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53篇
  5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揭示歧视知觉对初中生合作倾向与行为的影响, 研究1采用问卷法对752名初中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 运用潜变量交叉滞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的纵向预测关系; 研究2采用动态公共物品困境实验考察歧视知觉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以及群体类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 T1合作倾向可负向预测T2歧视知觉, T2歧视知觉可负向预测T3合作倾向; (2)在公共物品困境前三轮投资比和贡献率上, 歧视知觉和群体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 而在后三轮仅发现歧视知觉在投资比和贡献率上的主效应, 以及群体类型在贡献率上的主效应。以上结果表明, 歧视知觉与合作倾向之间存在纵向螺旋式影响; 歧视知觉对前期合作行为的影响受到群体类型的调节, 但随着互动时间延长, 该调节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12.
人际信任渗透在社会交互的各个方面, 是促进和维持合作的重要基石。以往研究者借助信任博弈范式, 主要探讨了人际信任的理论模型、生物基础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近年来, 研究者开始将计算模型应用于信任博弈的数据分析中, 深入挖掘人际信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将计算模型与神经影像技术结合, 加深对信任行为背后脑机制的理解。目前将计算模型应用于信任博弈范式中的研究主要针对“信任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科学问题, 未来要进一步发展计算模型方法, 结合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 应用于精神疾病人群中, 以深入理解正常和异常信任形成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研究的新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与糖尿病抗争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1500年前,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胰岛素才由生理学家FredrickBanting等发现。自此,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糖尿病患者的生命。随后,人们在研究胰岛素如何调节物质代谢时,意外发现含胰岛素的激化液(Glucose-insulin-potassium,GIK)可改善急性心脏梗死患者的症状。提示,胰岛素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近期研究证明,胰岛素确有抗心肌坏死与凋亡、进而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胰岛素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从胰岛素的发现到对其新的作用机制的认识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先秦纵横家有自己的学术,这种学术就是合纵、连横二派对对方思想行为的批评,和他们对其他诸子学派思想的继承与扬弃。纵横家对儒家仁、义、忠、信、孝、廉等核心的价值观念,对道家老子及黄老学派的思想、道家杨朱学派及其杨朱后学的思想,对墨家非攻的思想等,既有肯定,也有批评与否定。纵横家与法家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对法家申、韩之学的肯定和赞扬,与一般史书上所谓申、商法家刻暴寡恩的评价尤其不同。先秦纵横家的思想理论,最终由《鬼谷子》一书进行总结与批评。《鬼谷子》从纵横权说的角度对儒、墨、名、法、阴阳诸家的思想学说进行全面的批评和扬弃,而对道家和阴阳家之阴阳对立转换的思想观点,则有更多的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内隐理论是外行人对社会世界中人与事的朴素解释。人们对社会分类(种族、宗教、性别、职业等)属性的理解, 影响着个体对群体信息的加工、判断和反应, 能显著地预测群体过程(如刻板印象、偏见、歧视等), 并调节着社会认同的心理效应, 这弥补了社会认同过程中对个体差异的考虑, 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实证研究表明:在改善和促进群体关系的实践中, 可以将外行人的内隐理论作为一个中介, 以此减少刻板印象和偏见, 培育良好的群体关系。未来研究中, 需要进一步整合内隐理论的概念, 采取一些纵向的研究为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快感缺失具有广泛的跨诊断和亚临床特征,包括孤独感、内向性、社交焦虑和社会功能受损等。传统医学模型聚焦于社会快感缺失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神经生理机制,促进了社会快感缺失药物和神经靶向治疗。然而社会快感缺失广泛地存在于健康人群和亚临床人群中,只有寻找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案,才会对亚临床人群社会快感缺失的缓解和社会功能的提升提供帮助。认知过程模型聚焦于积极效价系统,强调对积极奖赏刺激注意、记忆、心理意象等认知过程的提升,该模型将是社会快感缺失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学习考察德国紧急救援应急管理体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德国的紧急救援应急体系结构合理,网络密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法制健全,管理先进,技术精良。特别是他们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全民参与,平战结合,组织志愿者,从娃娃抓起的组织机构;合理分工,严谨、科学的态度更值得我们称道。为我们做好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可以学习的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娟  王鹏  王晓田  孙倩  刘永芳 《心理学报》2020,52(5):633-644
以福利权衡率(WTR)为利他程度的指标,通过3个实验逐步深入地考察了得失情境下他人参照点及心理距离对自我-他人利益权衡的影响。实验1的结果表明,得失情境并未改变被试的WTR。实验2引入他人底线、现状和目标三个参照点变量,发现被试获益情境下的WTR高于损失情境,且WTR从高到低依次为他人临近底线、目标和现状;他人临近底线时,被试在获益情境下的WTR高于损失情境,而他人临近现状和目标时,个体在得失情境下的WTR无显著差异。实验3进一步引入心理距离变量,发现心理距离较近他人的WTR高于较远他人,且与得失情境和参照点发生了复杂的交互效应,得失情境的主效应消失了,但总体上并未改变实验2发现的参照点效应。这些结果对于更深入地理解得失不对称效应、三参照点理论及社会折扣和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研究的相关发现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中保存了目前所见最早的医疾资料,引起了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中医学者的共同关注,产生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关于甲骨文医疾资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甲骨文医疾资料数量、病症名称、致病原因、诊疗方法等几个方面;以往研究中存在释字不确、观点更新滞后、对卜辞语句理解欠准确、过度解读等问题,应引起学界的重视。甲骨文医疾资料的研究当以准确识文断字为前提,其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古文字学、中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合作有助于推进甲骨文医疾资料的纵深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民族认同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认同的内涵、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心理健康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探讨多于实证研究, 研究取样和方法单一, 缺乏比较性、过程性和机制性的研究, 未能注重本土化研究。未来研究需要以多学科视角, 结合多种研究方法, 使用高级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揭示我国民族认同的本质和特征, 形成本土化的民族认同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