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4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张全成  刘阳 《心理学报》2014,46(11):1639-1648
研究使用图形面积判断任务取代典型的双属性决策框架, 考察了不同信息加工模式和信息呈现方式对吸引效应的影响。实验1比较了不同信息加工模式对吸引效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 当被试以直觉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行面积比较判断时, 吸引效应不显著, 而以分析的信息加工方式判断时吸引效应明显存在, 后者效应强度显著大于前者。实验2通过调整图形排列顺序, 比较了刺激材料呈现方式对吸引效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被试以直觉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行判断时吸引效应依然存在, 但其表现要受信息呈现方式影响, 相对于将目标图形放置于诱引图形和竞争图形之间, 将诱引图形放置于目标图形和竞争图形之间而成为判断背景时, 吸引效应强度更大。研究提出了吸引效应形成的两阶段理论, 认为吸引效应产生的根源同时来自直觉的和分析的两个信息加工阶段, 研究也证实信息呈现方式对被试信息加工方式造成较大影响, 进而影响吸引效应强度。  相似文献   
282.
采用形容词核查表对465位中德两国中学教师关于创造性学生核心特征的内隐观特点进行考察,探讨其是否具有领域特殊性。得到以下结论:中德教师创造力内隐观既存在所有社会人共享的普遍核心特征,也存在自身领域的独特性。中国教师更倾向于将集体主义、幽默感、符合道德成分的“合作性”看作是创造性学生的特征,而德国教师更倾向于将艺术性、个人主义看作是创造性学生的特征。  相似文献   
283.
作为一种文化构念, 朴素辩证从文化与认知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人基于民众理论的思维方式。本研究首次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方法测量内隐层面朴素辩证概念与自我以及自我相近概念在东方被试认知中的联结, 探讨东方人内隐层面的辩证自我。文章通过2个IAT实验发现, 中国人将“我”和辩证思维词汇归为一类, 将“非我”和线性思维归为一类时反应速度更快; 且他们将“朋友”和辩证思维词汇归为一类, 将“敌人”和线性思维词汇归为一类时反应速度更快。这表明在内隐层面上, 东方人确实将辩证概念与自我以及自我相近概念联系得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284.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是近十多年兴起的一种用于研究脑功能成像的新手段。与其他研究手段相比,它具有便于移动、造价低、对运动伪迹不敏感等优势。本文首先简要介绍fNIRS技术的原理、算法类型、应用与特点,然后总结了fNIRS在语音加工领域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音长、音位序列、音节结构、重音、语调等内容,最后基于已有成果与研究现状,对fNIRS在中文语音加工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5.
在社会建构论和分布式认知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隐性知识的特点提出了交互式认知理论,目的在于揭示隐性知识的认知机制。交互式认知是指不同知识主体认知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师傅带徒弟和实践社区这是企业管理实践中最为常见的两种隐性知识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286.
傅于玲  秦启文  冯缙  杨帅 《心理科学》2012,35(3):664-668
研究以105名4岁幼儿为被试,采用选择扩散范式的盲选-双选法考察身体清洁能否消除低龄幼儿的选择扩散效应。通过操纵自变量(洗手vs.不洗手),观察幼儿是否出现选择扩散。结果发现,不洗手组的被试出现明显的选择扩散效应,洗手组则没有。说明4岁幼儿已经表现出选择扩散效应,且能通过身体清洁得以消除。除了自我心理学和行为倾向的解释之外,研究结果说明,具身认知可能也是影响选择扩散效应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287.
过度泛化现象是区分普通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重要指标。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患者在创伤事件后会出现非适应性的泛化。现有研究结果表明非适应性泛化(maladaptive generalization)可能是PTSD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也有研究支持PTSD是导致了泛化从适应性向非适应性化转变的原因。虽然泛化现象的变化与PTSD症状的发展有相同趋势, 且具有共同的生理基础:记忆相关神经结构, 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无明确定论。阐明PTSD与非适应性泛化之间的关系对PTSD的预测、诊断和治疗均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88.
王婷  杨付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8):1488-1500
职业成功(career success)作为职业生涯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主题, 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主要从职业成功的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实施效果与作用机制等方面,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探讨。未来研究应关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职业成功、开发中国组织情境下职业成功的概念和测量、基于特质激发理论视角分析职业成功的诱因、基于职业成功观分析职业成功的实施效果、探讨中国本土文化的权变作用。  相似文献   
289.
The influence that philosophy of science has had on scientific practice is as controversial as it is undeniable,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biology. The dynamic between philosophy and biology as disciplines has developed along two different lines that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paternal’, on the one hand, and more ‘fraternal’, on the other. The role Popperian principles of demarcation and falsifiability have played in both the systematics community as well as the ongoing evolution–creation debates illustrate these contrasting forms of interdisciplinary engagement, underscoring the influenc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shaping our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of biology in the North American context. However, a strict disciplinary distinc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may itself be a false dichotomy that risks hampering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By actively engaging with philosophical considerations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ir scientific practice, nineteenth‐century biologists offer an interesting counterpoint to current trends of overspecialization and provide a model of scientists who avoided extremes of antagonism with, or subservience to,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290.
Intent Attributions and Aggression: A Study of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is research aimed to further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self-reported hostile intent attributions (for ambiguous instrumental or relational provocations) and peer-reported aggression (physical and relational) in 500 fourth-grade children. In addition, we examined whether parents' intent attributions might predict children's intent attributions and aggression. Both parents (mothers and fathers) in 393 families completed intent attribution questionnaires. Results showed, consistent with past research, that boys' instrumental intent attributions were related to physical aggression. Children's relational intent attributions, however,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relational aggression. Contrary to expectations, most children responded with hostile intent attributions for relational provocations. Finally, in regard to parent-child connections, maternal intent attributions correlated with children's intent attributions whereas paternal intent attributions corresponded with children's relational agg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