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刘长江  郝芳 《心理学报》2011,43(4):432-441
以往研究表明, 社会价值取向对社会困境中合作行为变异的解释量不高。本研究指出, 初始资源配置导致个体处于某种优劣势位置上, 从而影响社会价值取向不同的个体的合作行为。研究设置了两人互动和多人互动两种情境, 通过变化被试所拥有的初始资源的相对价值或相对数量来操作优势差异, 检验亲社会者和亲自我者在社会困境中的心理与行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在初始资源处于相对劣势位置时, 亲社会者比亲自我者表现出更高的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32.
高三学生生涯未决的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涯未决是生涯决策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生涯决策困难和职业认同等测量工具调查了300名高中生,试图探讨生涯未决的类型。采用聚类分析,结果发现了5类未决类型:不知所措型、犹豫不决型、不良信念型、动机不足型、应对良好型。对总体决策困难和职业认同的差异检验证实了这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33.
<周易>集先秦儒道哲学为一体,建立了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围绕着阴阳辩证法,<周易>建构了以刚健美为核心的阴阳审美形态观,刚健所具有的中正、大、神、变化等内涵确立了中国古典美学阳刚之美的主要审美特征,其对天、地、人呼应关系的认识也成为艺术与主体辩证关系的源头.其刚健美的内涵经过后人的阐发渗透到中国书法艺术审美意识中,形成书法艺术中的刚健美风尚、中正美追求、变化美法则.  相似文献   
34.
《周易》与管理:体与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周易>与管理的关系,必须看到它并没有把人看作需要外在规范来束缚和管理的对象,也没有直接谈论西方管理学所讨论的管理的具体环节.<周易>与管理的关系乃是一种体用关系,它只是在阐明"体"的前提下启示"用",其一切启发都是围绕着对和谐这一最高境界的追求展开的.按照西方管理学的模式解读<周易>的做法远离了<周易>的精髓和主旨,其结果必然使讨论流于庸俗,伤害<周易>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35.
脐带血在医学临床实践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利用的脐带血绝大多数来源于脐带血库,后者是储存捐献和自体脐带血的专门机构.我国关于脐带血储存中的法律问题理论研究较为匮乏,现有的法律规制和监管亦存在缺失.就此方面作一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我国脐带血储存的立法和监管的完善等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6.
吸毒,这一不断蔓延的不良行为,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但人们对于吸毒成瘾者仍然持有观念上和道德上的偏见.从行为和疾病的关系出发,论述了物质成瘾的疾病本质.  相似文献   
37.
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在济南、青岛、烟台3个城市共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1个,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功能、运行机制等方面现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美国的卫生服务系统由社区卫生服务和医院服务两大部分组成.通过从组织形式、筹资机制、人力资源、动力与约束机制以及管理几个方面,对美国社区卫生服务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社区卫生的发展有所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39.
探讨认知控制在发散性思维中的作用是当前创造力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一致认为认知控制包括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三个核心成分。工作记忆对个体在发散性思维中维持任务目标、提取和操作信息发挥重要作用; 抑制控制, 包括优势反应抑制、分心干扰抑制和对潜在相关信息的低抑制, 分别压制对常规观点的提取、确保对内在注意状态的维持和提供更多观念的组合, 进而促进个体的发散性思维表现。此外, 流体智力作为一种高级认知控制能力, 可通过增强策略使用的灵活性从而利于发散性思维。近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 发散性思维不同阶段需要执行控制网络和默认网络的动态协同加工。未来研究应澄清认知控制各子成分间的关系, 探讨认知控制影响发散性思维是否受到其他因素(如动机和情绪)的调节, 以及探索执行控制网络和默认网络的动态协作是否受到任务要求和个体差异(如人格和智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神经重用假说认为对词的情绪效应可以不经语义形成而先行产生, 这更有助于人类适应环境。为了检验这一假说, 设计脑电实验和行为实验, 记录被试加工汉语厌恶情绪词和中性词的特征。结果发现, 170 ms左右厌恶词与中性词的ERPs发生分离, 且在枕部出现情绪刺激视觉注意关联的EPN; 厌恶词与中性词N400差异波溯源定位于脑岛附近, 其最大激活点时间窗口开始于380 ms。这表明在情绪词汇的语义分析之前就出现了情绪效应, 结果支持了神经重用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