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具有系统有序的相关模式的一组变量的取向,它可作为研究思路、形成待检验的理论假设、分析方法、检验其他结构的法则网络系统,具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数学属性,是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工具。人际环形模型对于人际特质结构的探讨,对人际相关心理结构的检验,以及对于人际行为的描述和预测,都有其独特的效力,是以五因素人格特质模型为代表的因素模型的一个重要互补且兼容的模型。本文就人际环形模型的理论与实践背景加以介绍,并用人际形容词量表(IAS-R)的实证数据来演示环形模型的分析和检验过程,从而对环形模型的数学属性及其分析检验方式加以阐释。最后论述了该模型对于传统人际评价的理解以及本土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王阳明认为乐是心之本体,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欣合和畅。乐的境界就是无论在何种艰难境遇中都能保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儒者胸怀;亦保持着"无入而不自得"的超然和畅的气象。孔颜真乐不仅是王阳明追寻的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亦在他追求的人生过程之中。王阳明将真乐置放在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生意之中,在不同的层次,展现出不同的类型人生之乐。真乐是对人生之乐的提升和超越。真乐亦存在于人生的种种忧虑当中,王阳明以乐化忧,忧中更能体悟和彰显乐。  相似文献   
99.
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纷纷在国家和地区层面进行大规模的教育评估。在大尺度教育评估中,如何向政府、管理者和公众报告学生表现是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报告学生表现有多种方式,领域分数作为管理者和公众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分数报告工具之一,在近些年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因此也成为了大型教育评价项目的必然选择。文中将介绍群体领域分数的起源和定义,并重点介绍群体领域分数的估计方法和相关研究,最后对未来开展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探讨观点采择与共情倾向对高中教师共情反应的影响,164名高中教师完成了人际反应指数量表,并在三种不同的观点采择指导语下完成共情反应问卷。结果表明:(1)观点采择通过指导语操作检验有效;(2)情感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显著高于认知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认知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显著高于技术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3)情感观点采择通过共情倾向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共情反应产生影响,认知观点采择通过共情倾向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共情反应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