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378篇
  11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共情中包含情绪和认知两种加工过程,二者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机制。其中情绪共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从婴儿期直到成年期呈现下降趋势,到老年阶段有所上升,呈现出U形发展轨迹。其发展可能是由于镜像神经元储存的共享表征日益丰富和精细。认知共情发展相对较晚,从出生直到成年期呈现上升趋势,在老年阶段逐渐下降,呈现倒U形的发展轨迹。其发展是随着颞顶联合区和前额叶皮层成熟、个体区分自我他人和抑制自我中心能力增强而逐渐发展的。只有分别考察两个成分的发展才能了解共情发展的本质和机制。  相似文献   
232.
Employees inherently have concerns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speaking up, and this is particularly notable for employees with high power distance orientation (PDO). Drawing on ideas from the dual‐pathway model of mood and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we propose that activated negative mood and group voice climate can synergistically facilitate high‐PDO employees' voice behaviors. Using a sample from 305 real‐estate sales agents in 66 work groups in Taiwan, we examined the joint moderating effects of activated negative mood and group voice climate on employees' two forms of voice behavior. Our results show that PDO ha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promotive voice but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prohibitive voice. Nevertheless, our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situation where both activated negative mood and group voice climate were high, PDO no longer ha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promotive voice, and even ha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prohibitive voic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theoretical insights for the voice literature and offer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facilitating opinion expression in organisations.  相似文献   
233.
冥想(meditation)是一些综合性的心理和行为训练, 它有助于个体建立一种特殊的注意机制, 达到心理上的整体提升。心理学目前对冥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冥想的脑机制及冥想的功能(心理恢复、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常使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有量表和EEG、fMRI、SPECT等仪器设备。未来的冥想研究应该在进一步规范冥想训练技术的基础上, 侧重于各种冥想技术的比较并对冥想结果开展长期的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234.
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研究探讨了四个年龄阶段12种具体情绪感受频率和四种情绪调节方式(评价忽视、表情抑制、评价重视、表情宣泄)使用频率及其发展趋势.334名初中、高中、大学本科、成年被试填写了本研究的具体情绪量表(DES-IV)和情绪调节方式问卷.结果表明(1)四个年龄阶段在12种具体情绪感受频率的顺序上基本一致,快乐和兴趣较多,内疚和羞愧较多.(2)正情绪调节以重视和宣泄为主,负情绪以忽视和抑制为主.原因调节多于反应调节.(3)成年之后,惊奇、羞愧、厌恶、悲伤、内疚有下降的发展趋势,负情绪的忽视和抑制、正情绪抑制也有增强的发展趋势.(4)情绪和情绪调节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本文对社会文化因素在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中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35.
消费决策中的羊群行为是消费市场上的一种典型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消费者模仿他人进行消费决策的行为.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逐步揭示了消费决策中羊群行为的产生根源.实验1研究表明,消费决策中的羊群行为是消费者利用一致性启发式或能力启发式加工信息的结果.实验2通过内隐联想测验进一步研究表明,个体使用两种启发式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大众和专家的刻板印象:他们总是认为大众和专家的决策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36.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对全国 1 3所大学共 2 0 0 7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 )在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压力感的主要来源依次有学业压力、学校环境压力、情绪压力、择业压力和人际压力 ,大都是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2 )从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年级发展趋势看 ,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压力感均高于一、四年级 ;(3 )女生在择业和学业压力感方面高于男生 ,男生在家庭、恋爱、身体健康、适应和挫折方面的压力感高于女生 ;(4)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在家庭、择业和学校环境方面的压力感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 ;(5)在家庭、择业、学校环境和学业压力感方面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237.
抑郁症的内表现型:快感缺失及其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感缺失,指的是体验快乐的能力下降,广泛出现在抑郁症中,但同时也是其他如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虽然快感缺失在精神病理学上非常重要,但较少受到研究重视。文章探讨了抑郁症和快感缺失的关系以及快感缺失个体的大脑奖励系统受损的神经机制,同时介绍了快感缺失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期待性和消费性两种损害类型以及研究所用的主客观测量方法。指出快感缺失作为抑郁症最有可能的内表现型及其对疾病发展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深入。  相似文献   
238.
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60,自引:4,他引:60  
使用攻击和被攻击者相互作用的实验图片,随机抽取大学本科生90名,采用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社会认知的无意识或内隐成分。结果表明:1.加工类型对被试的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有不同的影响,即出现了实验性分离;2.内隐态度是可以测量的,且明显影响被试的社会判断  相似文献   
239.
黄发杰  孟迎芳  严颖 《心理学报》2020,52(5):572-583
以往研究关于提取阶段的干扰是否会影响内隐记忆存在着异义,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源于所采用的内隐记忆测验类型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学习-测验范式,通过4个实验,分别考察了提取干扰对识别式知觉内隐测验、识别式概念内隐测验、产生式知觉内隐测验和产生式概念内隐测验的影响,以期对提取干扰和内隐记忆之间的关系有着更全面的了解。结果表明:(1)词汇判断任务(识别式知觉)和语义分类任务(识别式概念)的启动效应在提取干扰下消失了,(2)而产生式词汇判断任务(产生式知觉)和产生式语义分类任务(产生式概念)在提取干扰下仍发现了明显的启动效应,但与无干扰条件相比,启动效应量也有着明显的减少。由此可见,不同类型的内隐记忆都会受到提取干扰的影响,相比于产生式启动,识别式启动更容易受到提取干扰的破坏。  相似文献   
240.
周衡  何华  于薇  王爱君  张明 《心理学报》2020,52(7):823-834
声音诱发闪光错觉(sound-induced flash illusion, SiFI)是一种听觉占主导性的多感觉整合现象,即当视觉闪光伴随不相等数量的听觉声音在100 ms内相继或同时呈现时,个体会错觉性地知觉到视觉闪光的个数与听觉声音的数量相等。本研究分别将老年人群体和年轻人群体的声音诱发闪光错觉量(裂变错觉和融合错觉)与全脑的静息态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进行相关分析,考察老年人群体声音诱发闪光错觉效应与大脑静息状态自发活动区域的关系。结果发现,无论是裂变错觉还是融合错觉,老年人声音诱发闪光错觉均增大。对于裂变错觉,老年人的错觉量与内侧前额叶皮层的自发活动呈显著正相关;对于融合错觉,老年人的错觉量与额下回、额中回和颞下回的自发活动呈显著正相关,与枕上回和舌回的自发活动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结果表明,老年人声音诱发闪光错觉量增大的原因与大脑中多个脑区的静息态自发活动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