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篇
  20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刘希平  唐卫海  方格 《心理科学》2004,27(1):111-113
本研究采用 3× 3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年龄、材料 ) ,以 |P -A|÷A做指标 ,对任务难度预见的准确性与记忆成绩之间的相关进行了研究。发现 :任务难度的预见准确性与记忆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被试年龄对任务难度预见的准确性与记忆成绩之间的相关有影响 ;材料难度对任务难度预见的准确性与记忆成绩之间的相关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2.
葛四友 《哲学研究》2012,(7):91-99,129
<正>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提出的公平正义观对当代政治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连其理论的主要反对者诺齐克都说:"《正义论》是自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著作以来所仅见的一部有力的、深刻的、精巧的、论述宽广和系统的政治和道德哲学著作……政治哲学家们现在必须要么在罗尔斯的框架内工作,要么解释不这么做的原因。"(诺齐克,1990年,第187页)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我的目的是确定一个能够代替一般的功利主义、从而也能代替它的各种变化形式的作为一种选择对象的正义论。"(罗尔斯,2009年,第18页。下引罗尔斯文献仅注年份和页码)他在书中采用的  相似文献   
83.
探讨了抑郁症的进化机制。由进化机制支配的依恋和社会地位行为可能是某些严重抑郁症的基础,尤其是与长期压力相关的抑郁症。虽然抑郁症有不同的性质,但某些核心症状是为了调节行为、情绪以及传达对威胁的敏感性而进化形成的,如行为退缩、低自尊、快感丧失等。  相似文献   
84.
卡车驾驶员视觉选择性注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注意力测验量表,对280名男性卡车驾驶员的视觉选择性注意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事故组与安全组卡车驾驶员的完成时间、漏划数和平均每秒正确删数有很显著差异,错划数有显著差异;事故多发组与安全组卡车驾驶员的完成时间和平均每秒删数有很显著差异,错划数有显著差异;年龄对卡车驾驶员的视觉选择性注意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卡车驾驶员完成视觉选择性注意作业的时间增长,漏划数和错划数增多,平均每秒正确删数减少,而40-50岁则是卡车驾驶员视觉选择性注意速度和准确性下降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85.
86.
87.
    
Adults are sensitive to the physical differences that define ethnic groups. However, the age at which we become sensitive to ethnic differences is currently unclear. Our study aimed to clarify this by testing newborns and young infants for sensitivity to ethnicity using a visual preference (VP) paradigm. While newborn infants demonstrated no spontaneous preference for faces from either their own- or other-ethnic groups, 3-month-old infant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preference for faces from their own-ethnic group.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referential selectivity based on ethnic differences is not present in the first days of life, but is learned within the first 3 months of life. The findings imply that adults' perceptions of ethnic differences are learned and derived from differences in exposure to own- versus other-race faces during earl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88.
之前的研究表明权力能够影响愤怒表情的加工,但是并不清楚当愤怒刺激是非目标任务刺激时(非任务相关条件下),权力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愤怒表情的加工。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首先操纵情绪观察者(被试)和情绪表达者(目标)的权力水平(高vs.低),之后采用修正的oddball范式考察当愤怒刺激是非目标任务刺激时,情绪观察者和表达者的权力水平对愤怒情绪加工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与高权力个体相比,低权力个体在识别年老面孔目标时成绩更低。脑电结果发现,与高权力个体相比,低权力个体对中性目标刺激和愤怒的非目标刺激均产生了更强的N170波幅,表现出更强的敏感性。该研究结果说明,高权力个体的行为成绩优于低权力个体的行为成绩,即使在非任务相关条件下,与高权力个体相比,低权力个体对愤怒情绪刺激的早期敏感性仍然更强。  相似文献   
89.
郑鸽  赵玉芳 《心理科学》2016,39(6):1434-1440
个体感知中表达性优先于能动性,但群体感知中表达性和能动性的作用仍存在争议,两个研究探索表达性和能动性特质在对外群体现实威胁感知中的作用。研究1选用成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表达性和能动性特质与现实威胁感的关系,发现表达性和能动性特质都能预测现实威胁感,表达性特质越低,能动性特质越高,现实威胁感越强。研究2采用最简群体范式,通过实验法操纵表达性和能动性特质,发现外群体表达性特质越低,能动性特质越高,其现实威胁感越强。两个研究共同说明,表达性和能动性特质在对外群体的现实威胁感知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Previous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the use of song can facilitate recall of tex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 of repetition of a melody across verses, familiarity with the melody, rhythm, and other structural processing hypotheses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Two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each with 100 participants recruited from undergraduate Psychology programs (44 men, 156 women, M age = 28.5 yr., SD = 9.4). In Exp. 1, participants learned a four-verse ballad in one of five encoding conditions (familiar melody, unfamiliar melody, unknown rhythm, known rhythm, and spoken). Exp. 2 assessed the effect of familiarity in rhythm-only conditions and of pre-exposure with a previously unfamiliar melody. Measures taken were number of verbatim words recalled and number of lines produced with correct syllabic structur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rhythm, with or without musical accompaniment, can facilitate recall of text, suggesting that rhythm may provide a schematic frame to which text can be attached. Similarly, familiarity with the rhythm or melody facilitated recall.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integration and dual-processing theo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