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9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71.
熊十力先生对<周易>的解读是围绕着乾元展开的.他认为惟有乾坤二卦尤其二彖最为纯粹地保留了原经文旨,乾坤是<周易>的精蕴与本质.然而他的归本之路并不止于乾坤,又以坤元归于乾元,最终建立了乾元一元的本体论,即以乾元为体,乾坤及其化生的万物为用.以乾元而非太极作为<周易>解读的核心,更能体现熊氏体用不二的本体思想.  相似文献   
572.
《红楼梦》多有用易卦、易象而行的隐寓。林黛玉情节、细节中反复隐出井卦,妙玉法名隐出兑卦,"槛外人"、"铁槛寺"隐寓坎卦,"大观园"则隐出观卦。  相似文献   
573.
朱熹对<周易>艮卦的阐释主要体现在:将卦辞"艮其背"解释为"止得其当止之所",由人的身体动静之规律而论道德实践行止之定律;强调"只是道理所当止处",反对人事所为中任何私欲的汁算对"道理"的遮蔽,提出艮卦"主静",并由"静"的吉凶训诫上升到"中有定止"的义理推明.这些阐释不仅反映了朱熹通过易学诠释对其哲学理本论的积极建构,而且体现了其理学视域下昕凸显的儒家价值取向,即对群体、社会以及宇宙生命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574.
以891名河北省衡水市某小学4~6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对小学生情感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影响小学生情感幸福感,与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和自我教育期望一致相比,当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高于自我教育期望时,小学生的积极情感水平更低而消极情感水平更高;(2)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 > 自我教育期望”这一差异方向与积极情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 > 自我教育期望”与消极情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 > 自我教育期望”可直接影响积极情感,还可通过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独立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积极情感;同时,“感知到的父母教育期望 > 自我教育期望”可通过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学业成绩的独立中介作用影响消极情感。  相似文献   
575.
公益心是个体在公益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以435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内隐观调查法搜集了具有公益心特征的形容词或短语,通过分类与合并找到了能代表具有公益心特征的80个形容词;然后,通过489名青少年对这些形容词或短语的评定得分,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了青少年公益心的四个因子,即同情友爱、环境意识、集体意识、热情自信;最后,对另外351名青少年的形容词问卷得分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公益心四因素模型的拟合度较好,从而确认了青少年公益心的四因素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576.
本文中旨在以甲骨卜辞和青铜铭文的敬据,重新审视"乾"、"坤"卦名问题.笔者认为乾卦卦名指涉的是天的状态,即<鹖冠子>所言:"天燥而水生焉"."天燥"即"天乾",甲骨卜辞和先泰传世文献均可补正段玉裁"上出为乾,下注为湿"的看法.关于"坤"字,以先秦出土及传世的文献推论,应与"(田申) "有异体字的关系,表达的是圣地的概念,"(田申)" 字本意指雷泽隰地,所以"坤"字原本也是神圣隰地的意思,即<鹖冠子>所言:"地湿而火生焉.""乾"、"坤"二字正好构成天干地湿的相对意思,可完整地象征天地宇宙,以及<易>经中,自然现象问相对而义互补的规律.  相似文献   
577.
Risk preference theory argues that the gender gap in religiosity is caused by greater female risk aversion. Although widely debated, risk preference theory has been inadequately tested. Our study tests the theory directly with phenotypic and genetic risk preferences in three dimensions—general, impulsive, and sensation-seeking risk. Moreover, we examine whether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risk preferences on the gender gap vary across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religiosity. We find that general and impulsive risk preferences do not explain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ligiosity, whereas sensation-seeking risk preference makes the gender gap in self-assessed religiousness and church attendance insignificant, but not belief in God, prayer, or importance of religion. Genetic risk preferences do not remove any of the gender gaps in religiosity, suggesting that the causal order is not from risk preference to religiosity. Evidence suggests that risk preferences are not a strong predictor for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ligio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