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7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40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实验鉴定了常规的启动效应计量方法的有效性程度,并为客观地计量启动效应,创用了“超意识广度法”、“二次比较法”等.结果发现:(1)如被试数量较少,以不同补笔率为“基线值”所求得的启动效应之间发生显著差异的可能性存在;(2)超意识广度法能克服“阈下呈现刺激法”“分散注意法”的不足,为内隐记忆提供有利的识记情境;(3)“二次比较法”能为正常人内隐记忆的存在提供更为直接、可靠的证据,并能客观、精确地计量启动效应。  相似文献   
32.
杨玉芳  孙健 《心理学报》1994,27(1):8-13
用经过删除的语音歧义句作材料,研究了词边界信息在句中的分布。结果说明,在歧义句中歧义音节是最重要的切分线索;向歧义音节的前后过渡也对词切分有贡献;歧义音节和过渡以外的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切分有帮助。  相似文献   
33.
Four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gap depth on human observers’ perception of whether or not a gap is crossable. Experiments 1 and 2 showed that as the gap’s depth increased, observers tended to increasingly underestimate the maximum width of a gap they could step across. Experiments 3 and 4 clarified this finding: The observed covariation of perceived gap crossability and gap depth depended on the observer’s direction of gaze, rather than on the physical depth of the gap. The optical relations to which observers might be attending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 possibility that cognitive-affective processes might have contributed to observers’ underestimation of their actual capabilities.  相似文献   
34.
场依存性对边界扩展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2×2混合设计,考察了场依存性及背景因素对边界扩展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场依存被试比场独立被试表现出更显著的边界扩展效应。与同类研究的结果不同,本研究发现被试在大背景条件下学习图片后也出现边界扩展效应。  相似文献   
35.
系列范畴词表时序记忆和项目记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志新 《心理学报》1998,31(1):35-42
该项研究探讨系列范畴词表的时序长时记忆和项目长时记忆,实验设计的系列范畴词表将记忆项目分为词表内范畴相同项和词表间范畴相同项,时序记记测量方法是词表辨认,项目记忆测量方法是自由回忆。实验一发现:2分钟延缓测试词表内范畴相同项时序记忆和项目记忆优于词表间范畴相同项;6分钟以及10分钟延缓测试时序记忆仍是词表内范畴相同项好。实验二发现:以范畴线索提取,两类项目记忆没有显著差异;以词表线索提取,两类项目  相似文献   
36.
语句重音分布模式知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玉芳 《心理学报》1996,29(3):225-231
在排除语义和句法结构信息的情况下,用统计方法研究听者使用局部的韵律学线索知觉语句重音分布模式的能力;并根据知觉模式,讨论汉语中重音分类、词重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以及重音在语句组织和语义表达中的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7.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validity of the Social Problem-Solving Inventory (SPSI) and SPSI—Revised in differentiating 65 high-suicidal from 63 depressed, low-suicidal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from multivariate analyses indicated overall differences in problem-solving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as measured by the SPSI but not by the SPSI-R.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se differences revealed the high-suicidal group was different in problem-solving orientation, rather than problem-solving skills, compared to the depressed, low-suicidal group. However, when depression was statistically controlled in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es, none of the problem-solving measures predicted group membership.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PSI to the SPSI-R in differentiating these two groups appears to be accounted for by the elimination of 28 items in the revised version, many of which measure orientation to problem-solving. Also explored was the possibility that objective measures of problem-solving provide a better prediction of adjustment than do self-report measures.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以难易程度不同的两个打洞操作作业 ,对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感知 动作技能进行了多种参数的测查。结果发现 :两类儿童在理解操作要点、操作速度、操作动作协调性以及操作正确性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同时通过比较 ,对弱智儿童感知 动作技能的特点 ,从外部肢体动作方式和内部智力动作方式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弱智儿童的感知 动作技能的教育与训练提出了建议 ,这对弱智学校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以汉族大学生为被试对低频冲突字、联绵词尾字和高频多音字的认知特性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主要部件读音与整字读音相冲突的低频字命名反应中具有延时效应(即命名反应时延长或反应错误率升高);对联绵词尾字和多音字的命名反应同样出现延时效应。研究支持汉字认知的多因素影响论。  相似文献   
40.
已有研究表明死亡凸显会抑制自我面孔和自我参照记忆加工的自我优势,可是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索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注意瞬脱对抗效应及其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58名被试在经历不同的启动任务后,完成自我姓名、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的注意瞬脱任务。行为结果发现自我姓名识别正确率显著高于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表现出稳定的自我姓名加工的注意瞬脱对抗效应;电生理数据发现死亡启动后自我姓名诱发的P300波幅显著低于消极启动组和中性启动组,而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并不受启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共同表明死亡想法凸显会使个体将抑制自我加工(自我姓名、自我面孔和自我参照记忆)作为应对远端死亡焦虑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