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6篇 |
免费 | 104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49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旨在探讨基于持续幸福理论的感恩、助人和追求目标的主观幸福感干预方法在国内工作场所中的有效性。采用随机分组安慰剂控制的方式,将3家企业的140名员工随机分为3个干预组、1个安慰剂控制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进行持续一周的干预,并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和干预结束2周后对被试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记录感恩能够显著提升生活满意度;助人行为能够显著提升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且能降低消极情绪;追求目标能显著提升生活满意度和降低消极情绪。结果表明上述三种干预方法能有效提高工作场所人员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2.
采用214份主管-下属配对调查数据, 考察了威权领导这一华人企业组织中特有的领导方式对下属前瞻行为的影响, 尤其是检验了下属对领导者信任的中介作用与权威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种传统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与下属的前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2)对领导者的信任在威权领导与下属前瞻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3)下属权威主义取向对威权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信任和前瞻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均具有显著的弱化效应, 并且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完全中介了威权领导与下属权威主义取向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前瞻行为的影响; (4)下属集体主义取向对威权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03.
视觉隐喻是众多研究者比较关注的领域, 当前多以物体简笔画、漫画及广告等方面的研究为主, 但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物的视觉隐喻研究甚少。因此研究采用掩蔽启动范式、李克特9点量表及语音生成等研究方法, 在物体概念类型(概念相同、概念相异)及形状类型(形状相似、形状相异)条件下, 针对实物图片的形状知觉相似性是否对视觉隐喻加工产生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无论物体概念是否相同, 形状相似性对个体的物体识别具有“促进”作用, 并有利于视觉隐喻加工; 在物体识别中, 当两个物体概念不同时, 个体会试图建立一个特设类别来对形状相似的物体进行归类, 从而实现了视觉隐喻的加工。因此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实物形状的知觉相似性有利于视觉隐喻的加工。 相似文献
104.
SARS事件使公共卫生和全民的健康意识问题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问题,现在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后SARS时代我国公共卫生建设和全民健康意识喜忧参半的现状,也许更有意义的是探讨公共卫生与全民健康意识的关系,明确健康意识的内涵,认清民众的健康误区,重视全民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5.
冒险行为是个体面对风险情境时的行为意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决策。儿童的冒险行为受到个体、家庭、社会-情境三个方面的影响。个体因素方面,儿童的性别和年龄会影响他们对风险的知觉、对受伤风险的估计和对行为后果的归因;认知决策能力和预期情绪体验则影响到儿童对风险情境的判断。家庭因素方面,父母和兄姐是影响儿童冒险行为的重要他人,父母的态度和反应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冒险行为,而兄姐的言语和行为会改变他们的风险决策。从社会-情境的角度来看,风险情境会对儿童的冒险决策带来压力,有同伴在场时会促使儿童更倾向于参与冒险。综合分析并探讨冒险行为的各个影响因素及其产生机制,对提出合理干预措施,减少儿童因冒险行为而导致的意外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明治维新以后传入日本的近代西方伦理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经历过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最初,他们想依照欧洲伦理学的问题结构在近代国家重构学术的和教育实践的话语.紧接着,配合近代国家要在道德层面整合国民的要求,国民道德论得以确立,它与理论性伦理学(ethics)形成对立之势.随着近代国家要在道德层面整合国民的要求日益迫切,以\"个人\"为其关键词的近代西方伦理学遭遇坚决抵抗,和过哲郎提出的作为\"人类共同体之理法\"的伦理学最终占领了战前日本的伦理学界.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contex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n their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ideal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N = 2000) responded to questions assessing family location, family structure, parental educational level and family economic status, as well as to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deals Questionnaire.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indicated that life,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ideals of female students and students in lower grade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students and students in higher grades.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aternal education level have a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ideals, but not life ideals, and family economic status have a positive relation to life ideals, but not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ideals. Moreov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amily economic status and family location has a negative association with students' life,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idea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different factors predicted different ideals of adolescents, and that family economic status had a negative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location and ideals of students.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