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1篇
  50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IAT效应在不同目标概念水平上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IAT实验设计,考察大学生对不同概念词的内隐态度之间的差别。结果发现,八组实验材料都产生了显著的IAT效应;不同性别的测验材料的IAT效应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喜好程度的测验材料的IAT效应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两个因素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IAT效应既可在上位概念水平上产生,亦可在下位概念水平上产生。  相似文献   
42.
This study compared social value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among American college women of Chinese and European descent. Chinese-American women scored higher on a measure of practicality and pragmatism (mastery), hierarchy, and traditionality. The Euro-American women showed a greater interest in voluntary prosocial behaviour and philanthropy. Both groups of women reported having a sense of self, autonomous of their parents. Within the Chinese-American group,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religion, but not generation, moderated scores on a measure of traditionality of outlook regarding issues of law and order and social equality.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for recent debates in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including the growing challenge to the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dimension.  相似文献   
43.
意向性问题曾经是19~20世纪转折时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无独有偶,在新的世纪转折时期,它再次受到人们的亲睐。所不同的是,它不再只是一个纯学术问题,而同时带有工程学的性质。当今的心灵哲学与其他关心智能问题的具体科学如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尽管各自走着迥然不同的运思路线,但最终都发现意向性是智能现象的独有特征和必备条件。然而作为现代科技之结晶的计算机所表现出的所谓智能,尽管在许多方面已远胜于人类智能,但它只能按形式规则进行形式转换,而不能像人类智能那样主动、有意识地关联于外部事态,即没有涉及到意义,或没…  相似文献   
44.
Eye-tracking technique and visual search task were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cognitive advantage for one’s own name and the possible effect of familiarity on this advant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wer saccades and an earlier start time of first fixations on the target were associated with trials in which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search for their own name, as compared to search for personally familiar or famous names.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d faster response times and higher accuracy in the former kind of trials. Taken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provide important evidence that one’s own name has the potential to capture attention and that familiarity cannot account for this advantage.  相似文献   
45.
该研究调查了1304名来自18个不同专业领域的大学生的基本兴趣和专业承诺,并用回归法分析了特定基本兴趣与专业承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31种基本兴趣在二维空间中呈现近似圆形的排列,且基本兴趣结构上的性别差异不明显;(2)在14个专业领域内大学生的特定基本兴趣能显著预测其专业承诺,所解释的变异量平均为20%,接近中等水平的效果大小;(3)在不同专业领域内基本兴趣对专业承诺的影响效果大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6.
通过两个眼动实验考察了在代词歧义消解中人们如何根据语境并利用语用知识理解隐含意义.实验一以24个语篇为实验材料,采用单因素两水平重复测量设计.结果表明间接方式下关键句阅读时间较长.实验二采用同样的实验设计,结果表明脱离语篇语境的关键句在不同条件下阅读时间相当.实验结果支持隐含意义的理解在句子加工的早期就已开始的联结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47.
学习因素对语义信息加工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立群  彭聃龄 《心理科学》2001,24(1):13-17,12
本研究通过两个行为实验,采用句子核证作业,将SAD技术和范畴学习范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语义信息加工进程以及学习因素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考察。实验一研究了熟悉性对语义信息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熟悉句的部分信息积累具有离散的趋势;低熟悉句的部分信息积累是连续性的。实验二采用范畴学习。并结合SAD技术的句子核证作业.考察了在学习过程中语义加工性质的变化。结果发现:过度学习比初始学习有更多的部分信息积累,并随信号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过度学习表现出部分信息积累的离散性变化;初始学习则表现出连续累积的趋势。说明学习确实造成了连续性加工向离散性质的过渡。  相似文献   
48.
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不同情绪效价的条件命题作为实验材料,运用眼动仪器记录被试进行条件推理的过程和结果,探讨了材料情绪性对条件推理的影响状况.实验采用3(材料情绪性:正性情绪、负性情绪、中性情绪)×4(推理形式:MP、DA、AC、MT)的重复测量实验设计.研究结果发现,正性和负性情绪材料的条件推理成绩显著地低于中性情绪材料,结果支持抑制假说.  相似文献   
49.
面对身体与心灵的二元论困境,具身认知观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去打量身体,并致力于将身体改造为一种具有超越能力的新的身体。但是,当根据一条纵向线索将具身认知观划分为温和的具身认知观和激进的具身认知观之后,上述新的身体在纵向上就呈现为两种身体样态。而且,通过对这两种身体样态的批判性反思,最终可以发现,具身认知观当前所实现出来的身体,与其说超越了二元论,不如说在二元论的思考框架下最大程度地强化了传统身体。  相似文献   
50.
该研究以简单形状和颜色构成的客体为材料,采用延迟匹配范式,通过记录事件相关电位,以反映工作记忆表征与知觉输入间冲突的N270为指标,就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客体存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无关维度特征变化与目标维度特征变化均可诱发N270。该结果表明,视觉工作记忆对客体目标特征进行存储时,无关特征亦自动得到选择加工,支持基于客体的存储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