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Using 20 levels of intensity, we measured children’s thresholds to discriminate the six basic emotional expressions from neutral and their misidentification rates.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a previous study using the same metho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02 (2009) 503-521),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y 5 years of age, children are adult-like, or nearly adult-like, for happy expressions on all measures. Children’s sensitivity to other expressions continues to improve between 5 and 10 years of age (e.g., surprise, disgust, fear) or even after 10 years of age (e.g., anger, sa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slow development of sensitivity to the expression of all basic emotions except happy. This slow development may impact children’s social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by limiting their sensitivity to subtle expressions of disapproval or disappointment.  相似文献   
162.
Although fear conditioning is an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implicated in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it develops in early childhood. Using a differential, partial reinforcement conditioning paradigm,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assessed skin conductance conditioned responses in 200 children at ages 3, 4, 5, 6, and 8 year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in both boys and girls: (1) fear conditioning increased across age, particularly from ages 5 to 6 years, (2)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skin conductance fear conditioning that reflect different degrees of 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cognitive processes exhibited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profiles, and (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rousal, orienting, and the unconditioned response were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nditioning, with the influence of orienting increasing at later ages. This first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kin conductance fear conditioning in children both demonstrates that children as young as age 3 years evidence fear conditioning in a difficult acquisition paradigm, and that different sub-components of skin conductance conditioning have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相似文献   
163.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多层变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9所学校的370名小学教师,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在个体和组织的不同层面上对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教师集体效能越高,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人格解体的得分就越低;校长越关心人,教师的人格解体得分就越高;(2)教师集体效能越高或校长越关心工作,则教师效能对情感衰竭的负向作用就越弱;而校长越关心人,则教师效能对情感衰竭的负向作用就越强;(3)教师集体效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不因教师性别和教龄的不同而不同,但校长领导行为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却出现了性别和教龄的差异:关心工作导致了女性的个人成就感更低,对改善高教龄教师的低个人成就感更为有利,而关心人对改善低教龄教师的成就感、人格解体的帮助更大。  相似文献   
164.
"原罪"释疑     
高喆 《宗教学研究》2005,2(3):156-158
在基督教教义中,"罪"和"原罪"的思想在中国历来是被误解较多的两个概念.中国文化的语境下,"罪"是与对法律的违反和道德上的"恶"紧密关联在一起的,这样的理解与基督教对"罪"的理解有很大的距离.也正因如此,中国人对"原罪"的理解则更为困难.本文试图借助基督教思想史上对"罪"和"原罪"问题的一些很有价值的论述,对基督教语境下"罪"和"原罪"的含义进行辨析,以区分它们与中国社会和文化对"罪"的理解之不同,从而尽可能地消除国人对基督教所讲的"罪",特别是"原罪"的普遍曲解.  相似文献   
165.
社会支持与人格对大学生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将横断与纵向研究相结合,对66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对同期压力的主效应非常显著,对后期压力的主效应则不显著。社会支持的变化类型对后期压力也具有显著的主效应。“开朗—果断”与“拘谨—温和”两类人格对同期压力的主效应非常显著,前者同期的各类压力均显著低于后者的同类压力;前期人格类型对两年后压力的主效应依然显著。社会支持与人格的独立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均显著;社会支持的变化与人格的独立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均显著  相似文献   
166.
社会和谐:契约精神与历史精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罗尔斯肇始的关于政治正义的新论争表明:以多元良序为内容的社会和谐是当代人类政治文明、政治正义的核心价值.然而,社会和谐与社会正义一样,不仅有一个"何种和谐"的问题,亦有一个"何以和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7.
关于阅读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对阅读的眼动研究作了一个概述,主要阐述心理学家利用眼动技术来研究人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以及信息加工过程:如阅读过程中的知觉广度、信息获取以及阅读过程中眼动的影响因素。此外.本文对眼动技术本身和眼动控制模型也做了深刻的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8.
中国文化中内隐自大对人际吸引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考察了中国被试的内隐自大是否能够被激发从而影响人际吸引力。通过两个实验,研究者发现,在中国被试当中内隐自大不但会被被试自己的姓所激发,也能被被试母亲的姓所激发;被试会偏好那些和自己或者自己母亲的姓相似的对方,而这种偏好在遭遇自我概念威胁之后更加明显,而在受到自我肯定之后会受到抑制;对母亲概念的威胁和对自我概念的威胁作用基本类似。另外,母亲的姓比起被试自己的姓来,激发了被试更大更一致的受吸引程度。这说明母亲概念属于自我概念当中比较积极正面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9.
170.
刘玉新  朱楠  陈晨  张建卫  王帅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2122-2132
工作旺盛感是个体在工作中同时感受活力和学习一种心理状态。组织情境中领导、组织支持和公平、工作特征和同伴均影响工作旺盛感。基于特质激活和自我决定理论, 构建“组织情境影响工作旺盛感的心理机制”模型:“全景式”和“离散式”组织情境能直接影响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 或者先激活特质, 再影响基本心理需求满足, 进而影响工作旺盛感。未来应加强“全景式”组织情境及其中介机制研究, 开展个体和组织情境变量以及社会层和任务层等多层次整合研究, 并运用动态研究方法研究组织情境与工作旺盛感之间的联动变化规律, 预测工作旺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