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7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4篇
  1953年   4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3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01.
公众参与有助于增强医疗改革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但如何使公众能真正参与并影响医疗改革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回顾国外卫生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实践经验;发现我国医疗改革公众参与需要从协商监督机制建构、直接参与度设计以及价值观建构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602.
在阐明我国医学美学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发端于人文医学的基础上,介绍了20多年来,医学美学在当代中国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形成和发展中起到的理论导向作用,同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进而伴随着美容医学学科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取得了学科理念上的国际共识而领先于世界.最后,阐明了医学美学和美容医学学科两者都进入成熟阶段之后,必将 分别回归于应用医学和人文医学两个不同的医学领域.  相似文献   
60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公众的生活方式及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重视“优生”,更要重视“优死”.全科医师制度的建立,给这一理念注入了生机.人们逐渐意识到:医学的最高境界不是阻止和延缓死亡,而是给死亡以宁静和尊严.全面了解公众的需求,不但要技术全面,还要崇尚人文精神,懂得法律法规,才能成为合格的全科医师.  相似文献   
604.
为了使口腔种植技术顺利应用,使临床专业医生避免医疗纠纷,本文从医疗法规、人文伦理、医院管理的角度,阐述了社会背景的复杂性和医患双方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医疗纠纷的多样性,从而提出了多层面的防范方法.  相似文献   
605.
本文从楚简《周易》有限的卦爻辞资料,配合既有的《易》学文献,分别推论经文和传文中《彖》、《象》二传的写定过程。其形成为今本固定的面貌,可能是经由不同时期和不同《易》家之手所修订改造完成。而就于今所见文本而言,楚简本年代最早,又可据以参证检讨经文的解读,以至判定其前出土帛本文字的是非得失。全文析分为四项,各举出若干例证以为说明。透过这些例证,不只可以更清楚了解今本《周易》形成过程的变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先秦典籍编制的性质和情况。  相似文献   
606.
跨期选择以往的研究集中于金钱数量结果。基于维度加工的模型,本文探究了在跨期选择中,人们面对质量差异的结果(如今天的低配版手机还是六个月后的高配版手机)与相对应的金钱结果(如今天的5000元还是六个月后的6000元)的选择偏好差异。三个实验结果表明:人们面对质量结果(相比于金钱结果)的跨期选择表现得更耐心,而这种现象是由于人们面对选择时在结果维度差异感知不同所致。与金钱结果跨期选择相同,质量结果跨期选择的心理加工过程同样遵循维度间差异比较。本研究为基于维度的跨期选择模型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07.
同情是亚当·斯密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但在其定义上仍有争议,表现为两个问题:其一,同情是否是情感;其二,同情是否是情感理解能力。从斯密的文本看,同情是旁观者的情感,来源于想象的处境转换;然而,旁观者在同情过程中不一定会转换为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因此,同情不是对情感的理解或理解能力,而是为评价当事人的情感是否具有合宜性提供参照。虽然否定同情是情感理解能力,但这并不代表斯密主张忽视他人的实际情感。相反,同情为有差异的个体情感创造了交流的基础,自我和他人在相互同情中达成一致,这也是道德生活的基础。斯密通过对同情概念的不同诠释,开出了一条不同于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道德建构之路。澄清同情的含义,不仅有助于理解斯密的理论,也为涉及这一概念的其他研究(如镜像神经元)提供了清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608.
609.
6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