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4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类型及对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我调节学习是一种学习者主动激励自己并积极使用适当的学习策略的学习,研究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和辨别分析法对316名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类型进行考察,探讨不同自我调节学习类型初中生的特点,分析自我调节学习类型对学习动机、焦虑、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分成综合发展型、均衡调节型和策略滞后型3种。(2)综合发展型初中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最高,策略滞后型初中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尤其是学习策略水平最低,而均衡调节型初中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处于综合发展型和策略滞后型之间。(3)自我调节学习类型对学习动机、焦虑、学习成绩有影响。  相似文献   
242.
本研究以Grandey的情绪调节模型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情绪劳动以及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828名中小学教师的有效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不同情绪感受的情绪劳动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存在差异;情绪劳动各维度既充当正负情绪均值差距(MN-P)影响职业倦怠各维度的部分中介变量,又充当正负情绪变异系数差距(CVN-P)影响去个性化或个人成就感的部分中介变量;表层行为、深层行为在正负情绪均值差距(MN-P)影响去个性化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受到性别的调节。  相似文献   
243.
索涛  冯廷勇  顾本柏  王会丽  李红 《心理学报》2011,43(12):1430-1440
“做效应(action effect)”是指决策中由“做(action)”与“不做(inaction)”行为引起的相同决策后果, 却诱发了不同强度的情绪体验。本研究使用ANSIE量表筛选了责任归因不同倾向的两类被试(极端内控者、极端外控者), 运用ERP技术, 在一项简单赌博实验任务中考察了这两类被试的“做效应”差异及其电生理证据, 旨在探讨责任归因对“做效应”的调控作用。行为结果表明, 无论结果输赢, 极端内控被试的“做”与“不做”行为结果诱发的情绪强度和责任感强度都没有差异, 而极端外控被试的“做”行为诱发的情绪强度和责任感强度都比“不做”行为诱发的明显大; 脑电结果表明, 在FRN和P300上, 极端内控被试的“做”与“不做”行为诱发的FRN和P300波幅之间都没有差异, 而极端外控被试的“做”行为诱发的这两种脑电成分波幅都比“不做”诱发的较大。简言之, “做效应”在极端内控被试身上表现不明显, 而在极端外控被试身上表现明显。“做效应”很可能是由于个体对不同行为导致的相同决策后果的责任归因不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44.
限制饮食是为了控制体重, 长期严格地控制进食的倾向。大量研究表明相对于非限制性饮食者, 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尤其是高能量或高美味食物线索存在认知偏向。这种偏向是基于一定的脑神经基础的如前额叶背内侧, 小脑等区域。未来研究应设置严格的筛选标准, 运用视觉odd-one-out和学习-再认实验范式, 重视认知神经机制的探讨, 开展中国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加工的认知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模型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45.
聋童执行功能发展:聋童与正常儿童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标准Dimensional Change Card Sort任务(DCCS),对76名智力正常的3~8岁聋童和78名3~5.5岁的正常儿童进行了对比测试,旨在考察聋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结果发现,3岁组的聋童和正常儿童在DCCS任务上的表现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正常儿童在4~4.5岁时进入一个迅速发展期,而聋童要在6岁时才有快速的发展,到7岁后才相当于正常儿童5岁的发展水平,大约滞后2年。研究认为,造成聋童执行功能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1)语言符号系统和聋童特有的符号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2)聋童可能存在计划和灵活性的缺陷;(3)聋童可能存在命名和标识策略上的困难和注意机制的缺陷。结合关于聋童心理理论发展滞后于正常儿童7年以上的报道,心理理论发展和执行功能发展在聋童身上表现出较大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246.
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的向世界传播,来讨论宗教的普世性与地方化,对于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讨论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即以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为视点,重点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从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相碰撞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中来回顾佛教的中国化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发展。(2)探讨中国化的佛教如何既坚持佛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表现出了中国的特色,从而获得了在中土的成功传播与发展。(3)探讨基督教的普世化与本土化问题,认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处理好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特别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247.
2005年国际复苏联盟(ILCOR)及美国心脏协会(AHA)重新修订了CPR及ECC的推荐方案,并求得学术上的科学共识."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主要有以下变化.(1)有效的心脏按压;(2)单人CPR按压/通气比30:2;(3)每次人工呼吸为1Sec并可见到胸部起伏;(4)除颤时仅做1次电击,之后立即行CPR,2min检查1次心律;(5)认可2003年ILCOR有关1-8岁儿童使用AED的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248.
树立急救白金1O分钟理念,提高社区猝死抢救成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建立社区急救体系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比较国际与我国的急救现状、分析建立社区急救体系的保障因素、建立大众与社区急救流程、分析"急救白金十分钟"抢救的时效性规律.提出建立社区以家庭为个体急救单位、单元有志愿者、大楼设置救护小组、社区内建立自救站的大众急救网络;在其中组织多层面的大众急救宣传的培训;设置醒目的急救器械;设置社区内的急救流程.社区医院的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要努力提高急救人员素质、建立长期培训和准入制度、高危人群筛查、建立对讲呼叫通讯网络、配备急足够的急救器材.最终建立和达到社会范畴的"急救白金十分钟"的时效性理想.  相似文献   
249.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经历了辩证否定的发展过程,其中涉及一系列复杂矛盾的巧妙解决和对度的精确把握,哲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脊柱外科医生认识侧凸的本质,了解其演变规律,处理治疗过程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掌握矫正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50.
When a product's country of origin has a reputation for manufacturing high‐quality products, there may be a positive impact on product judgments. If people feel animosity toward a country as a result of its political or social policies, they may react negatively to the products it produces. These opposing effects may depend in part on the subset of country‐relevant knowledge that is accessible in memory at the time of judgment. When a product was not one on which Germany or Japan had built its reputation for manufacturing high‐quality products, associating the product with these countries increased its evaluations when industriousness had been activated as part of an unrelated experiment. However, when concepts associated with brutality had been primed, the product's country of origin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judgments. When the product was typical of those manufactured in the country, however, identifying its country of origin increased product evaluations regardless of whether industriousness or brutality had been primed. Thus, animosity toward a product's country of origin had an adverse effect on reactions to it only if the product was not one on which the country's reputation was ba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