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4篇 |
免费 | 678篇 |
国内免费 | 236篇 |
专业分类
357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111篇 |
2021年 | 114篇 |
2020年 | 145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130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26篇 |
2013年 | 225篇 |
2012年 | 166篇 |
2011年 | 206篇 |
2010年 | 164篇 |
2009年 | 174篇 |
2008年 | 164篇 |
2007年 | 247篇 |
2006年 | 235篇 |
2005年 | 167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82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同一个道德决策情景使用外语(相比母语)呈现时,个体会表现出更强的功利性倾向,即道德外语效应。随着研究的深入,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运用元分析方法首次探讨了语言类型(母语vs.外语)对道德判断中功利性倾向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的调节变量。通过文献检索及梳理,共有19篇文献46个独立样本97个效应量符合元分析标准(N=9672)。结果显示存在较小但稳定的道德外语效应(g=0.23);调节效应分析表明,道德外语效应受故事类型的影响,在个人道德两难故事中存在较小但稳定的外语效应(g=0.32),但在非个人道德两难故事(g=0.11)与日常道德评价故事中(g=0.12)不存在外语效应;非个人道德两难故事中的外语效应受记分方式的影响,多点记分在该故事类型下存在效应(g=0.27),二点记分不存在效应(g=0.05);性别和语系类型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这些结果表明语言类型对个体面对道德困境时的选择倾向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道德故事类型和记分方式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62.
63.
通过两个独立进行的重音标注实验对汉语语句重音的分类和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l是由60位普通被试参加的音节重音突显度的知觉实验。实验2是由本文三位作者参加的重音类别标注实验,在此实验中语句重音被划分为节奏重音和语义重音。实验2中对于语句重音的分类性标注结果得到了实验l中普通被试对音节重音突显度知觉结果的支持,这说明人们确实能够感知到两种不同类型的重音。实验结果还表明,节奏重音倾向于出现在较大韵律单元内的最末韵律词的末音节上,并且与适当的停延相伴生,语义重音的分布则与语句的韵律结构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4.
探讨面孔部件(眼睛和鼻子)在个体和群体注意方向判断中的作用。实验1使用不同数量面孔的图片,要求报告群体或个体的注意方向。结果发现,多面孔条件下对群体注意方向估计的准确性高于单面孔条件。实验2采用眼动技术,探讨眼睛和鼻子在判断其注意方向时注视的空间与时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基于单张面孔判断时,对鼻子的总注视时间长于眼睛;基于多张面孔判断时,对眼睛和鼻子的总注视时间没有差异。整个研究表明,知觉个体注意主要依赖鼻子,知觉群体注意依赖眼睛和鼻子。 相似文献
65.
研究基于不同任务的自我参照效应对探讨儿童自我—他人的区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三个实验探讨了4~9岁儿童出现自我参照效应的时间。研究操纵了由自我所有权和自我参照评价引发的两种自我意识:以物体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和以概念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实验1用所属物的类别任务、实验2和实验3使用特质评价任务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5岁儿童记自己的物品比别人更多,表明儿童能以物体为基础区分自我与他人;(2)7岁儿童出现对自己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记忆优势,表明儿童能以概念为基础区分自我与他人。研究结果证明了在儿童区分自我与他人的过程中,自我所有权为基础和自我参照评价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存在明显的分离。 相似文献
66.
Philosophical Studies -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requirement on well-being, differences in subjects’ levels of welfare or well-being require differences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ir... 相似文献
67.
Zhang Jie Zhong Shuchang Zhou Liang Yu Yamei Tan Xufei Wu Min Sun Peng Zhang Wei Li Juebao Cheng Ruidong Wu Yanfei Yu Yanmei Ye Xiangming Luo Benyan 《Neuropsychology review》2021,31(3):402-418
Neuropsychology Review - While converging evidence suggests linguistic roles of white matter tracts, detailed associations between white matter alterations of dual pathways and language abilities... 相似文献
68.
69.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axiomatization of contingency logic over symmetric frames has been thought of as a nontrivial job, the unimodal case of which cannot be... 相似文献
70.
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分别对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初一、初三年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一年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在两类学校之间不存在差异,而初三年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在两类学校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都有所发展,但重点中学的学生发展得更好。本研究表明学校的教育环境影响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