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8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 models (DCMs) are important statistical tools in cognitive diagnosis.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issue of their identifiability. In particular, we focus on one basic and popular model, the DINA model. We propose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model parameters are identifiable from the data. The consequences, in terms of the consistency of parameter estimates, of fulfilling or failing to fulfill these conditions are illustrated via simulation. The results can be easily extended to the DINO model through the duality of the DINA and DINO models. Moreover, the propos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could be applied to study the identifiability issue of other DCMs.  相似文献   
902.
Semantic categories in the world's languages often reflect a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aining: A name for one referent is extended to a conceptually related referent, and from there on to other referents, producing a chain of exemplars that all bear the same name. The beginning and end points of such a chain might in principle be rather dissimilar. There is also evidence supporting a contrasting picture: Languages tend to support efficient, informative communication, often through semantic categories in which all exemplars are similar. Here, we explore this tension through computational analyses of existing cross‐language naming and sorting data from the domain of household containers. We find (a) formal evidence for historical semantic chaining, and (b) evidence that systems of categories in this domain nonetheless support near‐optimally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emantic chaining is compatible with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and they suggest that chaining may be constrained by the functional need for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903.
组织发展干预是有计划地在组织系统内引入变革改进的活动过程。随着大量干预策略与技术的提出与应用 ,各种作用不一的干预活动的分类问题受到重视。本文分别介绍了 7种有影响的干预分类模型 ,并简要地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904.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使用修订行为特征问卷调查了112名Ⅱ型糖尿病患者和147名健康对照组。结果表明: 1.男性患者比健康人更加抑郁;2.女性患者比健康人更加焦虑、抑郁和愤怒;3.不论是男性 还是女性,此问卷可显著地区分这两组,越抑郁的人,越不焦虑的人,越缺少合理化这种心理 防御机制的人,越可能是糖尿病患者。结合其它的研究结果,认为存在着Ⅱ型糖尿病易感性 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高抑郁;低焦虑;对应激的唤醒水平低;不善于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来 保护和伪装自己;寻找一些有趣的事情:回避痛苦事件;不善于延迟的满足,要求马上得到满 足;注意易分散等。  相似文献   
905.
病证周一论     
中医和西医是两大立体网络系统,虽各自有其发生发展过程,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同一,如同一病人中西医两种诊断,中西医病名证名,其概念的外延相交叉,相交部分呈现交融状态,即是二者同一的条件。就客观而言,两系统之交融状态是病证同一的前提,就认识而言,只有先认识病证同一,方能认识这二系统之交融同一。所谓病证同一,是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对西医疾病全过程本质认识,移植西医病名转化为中医的基本证,初步实现中医病证与西医病名在理论与临床上融汇同一,进而实现中医现代化。  相似文献   
906.
大学生人格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通过对246名大学生施测16PF,分析了16种人格因素的性别差异现象。结果表明:在恃强、怀疑、幻想、紧张这四个因素上存在性别差异,表现为男生比女生更好强、固执,更爱怀疑、紧张,女生比男生更富于幻想;在世故性上,女生的变异率大于男生,女生表现出两极分化特征;经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所提取出的因子数量相同,但男女生的因子结构有些差异。  相似文献   
907.
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回收的1433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人们的人际关系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高度影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但其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比之对身体健康更大。  相似文献   
908.
目标倾向的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目标倾向及其理论结构的研究,当代流行的成就动机观点认为,在成就目标上,个体的目标倾向可以分为学习目标倾向和统政目标价向。学习目标倾向的特征是寻求挑战,掌握新知识,面对失败时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必政目标价向的特征是寻求良好的能力评价,避免不良的能力评价,回避挑战,遇到障碍、失败时绩效下降。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学习目标倾向和绩效目标倾向是相互独立的结构,而非同一结构的两极。目标倾向主要属于个体的心理特质,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9.
在不同事件率条件下人格倾向类型对认知性警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两种事件率 ,考察了人格倾向类型对认知性警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 )事件率是影响作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事件率与人格倾向存在着交互作用。 (2 )认知性警戒作业的应激效应与事件率有关 ,随着事件率的上升 ,受试者在作业过程中的应激水平明显增高。 (3 )根据对被试自觉疲劳的测量结果 ,在认知性警戒作业中 ,内倾者与外倾者间应激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10.
小学三~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学龄儿童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 ,因此要重视并激发儿童的创造活动。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自编了一套创造性思维训练题 ,并设计了传统讲授教学法和促进、诱导学生自我发现的发现法二种训练方法 ,同时与未经训练的对照组比较 ,考察了小学三~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几个维度和总体水平上在训练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 :经过一个学期的短期训练 ,无论在创造性思维的不同维度上还是在总体水平上 ,都对小学儿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而所设计的二种训练方法在短期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