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 老年人的跨期选择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关于跨期选择的年老化研究尚存分歧:有研究发现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偏好未来获得更大收益; 也有研究发现老年人的选择偏好和年轻人一样, 甚至比年轻人更偏好近期收益。从时间表征和结果价值表征两个维度上的加工过程去分析其对老年人跨期选择的影响, 并进一步阐述认知、动机和情绪因素对两个维度加工过程的影响, 这对于理解当前老年人跨期选择领域研究的分歧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Effects of experience on fetal voice recogni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 The ability of human fetuses to recognize their own mother's voice was examined. Sixty term fetuses were assigned to one of two conditions during which they were exposed to a tape recording of their mother or a female stranger reading a passage. Voice stimuli were delivered through a loudspeaker held approximately 10 cm above the maternal abdomen and played at an average of 95 dB SPL. Each condition consisted of three 2-min periods: no stimulus, voice (mother or stranger), and no stimulus. Fetal heart rate increased in response to the mother's voice and decreased in response to the stranger's; both responses were sustained for 4 min. The finding of differential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a familiar versus a novel voice provides evidence that experience influences fetal voice processing. It supports an epigenetic model of speech perception, presuming an interaction between genetic expression of neural development and species-specific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3.
论非正常死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正常死亡”概念带模糊性、悖论性、封闭性和诡辩性,并不科学。现实的死亡率千差万别。中国内地自杀死亡率16.78/10万,事故死亡率57.91/10万,他杀死亡率2.33/10万,自然死亡率535.9/10万,一切原因死亡率612/10万。一切原因死亡率较港澳高,自杀与事故死亡率较港澳低。澳门的一切原因死亡率特低(165.0/10万),自杀死亡率特高(40.9/10万)。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追溯欧美和中国结核病疗养院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历史来探寻曾经风行百年的“疗养院疗法”.经考证,正是链霉素、异烟肼等杀菌药物的发明使得结核病疗养院成为历史的陈迹.结核病疗养院之兴衰表明:新的、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出现之后,旧的疗效差的疗法因此被淘汰,基于旧疗法的治疗机构亦随之过时.  相似文献   
15.
与已有研究着重考察如何识别客体导向性意图(动作以物理对象为目标, 而不涉及其他人)不同, 本研究对人们如何识别社会性意图(动作以指向社会主体为目标以影响对方的交互行为)进行了探讨。基于两交互主体在整体层面应遵循效用最大化的分析, 提出当A协助B达成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成本小于B单独实现该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成本时(简称为成本最小化信息), 其可被识别为具有社会性意图。通过在B面前设置栅栏的方法操纵成本最小化信息, 以指示不同意图类型的脑电μ抑制程度、对不同变化的敏感性(辨别力)为指标, 对该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 相比客体导向性意图的控制条件(即A将目标物苹果放置在石头前), 当A将目标物苹果放置在被栅栏挡住的B前, 其动作可减少B单独获取该苹果的动作成本, 即符合成本最小化条件时, μ的抑制程度更高(实验1), 且对结构改变(某两个动画中充当相同角色的智能体互换)的辨别力更强, 但对角色交换(某个动画中两个智能体的角色交换)的辨别力更弱(实验3a); 而当栅栏不存在时, 虽然A的运动路径与实验1相同, 但A将苹果放置在B前的成本大于B自身获取苹果的成本, 即不符合成本最小化条件, 条件间μ抑制的差异消失(实验2), 且对不同动作模式中变化的辨别相当(实验3b)。鉴于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性意图所诱发的μ抑制强于客体导向性意图, 且人们对存在社会性意图的两个智能体间的结构改变更容易辨别, 而对角色交换不敏感, 故上述结果揭示, 两个个体的行为是否满足成本最小化影响人们对动作意图的识别, 支持成本最小化信息是社会性意图识别线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眼动追踪技术因干扰性低、客观性强、获取数据丰富而准确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行为决策研究。通过操纵眼动过程, 可使决策结果按照预期的方向改变, 建立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因果链, 为决策的干预研究提供思路。基于外源性眼动操纵、注视追随操纵这两类研究, 介绍了行为决策领域眼动操纵的基本方法及原理、常见操纵指标、操纵效果, 并分析和讨论了不同操纵类别的优缺点。在实验设计中考虑决策者策略及偏好的差异, 结合计算建模等方法进一步丰富操纵指标和分析方法, 并将该方法的优势拓展到其它领域是眼动操纵研究未来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对1655名来自二孩家庭的青少年进行调查,以考察二孩家庭中父母偏爱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结果发现:(1)父母偏爱水平较低,且父亲偏爱和母亲偏爱不存在显著差异。(2)父母偏爱存在性别和出生次序差异,男孩报告父母更偏爱自己,女孩报告父母更偏爱同胞;头胎子女报告父亲更偏爱自己,母亲更偏爱同胞,二胎子女则相反。(3)父母偏爱对青少年抑郁有显著影响,且为U型曲线关系,即当父母偏爱同胞或中高程度偏爱自己时,青少年抑郁水平均较高;当父母较低程度偏爱自己时,青少年抑郁水平最低。说明二孩家庭中不存在严重的父母偏爱,但父母偏爱会对青少年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心理问题对肿瘤的发生、治疗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相关研究已经提示了大量证据,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本文笔者阐述了肿瘤心理学学科构建的必要性及意义;提出了肿瘤患者发病前心理因素的作用方式(慢性应激和触发作用)、发病后的最主要心理特征(安全感缺失)、心理支持的核心目标(帮助患者重获安全感);强调此时给予心理支持类似于是亟需修补的"短板";并引入了笔者实践和理论总结基础上形成的肿瘤患者心理支持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心理问题对肿瘤的发生、治疗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相关研究已经提示了大量证据,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本文笔者阐述了肿瘤心理学学科构建的必要性及意义;提出了肿瘤患者发病前心理因素的作用方式(慢性应激和触发作用)、发病后的最主要心理特征(安全感缺失)、心理支持的核心目标(帮助患者重获安全感);强调此时给予心理支持类似于是亟需修补的“短板”;并引入了笔者实践和理论总结基础上形成的肿瘤患者心理支持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伴随着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本文以“社会反馈”这一重要社会性信息为切入点,综述了抑郁症患者及抑郁倾向人群对社会反馈的体验、期待及情绪调节障碍的研究现状,发现抑郁个体对社会奖赏存在快感缺失,对社会排斥、社会拒绝等负性反馈表现出过敏化,对社会奖赏的期待降低,且可能存在情绪调节困难。目前此领域存在社会与非社会反馈神经机制的异同不清楚、异常脑区与社会反馈加工障碍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以及无法排除抑郁症患者和抑郁倾向人群存在不同社会反馈加工模式的可能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