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98篇
  6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81.
医务社会工作基本职能包括: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为病人及家属提供社会心理服务;沟通医患关系.调解医患纠纷等.其工作应该在社区、小组和个人等不同层面通过政府在岗位编制、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社会的认同和理解,医疗行业的认可和试点,结合国情,发挥其调解医患纠纷、改善医惠关系、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82.
以165名3~4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情境故事法考察谎言概念理解的年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幼儿心理理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谎言概念理解的作用。结果表明:(1)幼儿对说真话行为与说谎行为的概念理解不是同步发展的,对说谎的概念理解要早于对说真话的理解,4岁幼儿的谎言概念理解水平高于3岁;(2)控制幼儿的年龄和言语能力后,心理理论与谎言概念理解显著正相关,专制教养方式与谎言概念理解显著负相关;(3)幼儿心理理论在专制教养方式与谎言概念理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83.
从"饿死肿瘤细胞"的理论出发,产生了血管抑制剂;瘀血证见于肿瘤患者,活血化瘀方法常用于中医肿瘤的临床治疗;可是活血化瘀治疗可以疏通血液循环,这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减少血供相矛盾.血管正常化的理论使中西医在抗肿瘤血管治疗上达成一致,这为活血化瘀中药更好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84.

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310个医学科研失信案件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软件工具对案例文本质性数据量化分析和定性分析发现:“编造研究过程,伪造、篡改研究数据、图表等”行为案件占样本总数的58.1%,是当前极为突出的医学科研失信现象;存在两种及以上类型科研失信行为的101例案件中,89.1%是“违反论文署名及论文发表规范”与其他类型科研失信行为共现于同一学术成果;涉及两个及以上组织机构的案件占样本总数的23.5%。提出制定医学科研活动图片和数据使用行为准则、研发多模态医学科研诚信检测系统、健全医学科学数据管理技术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385.
法显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高僧。他不畏艰难,履艰涉险13年,西行求法,游历近30个国家,不仅带回和翻译了重要的佛教典籍,同时也开辟了对陆往海归西行求法的路线。这不仅为中国古代中西交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促进了中国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386.
环境中的运动刺激往往多变, 更好的方向感知需要同时依赖当前信息和先验信息。然而, 当前刺激的不确定性与先验线索的预期有效性在运动方向感知决策中如何整合尚不清楚。研究采用随机点运动范式, 要求被试判断散点群的整体运动方向, 方向一致的散点为相干点, 其比例越低, 不确定性越高。实验1比较了不同相干点比例下的感知准确度。根据实验1的结果, 选出20%和60%的相干点比例分别对应实验2中散点群的高、低不确定性水平。实验2比较了高、低不确定性和高、低预期有效性(线索正确预测目标的概率)下的感知准确度。结果发现, 随着不确定性的降低和预期有效性的增加, 感知准确度显著提高; 预期效应(高、低有效性下感知准确度的差异)随不确定性的提高而增加。结果表明, 先验信息与感觉信息能在运动方向感知决策中整合。研究为双重控制机制(DMC)理论下主动性与反应性控制协同工作的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 并为交通事故的解释与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7.
采用时间估计法考察动作自主性水平、动作结果性质(利己、利他、中性)以及结果是否可预测对施动感的影响。结果发现, 高自主性的自由选择条件比低自主性的服从条件增强了个体的施动感, 且不受动作结果性质与结果是否可预测的影响; 在低自主性的服从条件下, 当结果可预测时利己结果比利他结果的施动感更强, 而在结果不可预测时利己和利他结果的施动感没有区别, 但均弱于中性结果。这揭示出动作的主观意愿在施动感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在自主性较低的服从条件下, 对利己或利他道德属性的动作结果能否被预测, 对个体的施动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说明具有利己或利他道德属性的动作对施动感会产生自上而下的调节作用, 且这种调节作用在低自主条件下较为突显。  相似文献   
388.
张妮  刘文  刘方  郭鑫 《心理学报》2022,54(1):25-39
探讨8~12岁学龄儿童抑郁与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采用问卷法和行为实验法分别考察儿童抑郁对认知重评策略使用倾向和使用能力的作用; 研究2结合眼动技术考察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在儿童抑郁和认知重评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 抑郁与儿童认知重评使用倾向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2) 抑郁对儿童负性情绪向下调节的重评效果有显著影响; (3) 悲伤面孔注意解除困难在抑郁与认知重评使用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89.
反应抑制是指抑制不恰当的或不符合当前需要的行为的能力, 研究表明反应抑制主要与额下回、背外侧前额叶和前辅助运动区的功能有关。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非侵入式脑刺激技术, 近年来对健康人群使用tDCS刺激相应脑区从而影响反应抑制功能的研究日益增多, 但主要研究结果不一致。阐明tDCS影响反应抑制具体的神经机制、减少tDCS研究的异质性、探索更有效的tDCS刺激方式和确定tDCS效果的年龄依赖性差异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0.
集体自恋是将自恋延伸到群体水平的一个经典构念, 目前被界定为对于“自身所属群体是卓越的并值得优待, 却未充分被他者承认”的信念。现有研究发现它对群际敌对性有较强解释力, 因为集体自恋者对内群体形象、地位或身份所受威胁高度敏感, 容易高估威胁和怀疑外群体, 而缺乏自我价值感及控制感是集体自恋的重要根源。鉴于现有研究一般都预设了集体自恋的脆弱性和消极性, 而集体自恋的属性不必然如此, 未来研究应在充分厘清集体自恋内涵及结构的基础上探索其消极与积极后效, 揭示其多元成因及干预方法, 并推进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