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9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95篇
  2015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262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107篇
  1983年   138篇
  1982年   88篇
  1981年   89篇
  1980年   72篇
  1979年   78篇
  1978年   66篇
  1966年   49篇
  1965年   133篇
  1964年   106篇
  1963年   126篇
  1962年   54篇
  1958年   116篇
  1957年   116篇
  1956年   76篇
  1955年   43篇
  1954年   62篇
  1953年   50篇
  1952年   56篇
  1951年   40篇
  1950年   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16世纪以来,天主教在包括南锥体国家在内的拉丁美洲处于霸权地位。20世纪后,南锥体国家的福音派新教徒,与新纪元运动、东方宗教相关的灵性信仰信徒和无信仰人士开始增多,天主教的霸权地位受到动摇。天主教霸权地位的破裂、多元宗教共生是当代南锥体国家的宗教格局。在此影响下,当代南锥体国家的宗教发展呈现出脱离宗教的人数增多、宗教的去制度化与去组织化和宗教流动加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从利科的"怀疑的解释学"引出一个对解释学的怀疑问题的更加宽泛的思考,强调任何解释学都是对怀疑意识的克服,从近代到现代的西方解释学的发展都表明了这一点。当代的现象学的出发点是直观的"被给予性",而不是某种先入为主的基础。现象学的被给予性是超越传统基础主义的,它同时也是对怀疑主义的超越,它的怀疑是笛卡尔似的。伽达默尔似乎不满于利科过于执着于怀疑的解释学与信心解释学的对峙和差别,而要将两者统一起来,即置怀疑的解释学于信心解释学之中,虽然他在本文中并没有明确使用"信心解释学"这个词。对于伽达默尔来说,从怀疑到信心,是通过辩证法来实现的,而他眼里的辩证法被解释学化了,并与现象学对接,它涵盖对话、解释学的应用、实践智慧和视域融合等因素,伽达默尔突出从中引发出来的"分享"概念,强调理解作为一种参与是"分享",而不是独占,它不是获取部分,而是获取整体,人类的文明、文化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类似滚雪球,越滚越大。  相似文献   
993.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对维吾尔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维吾尔族接受伊斯兰教以后,维吾尔医学受到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如维吾尔医德、医药专业词和维吾尔药名等都带有伊斯兰教的色彩。  相似文献   
994.
社会学要摆脱目前面临的危机,成为把握全部社会性事物及其复杂性的普遍性理论,也必须将理论自身当作对象,这就是说,具有普遍性要求的社会学理论必须是差别的理论、自我参照的理论.因而,社会学必须与其他的、交叉学科的富有成果的理论相联系,并为此选择出一个自我参照的、"自我塑成的"系统的理论.运用这一理论,不确定的复杂性被转化为能够确定的、在科学意义上有价值的复杂性,从而简化复杂性.《社会诸系统》正是本着这样一种思路做出的在一个被设想为没有中心的世界和一个被设想为没有中心的社会中发展出一个多中心的(因而也是多语境)理论的尝试.  相似文献   
995.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不关心政治的民族,她没有对自治的渴求,没有对政治权利的渴望.俄国要实现她的使命,必须遵循自己的理念和要求,而不是那些与她格格不入的理论.俄国有两个方面:国家和百姓.她们之间的理想状态是:人民不干预政府的或行政的事务,给政府无限的统治自由,让政府有行动的权利和相应的法律的权力;而国家并不干预人民的生活方式.给人民以政府保护下的充分的社会和精神生活自由,让人民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相应的言论自由.沙皇和百姓之间的正确关系一旦被恢复了,俄罗斯从苦难中就会被解救出来.  相似文献   
996.
哲学:世纪末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约纳斯(Hans Jonas,1903-1993)是当代著名的生态哲学家和责任伦理学家.上世纪20年代,他曾是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学生,因此他的思想的现象学背景也较为明显.本文是他于1992年5月25日在德国慕尼黑摄政王剧院所做的一个报告,该报告属于"世纪之末"的报告系列.这篇报告充满了这位世纪哲学老人的经历与感想、明察与希望、警示与告诫,而且基本上是在与现象学家的对话中完成的.约纳斯于一年之后辞世.这个报告可能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相似文献   
997.
所有皮尔士的研究者们都应注意到:皮尔士对于哲学本性的理解在今天很不常用.皮尔士首先是一位科学家,其次是一位物理学家,再次才是一位对于哲学感兴趣的物理学家.从根本上说,他的哲学就是科学逻辑.哲学被他视为一种严重依赖于科学的努力,另一方面他对于哲学的理解就是概括意义上的科学.从历史上澄清这一点,对于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皮尔士的相关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皮尔士对于科学本性及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述,对于当代哲学研究也不无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洛维特认为,在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之间存在一种概念的历史谱系,那就是他们在各自的思想中都探讨了人,对人做出了定义,所不同的是,人在他们思想中的地位和对人的探讨的科学性是不一致的.人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体系中没有独立的地位和客观性;费尔巴哈将人定义为抽象的"我-你"关系,从而使人失去了他的社会历史基础;马克思则通过对人存在于其中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分析,实现了对人的真实的阐释.同时,马克思试图克服资本主义条件下所产生的人的自我异化现象,并以共产主义社会中"真正的人道主义"来标识人的解放,来打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目的和手段、对象和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主体和客体间相互关系的颠倒.  相似文献   
999.
康德伦理学的主旨自然是要为人类行为提供一条先天有效的普遍实践法则,以回答"我该做什么"这一中心议题.为了保证实践法则的普遍有效性,康德提出伦理学必须排除一切来自心理学和人类学的东西,伦理学的原理绝对不能建立在经验人类学基础上,于是,在纯粹道德学说的先验形而上学和经验人类学之间作出严格分离.按康德自己的说法是:纯粹道德学说不可建立在人类学上,但它能够而且必须运用到人类学上.作者在这里主要指出了康德晚年出版的一部重要伦理学文献:《伦理的形而上学》,这部书的意义尤其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处在许多康德伦理学研究者的视野之外,是造成某些片面理解的原因之一.翻译弗尔施纳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我们完整地考虑康德伦理学思想的系统布局,消除不必要的对康德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1000.
叔本华认为,所有纯粹的爱归根结底都是同情.美德的真正精髓是产生了善行的爱,若没有这种爱,善行就只能是僵死的功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