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We examined the dynamic mechanisms of aerobic training (AT) and strength training (ST) to improve body satisfaction. Sixty-six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ised to either the AT or ST condition and completed an 8-week intervention. Participants completed 3 weekly, 30-minute sessions of moderate intensity AT (65–75% VO2max) or ST (65–75% 1-RM).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each session was approximately equivalent under both conditions. Body satisfaction, body composition, perceived fitness and exercise self-efficacy were measured at baseline and biweekly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Exercise improved individuals' body satisfaction (p < .05). When the energy expenditures of AT and ST were equal,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body satisfaction improvement. There were dynam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body satisfaction. Specifically, perceived fitness influenced body satisfaction improvements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exercise program, while changes in body composition influenced body satisfaction toward the end of the exercise program. There were sex differences in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body satisfaction. For women, perceived fat was more important in the early intervention period; for men, actual body fat was more valuable in the late intervention period.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improve body satisfaction is to initially target perceived fitness before focusing on changing body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642.
鲁从阳  郭广银 《学海》2011,(1):81-88
理想人格是解读《道德经》的一个重要维度。老子关注人的生命的本真存在和理想状态的实现,他从其抽象玄妙的形而上道论出发,引申出以"朴"为本质的人性论,并通过其朴素的辨证思维建立其彻底的道德观,进而提出尚柔、守中、持保三宝等修养途径,建立了一个使人实现其个别性与普遍性相统一、完成人格并达至理想的存在状态的体系。守中成德——修德复命——复命归朴——道无名,朴,这即是老子理想人格思想的基本进路。  相似文献   
643.
郭家宏 《学海》2011,(2):172-177
19世纪,英国民间慈善事业得到飞速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规模和范围均达到相当大的规模。19世纪中期,慈善组织收到的善款甚至超过了国家在济贫方面总的费用,从而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所发挥不了的积极作用。在英国逐渐形成的以私人慈善、工人的自助互助和政府救济为主要形式的多元救助体系,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这种体系作为英国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在英国福利国家形成前的巨大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644.
该研究以几何图形作为实验材料,测定14名硕士研究生在完成两种类比推理任务(大小变化和颜色变化)和其基线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探讨类比推理过程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研究发现,两种推理任务所诱发的波形基本一致,而推理任务与其基线任务之间的ERP波形存在显著差异,两种基线任务之间的ERP波形也存在显著差异;类比推理的加工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即编码潍断、映射、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Sternberg的成分理论;推断和映射这两个类比推理所特有的加工阶段都有其对应的脑机制,图式推断阶段主要激活的是前额皮层和双侧的顶叶皮层,类比映射和调整阶段主要激活的是左半球的颞叶、额叶和中央顶。  相似文献   
645.
规则遵循悖论(the rule-following paradox)及其相关问题源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它是后期维特根斯坦论述语言的运用及其意义方面的一个重要议题。克里普克在《维特根斯坦论规则和私人语言》中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并提出了怀疑论解决方案。在这一解决方案中,他暂且接受意义归因中语义事实的缺失和怀疑论论证的结论,同时拒绝扩展这种论证而导致彻底的意义怀疑论。  相似文献   
646.
本文通过对有关材料进行考察和分析,认为明代高道赵宜真与刘渊然虽然兼传全真、正一、清微、净明道法,但其信仰归宿却多属净明道。与以往的认识不同,本文发现赵宜真所传净明学说并非来自清微派宗师曾贵宽,而是来自李玄一与冯外史;同时,刘渊然及其弟子邵以正也曾依赖高超的道法和渊博的学识,通过济民利物、结交权贵而为净明道的发展做过很多贡献。由于赵宜真、刘渊然等人过于偏重融摄诸家道法而较为缺少自身的显著特征,以致其法裔逐渐融入其他道派,终令这一系统在清代以后渐趋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647.
郭益海 《世界宗教研究》2011,(3):140-148,194
蒙古人统治西域后,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包并的政策,在整体上影响了各种宗教在西域的传播和发展格局。本文对蒙古统治西域时期宗教政策特点进行剖析,除兼容包并的宗教政策特点外,各种宗教在西域的传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蒙古统治者个人或家族的影响。究其宗教政策而言,宗教神权始终置于世俗政权之下,宗教政策具有法律化和延续性。随着历史推移,西域的蒙古人的宗教信仰由最初的萨满教占主导地位逐渐被伊斯兰教逐渐取代。  相似文献   
648.
陈巍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11,34(4):1012-1016
意识的困难问题引发了当代意识科学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构建一个能同时阐明意识的主观性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的研究纲领。为此,Varela提出了神经现象学方案,即意识经验是脑内大尺度神经集合活动的涌现结果,神经相位同步模式就是表现形式之一。意识的主观性决定了在意识研究中必须将第一人称方法与第三人称方法结合起来,使得主观与客观数据间形成互惠的约束。  相似文献   
649.
使用EyeLink2000眼动仪,以3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3(窗口大小:5字、10、15字)×2(呈现速度:300字/分、600字/分)×3(字号:24号、36号、48号)多因素混合设计,考察了窗口大小、呈现速度和字号对引导式文本阅读的影响。结果表明:(1)字号的主效应显著,字号越大,越有利于阅读;(2)呈现速度的主效应显著,慢速更有利于阅读;(3)呈现速度和字号的交互作用显著,慢速和中号、慢速和大号更有利于阅读。  相似文献   
650.
郭永积 《心理科学》2011,34(5):1222-1229
摘 要 为了促进中国本土化心理学体系建设和心理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从中国与发达国家心理学学科管理制度的比较中发现中国心理学学科归属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反思中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通过心理学在现有学科归属中的局限性,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的可能性,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后学科新体系的系统性,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的社会性四个方面的分析与讨论,研究了使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与学位类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特别是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对心理学的学科归属、心理学的未来发展、现代社会发展及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广泛联系等需要的讨论中,指出中国心理学在专业设置方面隶属于理学和教育学的不足之处,认为这种隶属关系将会制约心理学的发展和学科成熟。提出应该在现有学位体系中增加心理学学科门类与学位类别,使心理学作为一个与理学和教育学并列的独立学科门类。通过改进学位体系让心理学在更大的学科背景中,建设中国本土心理学自身体系,使心理学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为产生众多边缘学科和更好地发挥社会应用功能创造条件,也为今后心理学发展带来许多发展机遇,并在此基础上为展望心理学未来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