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9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82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I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 a software package that applies a corpus-based algorithm to derive semantic representations of words. The algorithm relies on analyses of contextual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a text corpus—specifically, analyses of word co-occurrences in a large-scale electronic database of text. Here, a target word is represented 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verage of all words preceding the target and all words following it in a text corpus. The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target words can be further processed by a self-organizing map (SOM; Kohonen, Self-organizing maps, 2001), an unsupervised neural network model that provides efficient data extra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Due to its topography-preserving features, the SOM projects the statistical structure of the context onto a 2-D space, such that words with similar meanings cluster together, forming groups that correspond to lexically meaningful categories. Such a representation system has its applications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 including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In this report, we present specific examples from two languages (English and Chinese) to demonstrate how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extract the semantic representations of words.  相似文献   
952.
道德判断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评价性活动之一, 但道德判断中情与理的作用争执不休。从休谟和康德的哲学论争到发展心理学家对道德推理的关注, 直至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对情绪的重新审视, 道德判断的决策机制已经演变为多种模型相互竞争的局面。在回顾和分析道德判断各种理论的基础上, 阐述了情绪和推理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 认为今后应当更多地关注道德推理的实际作用, 并当运用更为先进的操纵手段, 同时注重情境的影响来考察道德判断中情与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3.
李晓文  彭琴芳 《心理科学》2011,34(5):1090-1094
摘要:Dweck研究提出,通过蕴含特定能力观的故事和表扬可以形成儿童相应的能力和目标取向。作者认为,随着儿童能力的自我意识发展,干预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本研究以3-9年级885名学生为被试,采取“天分”、“努力”、“无关”三组故事和“聪明”、“努力”、“潜能”、“不表扬”四种评价方式进行能力观干预,将目标得分变化作为干预效果的指标。实验结果显示了年龄和干预方式的交互作用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Dweck的研究结论,验证并丰富了作者关于能力观干预发展性效应的设想。  相似文献   
954.
人口计划生育协会是我国最大的社团组织,它的主要职能是广泛宣传国家人口政策、影响公众生育观念、服务相关人群等,它正在成为构建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网络的主体.本文引入管理伦理的视角,重申了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的组织目标和管理架构,通过厘清围绕计生协会的主要伦理议题,为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提供必不可少的管理伦理尺度.  相似文献   
955.
采用经济信心问卷、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贝克焦虑和抑郁量表,对2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经济信心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生涯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可能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经济信心与生涯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抑郁显著负相关,生涯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与焦虑、抑郁显著负相关。大学生经济信心对其主观幸福感和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在经济信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在经济信心和抑郁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此外,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传递了经济信心对焦虑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56.
以最后报价谈判问题为实验材料,考察了混合动机冲突情境中决策权力和社会角色的影响。结果表明:(1)决策权力对决策者的决定有显著影响。拥有分配权的决策者倾向于采取竞争策略,拥有要求权的决策者倾向于采取平均分配策略,拥有否决权的决策者倾向于采取合作策略。(2)社会角色对决策者的决定有显著影响。与陌生人角色相比,担任好朋友角色的决策者决定得到的点数明显地更低。  相似文献   
957.
命题逻辑的一般弱框架择类语义是相干邻域语义的变形,其特点是:采用择类运算来刻画逻辑常项;语义运算与逻辑联结词之间有清晰的对应关系,可以从整体上处理一类逻辑,具有普适性。本文将这种语义用于一类B、C、K、W命题逻辑,包括相干逻辑R及其线性片段、直觉主义逻辑及其BCK片段等,并借助典范框架和典范赋值,证明了这些逻辑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相似文献   
958.
公平偏好使人们在面对不公平的分配时通常会有所表示,在最后通牒游戏中具体表现为对不公平报价的拒绝,有很多研究把拒绝的原因归结为不公平厌恶和互惠主义等社会偏好,但这并不能解释一些最后通牒变体游戏中的拒绝行为。但这恰恰支持了情绪义务模型。  相似文献   
959.
目的:检验同伴教育干预实验是否能改变初中生的吸烟态度。方法:通过KAP问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吸烟初中生收集量化数据,评价干预效果。结果:⑴同质同伴教育者在吸烟知识、态度和行为上有明显变化(后测结果显示三组被试在知识、态度和行为上的Z值分别为:9.036、8.278、7.206,P<0.05);⑵实验组比对照组在吸烟知识、态度和行为上有显著提高(同质组与比照组在知识、态度和行为上的Z值分别为:-2.400、-2.206、-2.123,P<0.05;异质组与比照组在知识、态度和行为上的Z值分别为:-2.400、-2.300、-2.430,P<0.05);⑶同质与异质实验组在吸烟知识、态度和行为上有显著提高(同质组前后测在知识、态度和行为上的Z值分别为:-2.919、-2.371、-2.437,P<0.05;异质组前后测在知识、态度和行为上的Z值分别为:2.890、-2.091、-2.419,P<0.05);[4]同质与异质同伴组的比较没有差异。结论:同伴教育干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初中生的吸烟态度,同质团体与异质团体在同伴教育干预中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60.
目的:探究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隔代教养对儿童人际和谐的关系。方法:采用祖父母隔代教养问卷和自编的少数民族地区儿童人际和谐问卷对贵州省都匀市6~14岁的儿童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15.0和Amos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女生在家人和谐与传统型教养方式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族际和谐上与父母同住的儿童要显著高于与祖父母同住以及与父母、祖父母同住的儿童;各种隔代教养类型与儿童人际和谐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隔代教养对儿童人际和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