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40篇
  7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个人奋斗作为个人目标概念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是一种特定的、与情境目标有关的人格意向结构,指的是个体通过日常行为所努力达成的特性生活目标。根据目标理论的层次结构,个人奋斗及类似概念被统称为人格中的“中层”目标单元。文章选取Emmons的个人奋斗理论,从个人奋斗的基本概念及其测评开始,论述其与幸福感、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并简要评述了几种不同的个人目标理论,呈现了一种与传统特质理论不同的人格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2.
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常被用来模拟各种心理活动,从而为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理论提供丰富的证据,内隐学习也不例外。基于权重调整来学习正确反应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内隐学习的两大本质特征间有着极为相应的匹配,因此,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特别适用于内隐学习研究。到目前为止,针对两种较为普遍的内隐学习任务,已经相应地出现了两种使用较为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自动联系者和简单循环网络  相似文献   
163.
国外对受欢迎儿童的研究文献从1980年以来逐渐增多。主要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两方面:影响儿童受欢迎的因素与受欢迎的研究方法。研究者从个体特征、互动水平、关系水平、群体水平研究了影响儿童受欢迎的因素及受欢迎儿童的特点。儿童受欢迎的研究方法从重视社会测量方法转向重视儿童对受欢迎的感知,避免消极提名,提出社交认知绘图方法。受欢迎儿童的研究能够为如何提高儿童的社会地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4.
个体创造性行为的动力来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个体创造性行为的动力来源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们争论的焦点,也是创造力研究领域中最为激动人心的话题。该文综述了人格特质理论、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行为主义与社会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结论认为创造性行为的动力来源于个体内、外两个方面,社会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并且提出探讨环境作用的机制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5.
非熟练中——英双语者的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跨语言启动条件下的真假字判断任务,通过变化启动刺激(英文单词)与目标刺激(汉字)采用4个实验研究了中-英非熟练双语者的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被试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63名。结果发现,当启动刺激(英文单词)的中文对译词与目标刺激之间的关系是翻译关系时,得到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实验一);当两者之间是语义联想关系时,前者对后者没有显著的影响(实验二);当两者之间是形似关系时,前者对后者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实验三):当两者之间是同音关系时,前者对后者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果表明,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他们的第二语言只能借助其汉语对译词的词汇表征通达其语义概念表征,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Mroll(1994)的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166.
汉英语义通达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双语表征进行了探索。实验考察了句末词呈现之后500ms内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内和语言间语义整合在语义一致和语义不一致两种条件下的P190和N400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显示,P190具有语言的形式加工效应,这种效应在汉英两种语言加工中有明显差异;而N400具有语义加工效应,汉英两种语言的N400模式相同。结果表明双话者两种语言的形态是分别表征的,而语义是共同表征的。  相似文献   
167.
以4-9岁儿童为被试,用6张主要是相同事物的多少有差异的刺激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全部呈现刺激图片和逐——呈现刺激图片,并且利用有无目标图的方法,来探讨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及影响分类结果的因素。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依“相似性”分类的能力在提高。(2)按目标图分类方式的分类结果显著好于自由分类方式的分类结果。(3)逐一呈现刺激方式的分类成绩显著好于全部呈现刺激方式的分类成绩。  相似文献   
168.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公私观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尽管不同的儒家学者对于公私关系的理解往往各有不同,甚至相去甚远,但是在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上,都是提倡和主张大公无私、崇公抑私的.儒家公私现所体现的社会道德理想、价值取向、道德追求对后世影响深远,构成了中华民族伦理思维、道德生活以及行为选择的基本方式和主导方向.对儒家的公私观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时代要求以及人们现实生活状况的新的公私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9.
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环磷酰胺的注射为非条件刺激(UCS),糖精水的摄入为条件刺激(CS),并以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及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反应为免疫指标,糖精水的饮用量为行为指标,通过改变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的次数来观察条件反射性厌恶行为与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的反应。结果表明不管是一次性的还是两次性的CS-UCS结合训练都能使动物明显地建立起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然而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只在两次性CS-UCS结合训练后才  相似文献   
170.
熊十力《新唯识论》与唯识学者争论的第一个枢纽是关于“性体”之“性觉”与“性寂”的问题。在心性本净的理解上,唯识学主张自性涅槃,强调离染转依和修行工夫。熊十力抓住佛教唯识学的“性空”“寂静”做文章,以儒家的立场,强调“心性”不是“空”的,而是“实”的,不是“寂”的,而是“创”的,不是“静”的,而是“动”的,由“体”生发出“大用”,展开了“内圣外王”的系统,肯定了文化的建构。第二个枢纽是:“心体”是整全的、有机一体的,还是零碎的、拼凑集聚的;与此相关,道德理性的显发,道德意识的修养,是简易直捷、当下即是,还是繁琐复杂、委婉迂曲的?对于唯识学的繁复的“心”的分析,熊十力的评论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误读。他的思想路数是华严与禅宗,特别是宋明儒的。熊的目的是创造“仁心本体”“体用不二”“即体即用”的哲学体系,讲主宰,讲大用,确立德性本体的至上性、唯一性、真实性、能动性、创造性,当然不便讲缘起、依他,而必须讲本有、依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